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小说家以凝炼而富有浓郁抒情气息的语言,画出“爵士时代”一个“美国梦”从鼓乐喧天到梦碎人亡的悲哀,情节、人物、对话、场景、主题等等熔铸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内容简介

F·S·菲茨杰拉德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本序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 五一节
  • 刻花玻璃酒缸
  • 冬天的梦
  • 重访巴比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浮华与纯真📚

    🎥《了不起的盖兹比》目前有 6 个电影改编版本,分别拍摄于 1926、1949、1974、2000、2002 和 2013 年,其中以莱昂纳多主演《了不起的盖兹比》2013 版影响最广。💍2013 版电影被形容为 “奢华有余而内涵不足”,宏大奢靡的视觉冲击相当震撼,以至于观众离开影院,搜索的不是原著小说,而是知名珠宝品牌蒂凡尼为影片定制的复古珠宝及配饰。📍给没看过电影的同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内容简介 https://b23.tv/OO4eIe📻贾行家老师就在 192 期《文化参考》毫不客气评价道:“导演把浮华处理成了童话一样的鲜艳,没有找到那种纯真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从三个方面看看 2013 电影改编和小说的不同,大胆推测一下,贾老师心心念念的电影没有改编到的 “纯真” 到底是什么?1️⃣“被穿越” 的浮华🎬《了不起的盖兹比》是以 20 世纪 20 年代的纽约市长岛地区为背景的小说,而 2013 版电影描述的世界则颇为 “超前”。🏙影片中出现了正在建设中的长岛地标性建筑 —— 克莱斯勒大厦(1928 年开始修建)和帝国大厦(1930 年才开始修建)。🚙影片中盖兹比开的黄色森伯格汽车是 1929 年的出品,汤姆的蓝色小轿车是 1933 的车型。🖊影片开始便有用圆珠笔书写的镜头, 但圆珠笔是二战后的发明。👱🏻️女性的装束发型是上世纪 60 年代的款式。🎸在派对上听到的不再只是爵士乐,而是更富变化的摇滚与电子乐,颇为现代。不得不说,2013 版电影的观影感受相当 “穿越”。2️⃣“被加码” 的紧绷🎭黛西丈夫汤姆在 2013 版电影中显得格外 “奸诈毒辣”,看到情妇的死去,小说中的汤姆是理性地避开人群,放声大哭;电影是一滴眼泪也没有,还有心思误导情妇的老公,欺骗他奸夫是盖兹比,怂恿这个可怜人 “借刀杀人”,令人不寒而栗。🐎2013 年版电影有几幕特别经典,比如盖兹比重遇黛西,而 “绿帽男” 汤姆和盖兹比正面交锋的一幕也获得不少好评。这一幕令汤姆这个角色更立体:😬电影给汤姆加了重磅台词,咄咄逼人,直怼盖兹比出身卑贱的软肋。戏剧冲突和张力明显比小说强得多。随时会发生的流血冲突,让角色和观众神经都很紧绷。📚小说描述:(汤姆在众人面前揭穿盖兹比伪造牛津学历,他的财富只不过来自贩卖私酒的勾当,想赢回黛西的心。)“那个开药房的事儿不过是小意思,” 汤姆慢慢地接着说,“但是你们现在又在搞什么花样,瓦尔特(盖兹比的合作者)不敢告诉我。” 我(叙述者尼克)看了黛西一眼,她吓得目瞪口呆地看看盖茨比,又看看她丈夫。我又回过头去看盖茨比,—— 看到他的表情我大吃一惊。他看上去活像刚 “杀了个人” 似的 —— 他激动地对黛西说开了,矢口否认一切,又为了没有人提出的罪名替自己辩护。但是他说得越多,她就越显得疏远,结果他只好不说了,唯有那死去的梦随着下午的消逝在继续奋斗。🎬再看看电影的描述(汤姆揭发盖兹比贩卖私酒,盖兹比反驳汤姆)What about it.The only respectable thing about you is your money. 那又怎样?你唯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有钱而已。(汤姆倒了一杯酒,冷笑道)We are all different from you.You see. We were born different.Its in our blood and nothing that you do or say or steal or dream up can ever change that. 我们都和你不一样你要知道,我们生而不同,这是融进血液里的东西,你无能为力,偷也偷不来,做梦也改变不了。🎞电影画面描述:(盖兹比下巴紧绷,青筋暴起,满脸通红,喘气声越来越重。汤姆还趁机走近盖兹比,用酒杯挑衅地撞击盖兹比的酒杯。一向温文、谨慎的盖兹比终于爆发了。他推倒汤姆,一手掐住衣领,一手作势挥拳,面部肌肉失控地颤抖,咬牙怒吼着:“你闭嘴。” 而远处的黛西小姐惊恐地捂嘴流泪,从那一刻起,她再也无法相信盖兹比了。)️可以说电影制造的戏剧冲突,让黛西重投汤姆怀抱的选择更合理。也直接揭示了新钱和老钱冲突的本质。3️⃣“被消失的” 纯真🥃酒与纯📜1910-20 年代美国妇女逐步获得选举权,酗酒导致的家暴问题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促使 1920 年 1 月 17 日禁酒法案生效。🍻但经历过一战洗礼(摧残)的民众,怀疑信仰,把清教徒克制的教条抛诸脑后。享乐主义风靡全美国,而放纵的一大标志就是饮酒。药店暗地售卖私酒,贩卖私酒成了黑帮暴富的捷径。所以宴会越是毫无节制,剧中男女越是醉酒狂欢,就越凸显男女主角坚持不饮酒的 “纯粹”。👸🏻黛西📚“(汤姆一家成天与)一帮花天酒地的人来往,个个都是又年轻又有钱又放荡的,但是她的名声却始终清清白白。也许因为她不喝酒的缘故。” 在书中,有两次关于黛西 “犯戒” 喝酒的描述,都和盖兹比的感情有关。🍾第一次是黛西和汤姆结婚前夜,收到盖兹比的来信,痛苦不堪,“她躺在床上,穿着绣花的衣裳,像那个六月的夜晚一样的美,像猴子一样喝得烂醉。