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0千字
字数
201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媒体技术与创作系列教材:摄影技术与创作》,突出技术和艺术融合,实践操作重要。
内容简介
《数字媒体技术与创作系列教材:摄影技术与创作》从技术原理出发,对数字摄像机结构与功能、操作技术、镜像分析与取景、照明与色彩控制、录音与音响控制、高清数字摄像技术等进行系统介绍,突出技术与艺术融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数字媒体技术与创作系列教材编撰委员会
- 前言
- 第1章数字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
- 1.1 模拟与数字视频的区别
- 1.1.1 基本图像的形成
- 1.1.2 视频的三基色
- 1.1.3 什么是数字化
- 1.1.4 模拟与数字的区别
- 1.1.5 为什么要数字化
- 1.2 摄像机的基本功能与组成
- 1.2.1 电视摄像机概述
- 1.2.2 功能
- 1.2.3 分光仪
- 1.3 摄像机调试与功能设定
- 1.3.1 摄像镜头
- 1.3.2 内置滤光镜
- 1.3.3 分光棱镜
- 1.3.4 CCD器件及驱动脉冲形成电路
- 1.3.5 寻像器(VF)
- 1.3.6 ANSI对比度测试图
- 1.3.7 电源部分
- 1.3.8 声音信号系统
- 1.3.9 自动控制系统
- 1.3.10 彩条信号发生器
- 1.3.11 同步信号发生器
- 1.3.12 视频信号处理器
- 1.3.13 编码器
- 1.3.14 录像机
- 1.3.15 麦克风(话筒)
- 1.4 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 1.4.1 图像分解力(解像力)
- 1.4.2 灵敏度
- 1.5 摄像机的种类
- 1.5.1 ESP演播室摄像机
- 1.5.2 ENG/EFP摄像机
- 1.5.3 DV家用机
- 1.5.4 摄像机实用分类标准
- 1.6 实训创作
- 1.6.1 影视创作的制作流程
- 1.6.2 选购数码摄像机(DV)
- 1.6.3 数码摄像机的基础使用方法
- 1.6.4 数码摄像机的保养与维护
- 1.6.5 数码摄像机常见术语
- 1.6.6 视频、音频的采集
- 第2章摄像机的操作
- 2.1 摄像机的基本运动
- 2.1.1 基本运动形式与操作
- 2.1.2 基本运动叙述特点、表现优势、适用范围和经验习惯
- 2.2 摄像机平衡装置及其应用
- 2.2.1 手持或肩扛
- 2.2.2 三脚架
- 2.2.3 演播室升降
- 2.2.4 摄像机特种支架
- 2.3 分步操作
- 1.白平衡与黑平衡
- 2.对焦
- 3.变焦
- 2.4 整机控制
- 2.4.1 摄录一体机和ENG/EFP摄像机
- 2.4.2 ESP演播室摄像机
- 2.5 实训创作
- 2.5.1 电视摄像基础
- 2.5.2 摄像角度
- 2.5.3 长镜头与短镜头的拍摄
- 2.5.4 运动摄像拍摄技巧
- 2.5.5 会议新闻、活动庆典的拍摄技巧
- 第3章镜像
- 3.1 观察
- 3.1.1 观察介质的思考
- 3.1.2 观察逻辑方式的探索
- 3.1.3 观察的线索与细节
- 3.2 取景
- 3.2.1 宽高比
- 3.2.2 景别
- 3.2.3 向量
- 3.2.4 构图
- 3.2.5 心理补足
- 3.2.6 景深
- 3.2.7 色彩
- 3.2.8 声音
- 3.3 操纵画面纵深
- 3.3.1 确认Z轴
- 3.3.2 镜头与Z轴长度
- 3.4 镜头与景深
- 3.4.1 镜头与Z轴速度
- 3.4.2 控制摄像机与物体运动
- 3.4.3 物体运动的控制
- 3.5 实训创作
- 3.5.1 拍摄的景别
- 3.5.2 不同景别的意义
- 3.5.3 入画与出画的拍摄
- 第4章光、色彩、照明
- 4.1 电视摄像曝光
- 4.1.1 照度和亮度
- 4.1.2 摄像曝光
- 4.1.3 摄像曝光调节
- 4.1.4 电视摄像曝光监控
- 4.2 光、色彩、照明
- 4.2.1 光
- 4.2.2 色彩
- 4.2.3 灯具
- 4.2.4 照明技巧
- 4.3 实训创作
- 4.3.1 光的色彩
- 4.3.2 调整白平衡
- 第5章录音与音响控制
- 5.1 声音拾取原则
- 5.1.1 话筒
- 5.1.2 声音控制
- 5.2 声音的录制
- 5.2.1 模拟录音设备
- 5.2.2 数字录音设备
- 5.2.3 模转数
- 5.2.4 合成声
- 5.3 声音美学
- 5.3.1 环境
- 5.3.2 主体—背景关系
- 5.3.3 透视
- 5.3.4 连贯性
- 5.3.5 能量
- 5.4 实训创作
- 5.4.1 声音的艺术特点
- 5.4.2 声音在作品中的作用
- 5.4.3 基本音频操作
- 第6章录像
- 6.1 录像带录制系统
- 6.1.1 基于磁带和磁盘的录制系统
- 6.1.2 录像带的基本磁迹
- 6.1.3 合成、Y/C分量以及RGB分量系统
- 6.1.4 磁带录像机的种类
- 6.1.5 时基校正器
- 6.1.6 磁带格式
- 6.2 实训创作
- 6.2.1 “前期”核对表
- 6.2.2 “拍摄中”核对表
- 6.2.3 “拍摄后”核对表
- 第7章HDTV摄像机
- 7.1 数字信号处理成像应用技术
- 7.1.1 3CCD、CMOS成像原理
- 7.1.2 电子快门的选择
- 7.1.3 色温
- 7.1.4 细节电平
- 7.1.5 动态对比度控制
- 7.1.6 伽马校正
- 7.1.7 线性矩阵
- 7.2 高清电视摄像成像技术
- 7.2.1 高清电视的技术标准
- 7.2.2 高清电视摄像机的特点
- 7.2.3 高清电视与标清电视清晰度的比较
- 7.2.4 曝光技术
- 7.3 实训创作
- 7.3.1 高清16:9画幅
- 7.3.2 色彩调整
- 7.3.3 运动控制
- 7.3.4 定点聚焦与聚焦辅助
- 7.3.5 变频拍摄
- 7.3.6 光圈控制
- 7.3.7 照度控制与设定
- 7.3.8 拐点校正
- 7.4 视频示波器的使用
- 1.输入控制
- 2.垂直调整
- 3.水平调整
- 4.显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