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三网融合技术详解:网络架构、原理、实操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三网融合中高速上网、IPTV、VoIP、WLAN业务的网络架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并结合现网应用对其中的重要概念和主要协议进行详细阐释。同时,本书以实训软件为基础,结合理论基础以及国内运营商的实际建网情况,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三网融的全流程,为初学者以及对三网融合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乔永真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原理篇
  • 第1章 三网融合概述
  • 1.1 三网融合的概况
  • 1.1.1 三网融合定义
  • 1.1.2 三网融合的历史与现状
  • 1.2 三网融合的特点
  • 1.3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 1.3.1 光通信技术
  • 1.3.2 流媒体技术
  • 1.3.3 软交换技术
  • 1.4 三网融合的未来
  • 第2章 PON原理
  • 2.1 PON理论基础
  • 2.1.1 PON技术概述
  • 2.1.2 PON网络结构
  • 2.1.3 PON保护
  • 2.1.4 PON优势
  • 2.1.5 EPON原理
  • 2.1.6 GPON原理
  • 2.1.7 EPON和GPON比较
  • 2.1.8 下一代PON技术
  • 2.1.9 VLAN原理
  • 2.1.10 PPPo E原理
  • 2.2 PON组网规划
  • 2.2.1 FTTx光分配网及组成
  • 2.2.2 光纤光缆选用及规划建议
  • 2.2.3 光功率预算
  • 2.2.4 FTTx光分配网工程实施原则
  • 2.3 PON网络有源设备介绍
  • 2.3.1 OLT设备硬件系统
  • 2.3.2 ONU设备硬件系统
  • 第3章 AAA原理
  • 3.1 AAA概述
  • 3.1.1 背景
  • 3.1.2 概念介绍
  • 3.1.3 通用框架
  • 3.1.4 AAA实现技术
  • 3.2 BRAS原理
  • 3.2.1 概述
  • 3.2.2 BRAS业务类型
  • 3.3 Radius协议
  • 3.3.1 Radius协议概述
  • 3.3.2 Radius协议主要特性
  • 3.3.3 Radius工作流程
  • 3.3.4 Radius数据结构
  • 3.3.5 Radius属性
  • 3.4 AAA设备介绍
  • 第4章 VoIP原理
  • 4.1 VoIP基本原理
  • 4.1.1 VoIP概述
  • 4.1.2 VoIP的基本传输过程
  • 4.1.3 VoIP的拓扑结构分类
  • 4.1.4 VoIP的常用协议
  • 4.2 H.248协议介绍
  • 4.2.1 基本定义
  • 4.2.2 H.248协议与MGCP的关系
  • 4.2.3 术语解释
  • 4.2.4 H.248消息类型
  • 4.2.5 H.248基于事务的消息传递机制
  • 4.2.6 消息
  • 4.2.7 H.248协议栈结构
  • 4.2.8 呼叫流程实例
  • 4.3 SIP介绍
  • 4.3.1 SIP概述
  • 4.3.2 SIP网络基本构成:分布式架构
  • 4.3.3 SIP网络特征
  • 4.3.4 SIP基本网络模型
  • 4.3.5 SIP消息类型
  • 4.3.6 SIP基本消息流程
  • 4.4 SS设备面板
  • 第5章 IPTV原理
  • 5.1 IPTV概要
  • 5.1.1 IPTV系统组成
  • 5.1.2 IPTV系统架构
  • 5.2 IPTV业务系统
  • 5.2.1 IPTV业务系统架构
  • 5.2.2 IPTV业务管理平台
  • 5.3 典型流程
  • 5.3.1 机顶盒登录
  • 5.3.2 EPG首页认证
  • 5.3.3 业务鉴权
  • 5.3.4 产品定购
