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共数据价值的深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开放、共享、授权运营来实现其价值共创。重点研究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各地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供了有益思路。后从应用场景、产业赋能以及政策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公共数据价值共创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导论
- 1.1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核心引擎
- 1.2 公共数据是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源
- 1.3 公共数据价值激活新质生产力
- 第2章 时代背景:数据要素化的理论与实践
- 2.1 数据要素的基础概念
- 2.1.1 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
- 2.1.2 数据要素的特点
- 2.1.3 数据要素的分类
- 2.2 数据要素价值的实现路径
- 2.2.1 数据资源化
- 2.2.2 数据资产化
- 2.2.3 数据资本化
- 2.3 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
- 2.3.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政策
- 2.3.2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实践
- 2.3.3 数据要素市场化关键突破口
- 2.3.4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未来
- 第3章 理论内涵:公共数据的概念与开放共享的动力
- 3.1 公共数据的概念
- 3.1.1 公共数据的“来龙去脉”
- 3.1.2 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的区别
- 3.1.3 公共数据的内涵与外延
- 3.2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动力
- 3.2.1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 3.2.2 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需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 3.2.3 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 第4章 政策基础:国内外公共数据开放相关政策分析
- 4.1 欧美、日本积极探索公共数据开放模式,政策持续聚焦落地
- 4.1.1 美国:全球数据开放先行者,鼓励企业参与公共数据开放
- 4.1.2 英国:国家行动计划持续推出,积极适应开放新形势
- 4.1.3 德国:延续工匠精神,推动开放数据上升至国家高度
- 4.1.4 日本:后来者居上,积极推进开放数据战略的长远发展
- 4.2 我国政策不断强化,推进公共数据开放运营
- 4.2.1 萌芽期(2002—2006年)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
- 4.2.2 探索期(2007—2014年)以信息公开为主
- 4.2.3 成长期(2015—2018年)以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为主
- 4.2.4 发展期(2019年至今)以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主
- 4.3 国内外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经验借鉴
- 4.3.1 国外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特点总结
- 4.3.2 国内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问题分析
- 4.3.3 国内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优化建议
- 第5章 对话现实: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现状与困境
- 5.1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现状
- 5.1.1 数据开放共享总体现状
- 5.1.2 平台建设层:平台发展迅速,但部分地区滞后
- 5.1.3 数据供给层:开放数据改善,但供给仍欠缺
- 5.1.4 利用生态层:已见成效,但经济赋能仍不足
- 5.2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面临的实践困境
- 5.2.1 数据开放意愿需加强
- 5.2.2 数据开放顾虑需消除
- 5.2.3 数据开放能力需增强
- 第6章 时代背景:数据要素化的理论与实践
- 6.1 公共数据从开放到授权运营
- 6.1.1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对公共数据开放实施困境的回应
- 6.1.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与公共数据开放
- 6.1.3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内涵
- 6.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理论基础
- 6.2.1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多元主体
- 6.2.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程序
- 6.2.3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
- 6.3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内核:推动价值共创
- 6.3.1 价值共创内涵
- 6.3.2 公共数据视域下的价值共创
- 6.4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
- 6.4.1 三大维度介绍
- 6.4.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
- 第7章 质量保障:公共数据的数据治理
- 7.1 公共数据治理
- 7.1.1 公共数据治理原则
- 7.1.2 公共数据治理面临挑战
- 7.2 公共数据的质量管理
- 7.2.1 数据质量的评估标准
- 7.2.2 公共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 7.2.3 公共数据质量管理内涵
- 7.3 公共数据治理流程: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
- 7.3.1 基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背景的公共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模型
- 7.3.2 公共数据治理路径
- 第8章 安全保障: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体系建设
- 8.1 公共数据的安全现状
- 8.1.1 公共数据估值困难,数据资产梳理和分类分级难度加大
- 8.1.2 公共数据涉及主体多样,数据安全风险责任划分难
- 8.1.3 公共数据具有较高敏感性,数据安全防护压力加大
- 8.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保障体系
- 8.2.1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组织体系
- 8.2.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制度体系
- 8.2.3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技术体系
- 8.2.4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监管体系
- 8.3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体系实践案例分析
- 8.3.1 上海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体系框架
- 8.3.2 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体系框架
- 第9章 智慧融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典型场景
- 9.1 医疗健康领域
- 9.1.1 优秀案例及成果
- 9.1.2 领域分析
- 9.2 交通运输领域
- 9.2.1 优秀案例及成果
- 9.2.2 领域分析
- 9.3 金融服务
- 9.3.1 优秀案例及成果
- 9.3.2 领域分析
- 9.4 其他领域
- 9.4.1 优秀案例及成果
- 9.4.2 领域分析
- 第10章 未来展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未来发展趋势
- 10.1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未来应用场景创新
- 10.1.1 多领域数据融合与创新
- 10.1.2 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
- 10.2 支撑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 10.2.1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 10.2.2 推动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 10.2.3 支撑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 10.3 公共数据价值共创的未来政策设计
- 10.3.1 政策引导:发展与规范并重
- 10.3.2 政策保障:安全与监管支撑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