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2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国心理学长销图书第6版,整合想象力疗法与资源取向,激活应对创伤的自愈力,建立内在安全岛。
内容简介
从心理学上来说,多数人在幼年时期都是自恋的——有随时满足自己需求的看护者,有一帮大人围着自己转。
只有当遭遇了挫折和创伤时,我们内在的“全能感”才会逐渐被打破,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无力感。
有的人在遭遇了重大的创伤后,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中,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心爱自己,孤独感、自卑感、无力感如洪水般涌来。
许多心理和身心疾病往往是创伤性事件的副产品。许多受影响的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拥有惊人的自愈能力。
根据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发布的创伤三阶段治疗指南,作者将想象力疗法植入创伤的心理抗衡前期、中期和后期。首先,我们可以重新想象过去的自己,利用被遗忘的力量源泉。然后,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创造一个个人的积极的形象,以避开闪回和消极的想法。最后,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创伤建立了一个“内在安全岛”——活出内在安稳、自信、强大的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 关于本书(克雷特-柯塔出版社寄语)
- 再版前言
- 第六版前言
- 引言 关于创伤与创伤疗愈的基本思想
- 1 建立内心的稳定
- 1.1 心理咨询关系
- 1.2 建立疗愈联盟
- 1.3 欣赏并运用已有资源
- 1.4 找到可怕画面的平衡画面
- 1.5 练习自我觉察
- 1.6 认识内在观察者
- 1.7 找到可怕画面的平衡力量
- 1.7.1 内在安全之所
- 1.7.2 精神协助者
- 1.7.3 内在团队
- 1.7.4 大树冥想
- 1.7.5 放下行李
- 1.7.6 保险柜练习
- 1.7.7 内心花园
- 1.7.8 幸福练习
- 1.7.9 对自己的同情心
- 1.8 学会与可怕画面保持距离
- 1.9 认识情绪并学会掌控问题情绪
- 1.10 给不安的画面一个形象
- 1.11 遇见“过去之我”
- 1.12 让问题形象登上内在舞台
- 2 学习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
- 2.1 自我疗愈、身体记忆与自我觉察的原则
- 2.2 Breema身体练习
- 2.3 其他身体练习
- 3 面对惊恐的方法
- 3.1 准备阶段
- 3.2 直面创伤
- “观察者”疗法
- 3.3 直面创伤之后
- 4 创伤疗愈中的艺术疗愈
- 4.1 什么是艺术疗愈
- 4.2 艺术疗愈的练习和干预
- 4.2.1 与资源建立联系:资源导向的闪光灯
- 4.2.2 拾起内心的宝藏:被保护的海滩
- 4.2.3 自我镇定与自我安慰:寻觅内在安全之所
- 4.2.4 获得距离感:赋予“内在观察者”形象
- 4.2.5 调整强烈的情感:坚固的框架
- 4.2.6 与沉重情绪保持距离:可开可闭的“柜子”(“保险柜”)
- 4.3 艺术疗愈中的内在舞台
- 4.3.1 与“过去之我”建立亲切的联系
- 4.3.2 拯救经历创伤的自我部分
- 4.3.3 改变人格部分
- 5 接纳自己的过去并融入自我
- 5.1 给悲伤一个形象和空间
- 5.2 香笺小字寄行云
- 5.3 遇见未来年迈的自己
- 5.4 仪式
- 5.5 创造故事
- 5.6 过错与和解
- 5.7 意义问题
- 5.8 感激与和好
- 5.9 重新开始
- 6 心理动力学的想象疗愈法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 6.1 创伤产生的影响
- 6.2 心理动力学的想象疗愈法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 6.2.1 交出主导权
- 6.2.2 竭尽全力减轻小孩的压力
- 6.2.3 心理指导
- 6.2.4 适宜的语言表达
- 6.2.5 不再允许“创伤演绎”
- 6.2.6 限制麻木和解离
- 6.3 疗愈
- 6.3.1 建立内心的稳定阶段
- 6.3.2 直面创伤阶段
- 6.3.3 融入阶段
- 6.4 展望
- 附录:心理疗愈的重要步骤
- 练习一览表
- 插图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