她一手拿着一瓶白葡萄酒,一手捏着一封信。”🍸第二次就是汤姆揭发盖兹比的谎言,黛西决心离开盖兹比的一刻,不停饮酒凸显她的痛苦,也为醉驾撞死人的情节做好铺垫。️‍🔥黛西对盖兹比的感情从他在军营 “穷困潦倒” 的时期就开始了,爱得 “纯粹”,你可以责怪她意志不坚定,选择了现实,不能说她没有付出过爱。🎬然而在影片中黛西一出场就手持饮品,根本看不出她的坚守,而见不到她 “破戒” 背后,反映出来的对盖兹比的深情。👱🏼️盖兹比 “不喝酒这个事实有助于把他跟他的客人们截然分开,因为我觉得随着沆瀣一气的欢闹的高涨,他却变得越发端庄了。” 他的商业王国和追回初恋的大计,需要精明算计,需要坚定的意志力,不可以饮酒丧志。他的欲望 “纯粹” 只有黛西。盖兹比和黛西都坚持不饮酒,其实是他们自律自爱的表现,希望与世俗放纵区隔开,追求精神的 “纯洁”,这也许也是他们相爱的原因。真与梦盖兹比和黛西都是纯真的追梦人,只不过蓋茲比炽热而坚定,而黛西沒能逃过现实。👸🏻黛西一直以来她被人误解为贫乏空洞、矫揉造作的花瓶,作为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象征。黛西真的很冤枉,她有装傻、逢迎的一面,也有天真浪漫的少女心。她有灵魂,有好恶,也需要关注和疼爱。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她声音和语言的美,而电影版却只能看到黛西外表的惊艳,角色塑造不够丰满:📚“她的脸庞忧郁而美丽,脸上有明媚的神采,她声音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特质。用她那迷人的低语赞不绝口,一边走一边又赞赏花园,赞赏长寿花闪烁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我看最使他入迷的是她那激动昂扬的声音,因为那是无论怎样梦想都不可能企及的 —— 那声音是一曲永恒的歌。当曲调升高的时候,她的嗓音也跟着改变,悠扬婉转,正是女低音的本色,而且每一点变化都在空气中散发出一点她那温暖的人情味。”️黛西的溫柔嗓音和鼓励话语,温暖人心,摄人心魄,她的魅力,来自长期的修养。很可惜电影没有呈现到黛西的可爱之处。️‍🔥黛西的友人乔丹 “不诚实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而黛西不一样,她已经将近三十岁了(女儿都三岁了),还难以忘怀初恋。💔她对求真比谁都执着,面对盖兹比的逼问,她始终不肯承认没爱过汤姆,因为 “那不是真的”。她也做过努力,和汤姆摊牌,打算盖兹比私奔,但是面对 “盖兹比身世的谎言”,她没有扛住 “虚假”,“不管她曾经有过什么意图,有过什么勇气,现在肯定都烟消云散了。”😵面对她自己撞死了人的 “真相”,她无法接受,只能躲到汤姆为她预备的计划里,连盖兹比的葬礼都不敢现身。️他为她失去了生命,而她甚至没能为他澄清谣言。她的沉默任世人把所有责任推到盖兹比身上。那一天,黛西的 “纯真” 死亡了。👱🏼️盖兹比小时候,出身于赤贫家庭的他不相信命运,“他的内心却经常处于激荡不安之中。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各种离奇怪诞的幻想纷至沓来。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展现在他脑海里”,他坚信自己是 “上帝之子”,可以靠双手改变命运。🎬在影片最后没有交代盖兹比父亲出席葬礼的内容,非常可惜。观众都以为盖兹比是个忘本的人,伪造出身和学历,与穷困的家庭划清界限。📚而书中却用他父亲的口吻交代了事实真相:“他两年前回过家来看我,给我买下了我现在住的房子。当然,他从家里跑走的时候我们很伤心,但是我现在明白他那样做是有道理的。他知道自己有远大的前程。他发迹之后一直对我很大方。” 盖兹比不是一个有异性,没人性,弃养亲人的人,毕竟他少年时期的日程表上面记录了 “要多亲近父母” 呢。他是个内心纯良的人。不过这个真相像其他许许多多的其他事,被流言蜚语掩埋了。🪜五年前在军营的盖兹比 “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禁锢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衣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体会到黛西像白银一样皎皎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超越生存压力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净化,有了黛西,他攀升之路就不再孤单。于是,他抓住每个机会赚钱,一步步成为美国新贵。年轻人都会畅想未来,但是成年之后,也会逐渐现实起来。理性的人,绝不会为了虚幻的梦,耗费太多精力,付出高昂代价。而如今的盖兹比已经三十出头,功成名就的他追求明星贵妇都不成问题,而他却还在苦苦等待初恋,煞费苦心制造与黛西的偶遇,指望哪天晚上她会翩然而至,光临他的一次宴会,他的执念比一切都坚定。“不能重温旧梦?” 他大不以为然地喊道,“哪儿的话,我当然能够!” 他不听劝告,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扭转时间。 “她会看到的。”🌅“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 无论遇到多少挫折,他都不会放弃希望。中枪跌落泳池的那一刻,他还在等待黛西的电话,“她会回来”,他一直希望着……🛶盖兹比始终对 “绿光” 抱有信念,年复一年,他相信,过去可以改变,未来近在眼前,只要把手伸得够长,就会触及一个美好的黎明。他没等到的未来,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会帮他走下去。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THE GREAT GATSBY

