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术家园》是《人民政协报》的品牌周刊,很好地体现了政协“学者云集,名家荟萃”的构成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文章内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涵盖了文、史、哲、艺等各个领域。作者主要来自历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中的专家学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序(一)
  • 序(二)
  • 学史三疑
  • 关于文学史的两个话题
  •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学研究
  • 延展中之中华人文精神
  • 敞开思与思之路
  • 加强社会史的研究
  • 读王国维先生《古史新证》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重要精神
  • 从“三径”说到用典
  • 学术史三型及其内涵
  • 呼唤一部理想的近代文学史
  • 和合文化与21世纪的展望——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
  • 数典忘祖没有走出贫穷落后
  • 融突和合生生的意蕴
  • 和合三个世界的建构
  • 化解人类冲突和危机五大原理
  • 曹寅诗考略
  • 国学研究呼唤务实学风和创新思维——从两个实例谈起
  • 《醉翁亭记》的例子
  • 《东京梦华录》的例子
  • 读张风《渊明嗅菊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
  • 什么是“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 儒学本质上是“人学”
  • 老子“道法自然”哲学观
  • 鲁迅读书的辩证法
  • 琳琅满目的“读书”
  • 博与专,记忆与思索
  • 再谈“记忆与思索”的关系
  • 在读书中掌握传承与创新
  • 中国画之美与中国艺术精神
  • 中西异趣
  • 中国画之美
  • 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 感受不同音乐之美
  • 中西音乐发展的两条线
  • 从审美之异到艺术表现之异
  • 回归传统的民族音乐
  •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 上古音乐成就及儒家音乐理论
  • 音乐通乎政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故宫文物上的清代文化
  • 收藏热中的宫廷与社会
  • “三希堂”与“四美具”:收藏的巅峰
  • 鉴赏功力与藏品整理
  • 现代大国应对文化经典进行生命还原
  • 寻找文化的原本,疏通精神的脉络
  • 在材料的缝隙中寻找古人的生命存在
  • 只有超越前贤,才能与世界对话
  • 古典诗词欣赏的四种类型
  • 有情读诗
  • 有意读诗
  • 慧心读诗
  • 细心读诗
  • 从时尚回归传统——梅兰芳中晚期的艺术人生
  • 古装新戏在昆剧的典雅中“舞蹈”
  • 梅兰芳的国际影响力
  • 蓄须明志回归古装传统戏
  • 一情一景说唐诗
  • 情景合一的诗歌美学
  • 情景不可离
  • 情与景,正与反
  • 真情真景的力量
  • 仁者清音——昆曲小生表演艺术
  • 昆曲行当的魅力
  • 我的小生之路
  • 独特的小生行当
  •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口头传统文化
  • 口头传统的“另一只轮子”作用
  • 追寻口头传统的“足迹”
  • 口语艺术与文化认同
  • 众妙之门
  • 老子之“道”
  • 有无之境
  • 知白守黑
  • 寻找身边的手艺
  • 找回民族的文化自信
  • 发现传统生活审美
  • 延续民族造物文脉
  • 谈《北京:城与人》
  • 文学中“寻味”老北京印象
  • 雅俗中“寻根”京味文化
  • 城与文化
  • 城与人
  • 书法创作中的汉字文化
  • 学书法做什么?
  • 书法的艺术特色
  • 书法只有继承、发展和出新
  • 红楼梦是曹雪芹苦难童年的梦
  • 为什么要说这个题目
  • 来之不易的《红楼梦》
  • 红楼梦的“虚幻性”
  • 水浒文化的“基因图谱”
  • 水浒文化的两大特征
  • 水浒文化的“基因图谱”
  • 美育三义
  • 美育作为“感性教育”
  • 美育作为“人格教育”
  • 美育作为“创造教育”
  • 学习哲学的意义
  • 为什么要学哲学
  • 哲学与生活
  • 青少年要学一点哲学
  • 孔子思想与礼义之邦
  • 崇德
  • 贵仁
  • 尊义
  • 守中
  • 尚和
  • 文史旨趣 家国情怀
  • 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生命哲学的人生智慧——从尼采和庄子谈起
  • 从尼采到庄子的学思历程
  • 尼采在哲学史上的贡献
  • 尼采和庄子的同通之处
  • 楚文化与屈原
  • 楚的崛起与楚文化的兴盛
  • 屈原的文化意义
  • 屈原与端午习俗
  • 中国古代儒道释的生态·养生·防疫观
  • 儒家:乐山乐水、中庸和谐、修身养性
  • 道家:致虚守静、知止知足、形保德全
  • 释家:修心转念、四大相和、去执即生
  • 诗词的力量
  •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
  • 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神力量
  • 百年党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头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大革命的失败
  • 革命根据地的开创
  • 遵义会议
  • 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
  • 新中国的成立
  •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音乐与中国古代诗歌
  • 音乐与《诗经》
  • 音乐与楚辞
  • 音乐与汉代诗赋
  • 半是风云 半是风月——宋词与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 半是“风云”豪气歌天下
  • 半是“风月”情话诉衷肠
  • 东坡词的优美世界
  • 对人世间的美好祝愿
  • 乐观精神和坚强风骨
  • 促人奋进的理想与追求
  • 诗词中的大美长江
  • 诗人、诗词与长江
  • 苏轼与长江
  • 创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精品学堂”
  • 新时代文化传承呼唤“精品意识”
  • 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精品学堂”
  •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诗情
  • 漂泊者的理想
  • 山静似太古
  • 心性的拓展
  • 心灵的对话
  • 恢复生命的感觉
  • 一种“创造性的新诗”——《红楼梦》鼓词“子弟书”的流传和创新
  • 数量和分量是明清小说改编之最
  • 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雅俗共赏
  • 以言情和市井生活为主的内容题材
  • 版本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天津、东北
  • 同《红楼梦》的流传关系密切
  • 一种“创造性的新诗”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