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5次对话串起2500年西方哲学史,沉入表面之下,去探问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去世两千余年后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近现代的一些哲学家,我们也可以提出相似的问题。本书为回答此问题提供了开端。

回归哲学本质,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西方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阐述每位哲学家的研究进路、关注问题、遗留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开启进入西方哲学史及伟大心灵之门,去探究哲学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更重要的是,在哲学家清晰的描述中看到人类生活的多样和丰富,在想当然中看到问题所在,获得关于我们自身、想象力和可能性的理解,以及微末之事的拯救力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1 柏拉图 对话迈尔斯·伯恩耶特
  • 2 亚里士多德 对话玛莎·努斯鲍姆
  • 3 中世纪哲学 对话安东尼·肯尼
  • 4 笛卡尔 对话伯纳德·威廉斯
  • 5 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 对话安东尼·昆顿
  • 6 洛克与贝克莱 对话迈克尔·艾尔斯
  • 7 休谟 对话约翰·帕斯莫尔
  • 8 康德 对话杰弗里·沃诺克
  • 9 黑格尔与马克思 对话彼得·辛格
  • 10 叔本华 对话弗雷德里克·科普尔斯顿
  • 11 尼采 对话J. P. 斯特恩
  • 12 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代存在主义 对话休伯特·德雷福斯
  • 13 美国实用主义者 对话西德尼·摩根贝瑟
  • 14 弗雷格、罗素与现代逻辑 对话A.J.艾耶尔
  • 15 维特根斯坦 对话约翰·塞尔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