  • 5.3.5 点播流程
  • 5.3.6 直播流程
  • 5.3.7 NPVR流程
  • 5.3.8 LPVR流程
  • 5.3.9 用户开户流程
  • 5.3.10 内容管理流程
  • 5.4 EPG网络
  • 5.4.1 EPG在IPTV系统中位置和功能
  • 5.4.2 EPG服务器
  • 5.4.3 EPG模板
  • 5.5 CDN网络
  • 5.5.1 CDN网络在IPTV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
  • 5.5.2 CDN组网架构
  • 5.5.3 CDN调度
  • 5.6 机顶盒
  • 5.6.1 IPTV系统中的机顶盒
  • 5.6.2 机顶盒硬件架构
  • 5.6.3 机顶盒软件架构
  • 第6章 组播原理
  • 6.1 组播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 6.1.1 组播的概念
  • 6.1.2 组播特点
  • 6.1.3 组播的应用场景
  • 6.2 组播IP、MAC地址结构
  • 6.2.1 组播IP地址的结构
  • 6.2.2 组播MAC地址的结构
  • 6.3 IGMP原理
  • 6.3.1 IGMP概述
  • 6.3.2 IGMP
  • 6.3.3 IGMP v2工作原理
  • 6.3.4 在交换机上处理组播数据流
  • 6.4 组播路由协议
  • 6.4.1 组播路由概述
  • 6.4.2 PIM-DM协议
  • 6.4.3 PIM-SM协议
  • 第7章 服务质量控制原理
  • 7.1 Qo S的基本概念
  • 7.2 Qo S的模型
  • 7.2.1 Int Serv模型
  • 7.2.2 Diif Serv模型
  • 7.3 报文的分类及标记
  • 7.4 流量监管
  • 7.4.1 CAR
  • 7.4.2 流量评估
  • 7.4.3 令牌桶
  • 7.5 拥塞管理
  • 7.5.1 FIFO
  • 7.5.2 PQ
  • 7.5.3 CQ
  • 7.5.4 WFQ
  • 7.5.5 CBWFQ
  • 7.6 拥塞避免
  • 第8章 WLAN原理
  • 8.1 WLAN技术基础
  • 8.1.1 WLAN技术演进与发展
  • 8.1.2 WLAN设备组成
  • 8.1.3 信号转发方式
  • 8.1.4 WLAN组网方式介绍
  • 8.1.5 AP VLAN划分
  • 8.1.6 服务集
  • 8.2 WLAN无线频谱资源
  • 8.2.1 WLAN频段
  • 8.2.2 ISM频段
  • 8.2.3 2.4G频段
  • 8.2.4 5G频段
  • 8.2.5 信道规划
  • 8.2.6 WLAN信道模型
  • 8.2.7 AP部署组网方案
  • 8.3 WLAN组网及应用
  • 8.3.1 WLAN组网演进
  • 8.3.2 WLAN应用场景
  • 8.3.3 家庭应用场景
  • 8.3.4 政企应用场景
  • 8.3.5 公网应用场景
  • 8.4 WLAN设备介绍
  • 8.4.1 AC
  • 8.4.2 AP
  • 第二部分 实践篇
  • 第9章 三网融合开通配置
  • 9.1 三网融合拓扑规划
  • 9.1.1 网络拓扑设计原则
  • 9.1.2 宽带城域网典型拓扑
  • 9.1.3 FTTx的典型拓扑
  • 9.1.4 拓扑规划说明
  • 9.2 三网融合容量计算
  • 9.2.1 场景选择
  • 9.2.2 WLAN容量计算
  • 9.2.3 有线接入容量计算
  • 9.3 三网融合设备配置
  • 9.3.1 设备配置概述
  • 9.3.2 业务层面设备配置
  • 9.3.3 街区设备配置
  • 9.3.4 设备选型规划
  • 9.4 三网融合数据配置
  • 9.4.1 数据配置说明
  • 9.4.2 数据规划
  • 9.4.3 数据配置
  • 第10章 三网融合网络调试
  • 10.1 全网故障排查总流程
  • 10.2 调试工具介绍
  • 10.2.1 业务验证工具
  • 10.2.2 状态查询工具
  • 10.3 故障排查
  • 10.3.1 故障排查方法介绍
  • 10.3.2 故障案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