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剖析庄子人生态度与生存哲学,解读庄子游世之言背后的孤傲与认真。

内容简介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

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不同于给庄子贴上快乐主义、庸人哲学、自由主义的标签,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

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生平著述
  • 一、生卒年与故里
  • 二、生平身世
  • 三、与惠施的交往
  • 四、与隐者的关系
  • 五、著述问题
  • 第二章 痛苦意识
  • 一、生命的孤弱
  • 二、精神的奴役
  • 三、善恶的困惑
  • 第三章 游世思想
  • 一、从避世到游世
  • 二、戏谑生命的卑微
  • 三、客串存在的角色
  • 第四章 人生理想
  • 一、随遇而安
  • 二、品味孤独
  • 三、生命清新
  • 第五章 道与知识
  • 一、对“经典”的质疑
  • 二、老子之道
  • 三、道与自然知识的分化
  • 第六章 新的世界
  • 一、道就是自然
  • 二、道与知
  • 三、道与言
  • 四、道与行
  • 五、存在之本
  • 结语 无我之境
  • 后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说的是,我们否弃了自我意识,回归到与万物为一的自然淳朴状态。可是呢,“一与言为二”,我们一旦言说了,这个 “言” 就代表了 “我” 的见解,这就导致了那个自然淳朴的 “一” 的状态的撕裂,被我们否弃的自我又开始冒头了。所以,不管你怎么言说庄子,一旦言说了,就避免不了这种状态的产生。也就是说,这位 “暗黑系” 庄子,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颜世安的庄子。当然,经由我的一番解读,又带上了我的色彩。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的阅读,要看缘分,心态对了,这本书读起来效果就会加成。以后有机会研读完庄子基础原典,再次阅读,估计感受又会不同。读这本书现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回想出世的开阔无限,面对现实的种种景况。一切就会淡然从容。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于个人来说,灾难的原因既然不是某种直接的东西,而是隐蔽在遥远的地方,那么这种原因就已经不重要了,原因实际上消失在黑暗混沌的背景之中。有时,过于遥远的原因就如无原因一样,实质是蛮横地把个人无力承受的灾难无来由地强加给个人。所以,庄子文中所有关于人类灾难起因的讨论,都不能解除一种来自个人感受的深刻创伤。这种创伤感顽强地(虽然并不总是直接地)弥散在庄子行文之中。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庄子的人生痛苦感受,以及庄子寻求的解脱痛苦的独特方式都很重要。庄子多次说到人类灾难是何时开始的。有关这一点,他的说法不一。有时是认为灾难起于尧舜时代,有时是认为起于黄帝时代,有时是认为起于燧人伏羲时代,还有的时候是认为起于混沌初开的时候。这些时间各不相同的灾难起源说,并不是认真的历史追述,我们不必当真地去研究为何有时说尧舜,有时又说是黄帝或燧人。应当注意的是庄子在这些不同版本的灾难起源说中表达了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为了提示古代乌托邦。既然灾难起于某位古帝王,那么这位古帝王之前当然就是人类健康纯朴的时代,庄子曾屡次描述这样健康纯朴的时代。追述古代乌托邦是先秦道家的传统,如老子著名的 “小国寡民” 就是最早的古代乌托邦。庄子也有这种传统的乌托邦信仰,只是这种信仰似乎不太强烈。另一种意思是,庄子似乎有一种倾向,即把人类灾难起源,向更为邈远难言的远古推去。尧、黄帝、燧人、伏羲,不用说都是战国时代有关人类历史最远古的传说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