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列宁选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为适应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需要而编辑的列宁著作精选本。本册为第二卷。

内容简介

《列宁选集(第二卷)》编选列宁1908年至1916年时期的著作37篇,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辩证法的要素》《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和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重要著作的全文或节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二卷说明
  •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 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
  • 第一版序言
  • 第二版序言
  • “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
  • 1. 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 2. “世界要素的发现”
  • 3. 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 1. “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
  • 4. 有没有客观真理?
  • 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亚·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中主义
  • 6. 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三)
  • 1.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 2. 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
  • 3. 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 4. “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5. 空间和时间
  • 6. 自由和必然
  •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 1. 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 5. 亚·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 7. 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 1. 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 2. “物质消失了”
  • 3. 没有物质的运动可以想象吗?
  • 8. “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2. 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 4. 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 结论
  •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1908年9月11日〔24日〕)
  •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 (1909年5月13日〔26日〕)
  • 取消取消主义 (1909年7月11日〔24日〕)
  • 革命的教训 (1910年10月30日〔11月12日〕)
  • 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 (1910年12月16日〔29日〕)
  •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1910年12月23日〔1911年1月5日〕)
  • 纪念赫尔岑 (1912年4月25日〔5月8日〕)
  • 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 (1912年7月15日〔28日〕)
  • 两种乌托邦 (1912年10月5日〔18日〕以前)
  • 欧仁·鲍狄埃 (为纪念他逝世25周年而作) (1913年1月3日〔16日〕)
  •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1913年3月1日〔14日〕)
  • 马克思主义的 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913年3月)
  • 亚洲的觉醒 (1913年5月7日〔20日〕)
  • 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1913年5月10日〔23日〕)
  • 论自由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 短 评 (1913年5月)
  • 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 (1913年9月12日〔25日〕)
  •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1913年10—12月)
  • 1.自由派和民主派对语言问题的态度
  • 2.“民族文化”
  • 3.民族主义的吓人字眼——“同化”
  • 4.“民族文化自治”
  • 5.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的权利
  • 6.中央集权制和自治
  • 致阿·马·高尔基 (1913年11月13日或14日)
  • 论民族自决权(节选) (1914年2—5月)
  • 1.什么是民族自决?
  • 2.历史的具体的问题提法
  • 3.俄国民族问题的具体特点和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 4.民族问题上的“实际主义”
  • 5.自由派资产阶级和社会党机会主义分子对于民族问题的态度
  • 10.结束语
  • 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 (1914年9月28日〔10月11日〕以前)
  • 辩证法的要素 (1914年9—12月)
  • 卡尔·马克思 (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 (1914年11月)
  • 序言
  • 马克思的学说
  • 哲学唯物主义
  • 辩 证 法
  • 唯物主义历史观
  • 阶级斗争
  •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 价 值
  • 剩余价值
  • 社会主义
  •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
  • 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 (1914年11月29日〔12月12日〕)
  • 第二国际的破产 (1915年5—6月)
  • 社会主义与战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 (1915年7—8月)
  • 初版(国外版)序言
  •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原则和1914—1915年的战争
  • 社会党人对战争的态度
  • 近代战争的历史类型
  • 进攻性战争和防御性战争的区别
  • 目前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
  • 最大的奴隶主之间为保存和巩固奴隶制而进行的战争
  •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手段〉的继续”
  • 比利时的例子
  • 俄国在为什么而战?
  • 什么是社会沙文主义?
  • 巴塞尔宣言
  • 歪曲地援引马克思和恩格斯
  • 第二国际的破产
  • 社会沙文主义是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
  • 同机会主义者统一就是工人同“自己”国家的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就是分裂国际的革命工人阶级
  • “考茨基主义”
  • 马克思主义者的口号——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口号
  • 战壕联欢的例子
  • 秘密组织的意义
  • 关于“自己的”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失败
  • 关于和平主义与和平口号
  • 关于民族自决权
  • 第二章 俄国的阶级和政党
  • 资产阶级和战争
  • 工人阶级和战争
  • 俄国社会民主党国家杜马工人党团和战争
  • 第三章 重建国际
  • 社会沙文主义者和“中派”的方法
  • 反对派内部的情况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第三国际
  • 第四章 俄国社会民主党分裂的历史及其现状
  • “经济派”和旧《火星报》(1894—1903年)
  • 孟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1903—1908年)
  • 马克思主义和取消主义(1908—1914年)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1914—1915年)
  • 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
  • 我们党的任务
  • 论欧洲联邦口号 (1915年8月10日〔23日〕)
  • 谈谈辩证法问题
  •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提 纲) (1916年1—2月)
  • 1.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 2.社会主义革命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 3.自决权的意义和它同联邦制的关系
  • 4.对民族自决问题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提法
  • 5.民族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和蒲鲁东主义
  • 6.三类国家对民族自决的态度
  • 7.社会沙文主义和民族自决
  • 8.无产阶级在最近将来的具体任务
  • 9.俄国社会民主党和波兰社会民主党及第二国际对自决的态度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通俗的论述) (1916年1—6月)
  • 序 言
  • 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 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
  • 二 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
  • 三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 四资本输出
  • 五 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
  • 六 大国瓜分世界
  • 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 八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
  • 九 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 十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 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1916年7月)
  •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 (1916年8月9日〔22日〕以前)
  •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374 (1916年8月9日〔22日〕以前)
  • 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
  • 1.马克思主义对战争和“保卫祖国”的态度
  • 2.“我们对新时代的理解”
  • 3.什么叫做经济分析?
  • 4.挪威的例子
  • 5.关于“一元论和二元论”
  • 6.彼·基辅斯基所涉及和歪曲了的其他政治问题
  • 7.结论。阿列克辛斯基的手法
  • 致伊·费·阿尔曼德(节选) (1916年11月30日)
  • 注释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