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让四位天文学家以演剧中人物的方式出场,讲述他们各自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体验剧中人物的生活,代入感极强。

内容简介

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和理解可见天空中的现象。那么,十六世纪的四个人——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年代、宗教和阶级——又是如何协作得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结论的呢?凭借这个“颠倒乾坤”的发现,他们为当代的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现代社会埋下了种子。

本书是对这四个“天文学之家”——尼古拉·哥白尼、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莱伊的近距离考察。作者巧妙地把这几位天文学家置于他们所在的时空之中,展现了历史上推动科学不断发展的知识巨擘们深刻的代际关联,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以及如何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为我们带来了日心说的宇宙模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角出场
  • 尼古拉·哥白尼
  • 生于旧世界的哥白尼
  • 瓦岑罗德家族的衰落
  • 针锋相对
  • 第一位哥白尼主义者
  • 《初释》
  • 最初的异议
  • 再释
  • 离世
  • 第谷·布拉赫
  • 新星
  • 特权的重负
  • 汶岛
  • “乌拉妮娅”这些年的变化
  • 荆棘路上的宝藏
  • 暴发户
  • 与过去作别
  • 外面的世界
  • 陌生人的来信
  • 约翰内斯·开普勒
  • 父亲、儿子和鬼魂
  • 神学转向
  • 判断
  • 寄出的信
  • 渴求和谐
  • “小熊”的眼睛
  • 两个家族
  • 疯子
  • 时来运转
  • 天文学之战
  • 跃升
  • 伽利略·加利莱伊
  • 下降
  • 向上离开穹顶
  • 学生
  • 霍基的奥德赛
  • 友谊重燃
  • 为万物命名
  • 新人
  • 二人垂死的友谊
  • 为万物重新命名
  • 夜幕初降
  • 动物
  • 葡萄酒和女人
  • 冬去春来又一冬
  • 城门的另一边
  • 糟糕的回忆
  • 和平鸽
  • 火之舌
  • 死亡与花园
  • 潮起潮落
  • 黄金时代的作品
  • 重访奥秘
  • 开普勒先生所写的教科书
  • 世界的和谐
  • 世界的和谐:终曲
  • 为第谷·布拉赫的精神而战
  • 星表
  • 《鲁道夫星表》序言
  • 日出
  • 顾家的男人
  • 对话
  • 导师
  • 留白
  • 暗无天日
  • 混乱中的最后四件事
  • 附录 新天文学诞生的七支小插曲
  • 三条道路
  • 物自身
  • 第一个模型
  • 大混乱
  • 草率之人
  • 两大定律
  • 新物理学
  • 进一步阅读指南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仰望的 是同一片天空吗

    本书记叙了四名天文学家学术生涯,讲述了他们的私人生活,以及他们彼此间的互动与承继。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他们背景参差,性格迥异,唯一的共同点是对探索宇宙的执迷。就像哥白尼所言:“天文学和数学知识还能为精神提供意想不到的愉悦”,第谷相信最纯粹的快乐来自忘我,对于他们而言,观测星空,研究星体的运行,可谓 “在人间获得天堂之乐”。在百余年时间中,这种探索的快乐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等人通过著作、信件等方式联结在一起。从哥白尼基于审美偏好对传统理论的修正,到第谷积累的观察数据,再到开普勒构建的理论体系,以及伽利略依据观测资料所做的理性论证,这场天文学革命在摇摆和错误中推进,最终颠覆了世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地球和宇宙的认知。神学世界观中的天堂秩序就此瓦解,而这也影响到俗世的生活。天文学革命的史诗成为约翰・弥尔顿的灵感来源,他脑海中浮现出失明的伽利略,笔下流淌出《失乐园》。而另一个英格兰人霍布斯从伽利略的作品中吸收了其自然哲学,创作了《利维坦》,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科学。17 世纪中叶见证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接连展开。随着神学的桎梏脱落,人间天上都迎来了新的时代。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