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细节讲清秦制,解剖大秦帝国的统治基础;刻画庞大国家机器在基层的实际运作;在历史中发现人,勾勒卑微个体生命的苦。

内容简介

喜,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生在秦始皇时代,比秦始皇嬴政大三岁,死于始皇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之后四年,比秦始皇早死七年。

他和秦始皇是同代人,从人到民,继而成为楚国故地的基层小吏。他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他的家族平稳地延续到了汉朝,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还略有提高。

作者把零星的材料串连起来,试图拼接出一个作为人的喜,并在遥远、陌生的世界里找到喜。想象自己站在喜的位置上,凭借他的眼睛去看他所处的世界,并描述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被统治对象直接面对的帝国统治机器:通过户籍制度、军功爵制、邻里的军事化编排,以及军政一体化的行政体系,将每一个黔首都固定在国家控制体系的特定位置上,使之从军应役、立功受爵、交纳租赋、互相伺察,有必要或有利时举报同伍、同里的邻居,但也在战场上生死与共,构成一种生存共同体。

同时,本书力图呈现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卑微个体生命的若干面相,是伟大时代中以个人为中心的几幅剪影,是在总体格局相对稳定,而微观环境却在不断变动的历史结构中好不容易才可以发现的几处个体微粒:有的人将会贫穷鄙陋而孤单,有的人会生活困难,有的人将终身奔波、劳禄,有的人地位低下,一直要从事卑贱的劳动,有的人一直到老都要被人驱使笞辱,历尽波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所涉帝王诸侯年表
  • 图目
  • 斯人
  • 一、七尺之躯
  • 二、安陆城
  • 三、一宇二内
  • 四、五口之家
  • 五、爱或不宁
  • 六、生子
  • 七、毋恙乎?
  • 八、不终而死
  • 黔首
  • 一、傅
  • 二、喜的名字
  • 三、秦人
  • 四、吏卒
  • 五、黔首
  • 六、徒隶
  • 七、秦人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 八、邻里
  • 为吏
  • 一、县廷长吏
  • 二、列曹与诸官
  • 三、尉官与狱官
  • 四、乡史与令史
  • 五、治狱
  • 六、卒史与属
  • 七、为吏之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和秦朝那个叫喜的人交个朋友吧

    十年前在《大秦帝国》热血高涨地吼着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后来又跟着《亭长小武》打 “怪” 升级,好想像《海贼王》里的妮可・罗宾那样,以寻找 “空白的 100 年历史” 为目标,加入草帽一伙在伟大航道探险,那么,《喜》会告诉我真正的历史文本吗?喜是谁?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一个秦吏。他比秦始皇大三岁,比嬴政早死七年,家住安陆城(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居四室一厅独门院子,一家五口,两儿一女。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详细?那是他给自己撰写了一份年谱,还把 “国家大事” 编在一起,被放在他的墓葬里,这部个人笔记现在被称为《编年记》,也叫《叶书》。其实,我更喜欢看隔壁中的墓葬里的两封家书,是中的弟弟京写的,信里把家里人都念叨了一遍,发小呀邻居呀,挨个儿问候,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的游子未尝不牵挂千里之外的家乡人呐。感谢发明文字的人,感谢记录者,更要感谢让这些只字片语保留下来的人,人人都有想要流传下去的那些时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记述。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混淆历史,究竟该怪影视剧的改编还是该怪民众的愚昧无知?

      混淆历史,究竟该怪影视剧的改编还是该怪民众的愚昧无知?昨天在群里偶然间聊到了始皇帝、赵姬和嫪毐的话题。结果一个群友突然留言到:“《寻秦记》我看了三遍,里面说嬴政不是赵姬的儿子,谁知道现实中是不是啊!” 看他说的如此认真笃定,我不由觉得好笑。就回复到 “你拿寻秦记当正史读啊?” 结果这哥们儿又回了一句 “正史我也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交代嬴政、异人、赵姬和吕不韦的关系。而且每次看寻秦记都写着纯属虚构,所以才想了解一下真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寻秦记开篇就是现代特种兵项少龙穿越回到秦朝的情节,居然这样都会让某些人当成正史故事读,我真是震惊了。所以我戏谑的说:“要不你读读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吧,虽然也是小说演艺的写法,但毕竟基础史实都对”。然而留言之后我又觉得有些不妥,他连寻秦记的真假都不能分辨,那还不得把《大秦帝国》当史记读啊。所以我赶忙把李开元先生的《秦迷》一书推给他,虽然李开元先生这个也算是纯推理,但毕竟算是正了八经的学术著作,总比拿小说和影视剧当正史强吧。有些人会觉得这是特例,大多数人都是明白人,还真未必。曾经有一个长辈就曾经对照着评书说岳全传给我讲南宋开国的历史,也在抖音的留言里 “邂逅” 了多位 “明史”“清史” 专家,看言论和倾向性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们依据的是《大明风华》和《雍正王朝》,而且不是讨论哦,是深入骨髓的笃信。。。就很无语。年轻时读过一篇文章,说像《雍正王朝》这样的正剧,对于民众认知的戕害远胜过《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这些细说剧,当年我还觉得该作者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呢。现在看看,不是没有道理啊。尤其是那句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是被很多人奉为圭臬。每每在讨论一些历史观点的问题时,他们对主流的学术观点颇为不屑一顾。哪怕是最近发表的有实证证实的一些观点他们也是不信的。我不有的反思,对历史认知的混淆,究竟该怪影视剧的改编还是该怪民众的愚昧无知?我倾向于后者。这个时代读书似乎是一件颇为奢侈的事情。很多人即不读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也不看那些认真归纳总结实时发表的学术文章。他们仅凭着短视频的解读,或者那些畅销的网络爽文就开始信誓旦旦的 “输出观点了”。这种事在我看来是不应该怪那些认真表演、制作精良的 “历史正剧” 的。何况现在很多人连一套完整的连续剧都看不完了。我不认为这种无知的行为可以教化,可以扭转,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没能力也无义务去做这样的事。我们只需用这些对照人群来提醒自己,不要像他们那样思考就好。尽可能多的读书、读好书、读主流学术圈认可的书就好。而且也不笃信,只是吸收就好,在多种说法中挑一个符合自己公序良俗认知的观念,暂时作为自己的认知就好。今天读的这本《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作者鲁西奇先生只解读竹简的记录,不添加自己的演绎,把那些我们觉得晦涩难懂的秦时竹简翻译给我们听,然后由我们自己基于这些古籍和上面的内容来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在我看来,这才是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跃然纸上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