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增“君子之道六十名言”,独家解读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在海峡两岸引发热议。

内容简介

余秋雨耗费十几年探索,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解剖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一切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而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

全书系统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为人与处世、名誉、自由的关系;阐述了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同时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了解各国智者如何看待人生、看待岁月、看待死亡,以君子之道探讨人生之道。

君子之道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钥匙,“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合格、理想的中国人。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定稿版在本论二十四名言的基础上,新增延论三十六名言,组成“君子之道六十名言”,逐条讲透君子风范、君子智慧。追求君子之道,锁定人生正道。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余秋雨简介
  • 自序
  • 君子之道
  • 前论
  • 一、最后一级台阶
  • 二、有故乡的灵魂
  • 三、孙中山的忠告
  • 四、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 五、“小人”的出现
  • 六、有效遗嘱
  • 本论
  • 一、君子怀德
  • 二、君子之德风
  • 三、君子成人之美
  • 四、君子周而不比
  • 五、君子坦荡荡
  • 六、君子中庸
  • 七、君子有礼
  • 八、君子不器
  • 九、君子知耻
  • 尾语
  • 君子之道六十名言
  • 说明
  • 本论二十四名言
  • 延论三十六名言
  • 1. 君子三戒
  • 2. 君子三畏
  • 3. 君子九思
  • 4. 君子四行
  • 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6. 君子道者三
  • 7. 君子不忧不惧
  • 8. 君子何患无兄弟
  • 9.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10. 君子有三忧
  • 11.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12. 君子教者五
  • 13. 君子深造之以道
  •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15. 唯君子为能通天之志
  • 16. 内君子而外小人
  • 17.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18. 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 19.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 20.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21. 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心剥庐,终不可用也
  • 22. 君子寡言而行
  • 23. 君子貌足畏也
  • 24.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25.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 26. 君子贤而能容
  • 27. 君子行不贵苟难
  • 28. 君子不失足于人
  • 29. 君子溺于口
  • 30.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31. 君子当有所好恶
  • 32.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 33.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 34.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
  • 35. 君子不恶人,亦不恶于人
  • 36.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
  • 君子之交
  • 一、至谊
  • 二、常谊
  • 三、甘谊
  • 四、水的哲学
  • 五、由浓归淡
  • 君子之名
  • 一、君子自杀
  • 二、君子名声
  • 三、排他性、脆弱性
  • 四、功能缺失
  • 五、可怜李清照
  • 六、几点结论
  • 君子之狱
  • 一、为自己减刑
  • 二、狱外之狱
  • 三、天命相连
  • 四、换一种气
  • 五、双向平静
  • 大地小人
  • 君子佛心
  • 说明
  • 一、菩提树下
  • 二、缘起性空
  • 三、那些否定
  • 四、度化众生
  • 五、继续修行
  • 岁月之味
  • 说明
  • 一、年龄的季节
  • 二、一个美国故事
  • 三、一个法国故事
  • 四、一个俄国故事
  • 五、青年的陷阱
  • 六、中年的重量
  • 七、老年的诗化
  • 临终之教
  • 一、中国式的遗憾
  • 二、与生活讲和
  • 三、文化的误导
  • 四、终身的教师
  • 余秋雨主要著作选目
  •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纷杂,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最根源的文化底子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君子之道》

      本书是一部文集,作者最核心的论述集中在全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文章是作者就 “君子” 这个话题展开的专题讨论,比如君子如何与人交往,君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名誉,儒家的君子与西来的佛学是什么关系,等等。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花上半天时间,翻阅一遍。任何一个成熟的文明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集体人格是什么?什么是 “集体人格” 呢?让我们的精神永远在路上的那个灯塔,就是 “集体人格”。对于中国古人来说,这个灯塔是 “君子”,成为君子的方式便是 “君子之道”。古人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来诠释 “君子之道”,余秋雨总结出九个维度,分别是: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知耻。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古人,在介绍君子之道的时候,始终要设置一个对立面,这就是 “小人”。“君子” 和 “小人” 最初是社会阶层不同的两群人,后来,“君子” 和 “小人” 抽象为一组评价标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君子” 和 “小人” 是两个对立的群体吗?其实,君子和小人的划分,并不一定出现在不同人群之间。同一群人,甚至同一个人,也会有君子成分和小人成分的较量。我们每个人身上,或许都发生着君子和小人的暗斗。但我们不需要担心,余秋雨在书中提到,君子与小人同在,这构成了我们自己的近距离选择。在君子边上紧紧贴着一个小人,就是提醒君子必须时时划清界限,避免因为迈错小小一步,而遗憾终身。你看,儒家让君子和小人相邻咫尺,为中国人提供了自我修炼长途中的一个个岔道,让大家在岔道口一次次选择。然后,才说得上谁是君子。君子,是选择的结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设定的错误答案。设定错误答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选错,而是为了让你选对。书中有一段文字写得非常好:孔子本来是有完整的人文计划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不仅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辛苦奔波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都没有效果。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 “齐家” 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也就是让自己做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孔子真正实践了的结论,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 本是他计划的起点,没想到,起点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生愿为君子

        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不器、君子慎独…… 这本书在生活中为人上给予了我极大的点拨,正视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不断学习,积极向上,培养君子之精气神。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我还会继续拜读。此书应是我近半年来读的最难忘及震撼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