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才有百家争鸣;汉末以后,政治腐朽溃烂,也才有魏晋名仕的风度。为什么,百家争鸣备受推崇,魏晋风度却褒贬不一?

内容简介

《易中天中华史第十一卷:魏晋风度》: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风度?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华,这是怎样的变故?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这是怎样的追求?中华的历史为什么注定有此一劫?魏晋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这些难解之谜留给我们的启迪又是什么?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先秦),第二部《第一帝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时代
  • 魏之亡
  • 晋之乱
  • 五胡入中华
  • 谁的东晋
  • 全线崩溃
  • 第二章 人物
  • 英雄与奸贼
  • 叛臣王敦
  • 政客王导
  • 枭雄桓温
  • 宰相谢安
  • 第三章 精神
  • 名士派
  • 嵇康之死
  • 阮籍之醉
  • 陶渊明之隐
  • 名士皇帝司马昱
  • 第四章 风尚
  • 唯美时代
  • 漂亮地活着
  • 人与自然
  • 魏晋世界杯
  • 无弦琴
  • 第五章 价值观
  • 真真假假
  • 病态的自由
  • 畸形的独立
  • 非病不可
  • 走向南北朝
  • 后记 那些女人
  • 附录
  • 本卷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寻找生命独特的亮点

    魏晋风度让我欣赏的是,对抗世俗的勇气,坦坦荡荡做自己。即使天下这么乱,魏晋名士仍然没有失去灵魂,魏晋风度是遗传了前人留下的血性、精神和性格,总有一群人不会屈从于权威,保持着高傲和高贵,流露出一股英雄气。陶渊明很典型,他只会为自己而活,为了坚持原则底线而活,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不被官场陋习沾染。而且他归隐也不像其他名士那样沽名钓誉,完全是顺从内心想法,听从内心声音。社会上总需要有勇敢做自己的人,陶渊明的声音在告诉那些活得不如意的人,在混乱和失落当中仍然可以活得漂亮。人要保持傲骨、血性,保留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不低头弯腰,不活在世俗标准当中。哪怕处于混乱和失落、低谷当中,人也会找到生命的意义。苏东坡说过,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陶渊明寄情山水田园,也是一种生命的价值所在,有发现美的眼睛,用心欣赏世界的美好。陶渊明给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能够让最无助的人在黑夜当中发现一束光,给最失落的人一点希望、信心、勇气。名士们放浪形骸,纵情任性,蔑视凡尘,不拘礼节,不把世俗和舆论放在眼里,做最真实的自己。竹林七贤,是超脱物外的名士。虽然疯癫,但他们活得通透,他们深知世界的真相,看破了统治者所宣扬礼法的虚伪,把道德标准和楷模典范抛之脑后。魏晋文人不仅风度翩翩,文采飞扬,而且也崇尚自由、独立,有骨气有傲气,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嵇康拒绝做官,因为做官意味着捆绑、束缚,要和俗人共事,会沾染不良习气。获得名利只是表面的荣光,实际上是被物化的人,没有个性的人。阮籍率真而又自律,不掩饰对人喜恶却又不评论,率性而又谨慎。阮籍动辄拗哭的个性,能让读者形成共情,原来世界上有和自己一样凄惨的人,能给读者一点慰藉。读到这些举止异常的人物,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我想,人其实不应该过度排斥生命的苦难,没有这些生命也不完整。读这些人物也是在发现生命的意义,人在最苦闷的时候也会发现生命中有趣的地方,苦难的经历不应该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力量。他们在混浊的世界当中重新定义自己,认识自己,把自己打碎,化整为零,打破了自己活得不如意的局面,活得漂亮、出彩。魏晋风度,就在于对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寻找生命中独特的亮点,是人性之光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是太平时期,老百姓到底活的怎样呢?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都可谓盛世吧,老百姓不照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乡里,老百姓依然朝不保夕,命如草芥,生不如死。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既然如此,兴以苦,乱亦苦,太平犬一不过苟延残喘、苟活于世,那还不如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乱世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恰是魏晋风度来的潇洒自由,自由自在。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战争离乱,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失为中华文化最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时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治世就没有一点思想文化大繁荣的可能吗?只有乱世才能思想解放吗?中国没有,全球都没有吗?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