      13
      5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盖茨比:一地鸡毛

      这本书篇幅不长,短小精悍,但可读性很强,就是因为作者把侧面描写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的留白给了读者更多的解读空间。小说以 “我”— 尼克为线索把书中人物串联起来,也从尼克的视角看待西卵的新钱和东卵的老钱。尼克的作用有点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红楼世界。全书只有九章,但前两章都是在做铺排,主人公盖茨比直到第三章才出场。对盖茨比的介绍也并不是直接介绍,而是大量侧面描写,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留下了想象和解读的空间。这有点像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开篇精彩的灭门惨案,结果发现林平之不过是个小角色,真正的主角直到第五章才出现。全书情节并不复杂,大量的心理描写值得玩味。此处想到了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性作家池莉,池莉小说就不以情节见长,而长于心理描写。记得她的一篇不很著名的小说《惊世之作》里,开篇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就写了两三页,给我极深的印象。而与之对比的就是海岩,海岩的小说情节很吸引人,但语言上就比较一般了。但是海岩的小说拍成影视剧就很容易,而池莉的小说,影视剧就很难拍出原作的味道,这也就是视觉艺术和文字艺术的区别吧。小说有两条线,一条是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另一条是新钱和老钱之争。新钱代表着新晋的暴发户,老钱代表着旧势力,二者是存在鄙视链的。哪怕新钱可以日日宴饮,夜夜笙歌,老钱们从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他们的。就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寒族和士族,尽管皇帝都出自寒族,而那些高门士族仍然瞧不起寒族。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则令人唏嘘不已。盖茨比期待和黛西重温旧梦,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黛西已经不是原来的黛西了。而盖茨比仍傻傻地以为,自己是黛西唯一的爱,还要逼黛西承认她只爱自己不爱汤姆。孰不知他们已经结婚生子,怎么可能一点感情也没有?况且,黛西骨子里也是瞧不起新钱的。盖茨比反而把黛西逼急了,黛西激情之下,驾车撞死了威尔逊太太,又直接导致了盖茨比之死。而盖茨比死后,黛西早早就离开了,甚至都没有来送葬。第三章,盖茨比家喧嚣华丽的夜宴令人印象深刻,而最后一章,盖茨比的葬礼门可罗雀,无比孤寂,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仅他心爱的黛西没有出场,连生意上的好伙伴沃尔夫山姆都不愿意现身。盖茨比撒下了大把金钱,却收获了一地鸡毛。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繁华拢是梦

        想起一首闽南语老歌《繁华拢是梦》。盖茨比和黛西之间,是爱情吧。可是,她是 "声音里充满了金钱" 的黛西呀!读罢,唏嘘不已。积极上进、自律修身的盖茨比,在爵士年代却很难打通上升通道、突破阶级。通过贩私酒快速跃升,盖茨比成为了 “新钱”,却依旧自卑。暴富的真相大白后,"老钱" 们轻蔑地嘲讽他,他费尽心机建构的自信城池也轰然坍塌。东卵西卵又岂止是 "老钱"" 新钱 "的分界线,分明是所有阶级间的楚河汉界。横亘在那儿,难以" 逾越 "。

          转发
          6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