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3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乒坛传奇邓亚萍解读人生关键时刻制胜心法。
内容简介
实力不等于简单的能力积累,心力不足就难有匹配实力的表现。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有压力,意志力时时要经受考验,即使“躺平”也要有坚定的心态。
本书浓缩作者多年直面挑战积累的心理提升技巧,结合心理学经典洞察,针对生活与职场痛点提出稳定心态、提升效率、打造强大抗压力与意志力的可复制技巧,以帮助读者从容应对种种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
-
序 感谢体育的精神馈赠
-
自序
-
一 心态提升
-
01 思维阻断: 给情绪安装开关,就能控制焦虑
-
02 失败清单: 认清“失控感”,最大限度控制意外
-
03 迷信习惯:给自己设计一个小动作,做好心理暗示
-
04 自我激励:学会30度原则,才能时刻保持耐心
-
05 角色定位:如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
06 如何用特定动作唤醒“强大人格”?
-
07 好的对手会让你遇强则强
-
二 效率提升
-
08 执行意图:大脑服从“自动程序”,对抗拖延症
-
09 例外控制:如何既保证休息,又保证高效
-
10 挑战清单:学一招,就能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
-
11 刻意练习:搞对重点,明确计划,获得高效的正反馈
-
12 微习惯:轻松告别拖延症
-
13 注意力太集中才会效率低?
-
14 精准练习:快速锻炼出自己的优势
-
15 高效训练的关键:记录、思考、总结
-
16 谈从零开始学习英语
-
三 抗压训练
-
17 思维进步:学会一个词,永远不会向失败低头
-
18 目的性颤抖:像赢家一样依赖直觉
-
19 詹森效应:应对失败的正确姿态,怎样才能愈挫愈勇
-
20 应对变化的唯一出路是主动出击
-
21 矛盾意向法:顺从压力也能对付压力
-
22 运动员怎么对付焦虑:系统脱敏训练
-
23 对抗“考前崩盘”,助你轻松应战
-
四 意志力训练
-
24 意象训练法Ⅰ: 用碎片时间提升技能
-
25 意象训练法Ⅱ:日常心理暗示让你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
26 “坚持”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有效利用意志力
-
27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该怎么办?
-
28 答喜马拉雅听友问
-
附录
展开全部
邓亚萍的成功心经
每天刷书第 036 本今日刷书邓亚萍《心力》邓亚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初代大魔王,连续八年世界排名第一,获得 18 个世界冠军,女子乒乓球大满贯第一人,截至当时世界公认的女子乒乓球历史第一人。退役后的邓亚萍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她却选择了去清华读书,一切从零开始,26 个字母认不全,但经过努力他独立用英文演讲。作者坦言,经常有人问我:“你害怕转型吗?” 我说:“有什么好怕的呢?因为从一生下来你什么都不会,不是通过一点点地学习成长吗?” 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但明天的失败也不等于你后天不可以成功!本书中,作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包括自己在内的案例,针对生活和职场痛点提出稳定心态、提升效率、打造强大抗压力与意志力的可复制技巧。她说,我一直记着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是的,仅仅从我自己的事业而言,我的确不是最成功的代表。但我证明了一件事,或者说我做到了一件事:运动员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运动员,可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事实证明,他们不仅四肢发达,头脑更厉害。事实证明,四肢可以训练,头脑也可以训练。邓亚萍的所有经验,都在这本书里了。2022.11.9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心力,即稳定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态模式和强大的意志力。这种心力并非天赋,而是一套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控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将注意力从无法控制的结果转向可以控制的当下,并通过持续反思实现自我进化。1. 真正的赢家,是关键时刻手少抖一些的人;凭的不是不紧张,而是比对手更狠、更坚定的心理素质。决胜关键往往在于心理稳定性和强大的心力,而非单纯的技术。想赢,就别怕输。越怕输,手越抖;越想赢,劲越足。心态决定状态,老想着失败的压力就会紧张,专注于争取胜利才能发挥好。就像开车。如果死死盯着路边的悬崖,心里喊着千万别掉下去,车反而容易朝那个方向偏。但如果专注地看着前方要走的路,车自然就会开得又稳又直。像走钢丝,怕摔跤的人会哆哆嗦嗦,而想着走到终点的人,才会调整呼吸,迈出稳健的每一步。2. 怕输是威胁,想赢是挑战;心态的转换,能释放你内在的全部能量。将竞争视为积极的挑战而非你死我活的威胁,这种积极心态是激发潜能的关键。关键时刻,比的就是谁更稳、更能扛。技术都差不多,谁先慌谁就输。打到决赛圈,大家水平相当,拼的就是心理素质,谁失误少谁就赢。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决,招式内力都旗鼓相当,最后往往不是被对方的绝招打败,而是自己气息先乱,露出了破绽。像煲一锅好汤,火候是最后的关键。技术(食谱)大家都有,但沉不住气的人老是掀开锅盖看,火候就不准了。能稳得住的人,才能煲出最醇厚的汤。3. 失败并非成功之母,反思才是;拥有归零的决心和不断完善的韧性,才能持续超越自我。从失败中学习、复盘和保持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真正的强大源于每一次的自我革新。输一次不算啥,关键是能爬起来。每次总结教训,都是在给下次成功攒经验。失败是常有的事,真正的厉害是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下次做得更好。就像玩通关类游戏。玩家打一个 Boss,第一次失败了,这不是 Game Over,而是告诉玩家这个 Boss 怕火球术,第二形态会放大招。玩家吸收了这些信息,下次再来,赢面就大了。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玩家最终通关攒攻略。像往存钱罐里存硬币。每一次失败和反思,就像往罐子里扔进一个硬币(经验教训)。平时觉得没用,但当罐子满了(经验足了),就能换来一个巨大的成功(买到想要的东西)。总之,在充满竞争的奋斗路上,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强大的心理操作系统。其目标是从怕输的防御心态,转向想赢的进攻心态;其方法是运用具体技巧(如思维阻断、意象训练)在压力下掌控注意力;其基石是拥抱失败并进行反思,将每一次挫折都转化为前进的燃料。
邓亚萍应该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运动员之一吧。但说实话,原来我不是特别喜欢她,总感觉她在场上场下太强势,也有不了解的原因。看了本书后,一种无愧于冠军的情绪犹然而生,在佩服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她了。这本书里邓亚萍结合心理学方面的各种理论和成就,总结了很多小技巧,关于心力,介绍一些高效的训练方法。从怎样做自我暗示,到怎样锻炼自己的耐挫能力。总之,是用打造奥运冠军的方法,帮助我们更能抗压、更加耐挫、更有自信、更能发挥出最大潜力。
- 查看全部82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