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24-05-26
发行日期
主编推荐语
《得到品控手册10.0》发布:扶我起来,我还能变!
内容简介
《得到品控手册》是“得到”员工自己使用的,用来搞定自己产品品质的工作指南。
八年10版,我们还在变。
和上一版相比,新增和修改的内容比例超过60%。
这一版的关键是“拥抱变化”。这里主要说其中三个:
1.品控线增加了。
结合过去一年的实践,我们的品控体系由“双线品控”升级为“三线品控”,即在“金线品控”“红线品控”之外,新增“效率品控”。
这意味着每条业务线不仅要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还要关注效率提升,确保每一环节都经得起严格的三重考验。
2.“含爱量”增加了。
“含爱量”就是工作中应用AI的比例。过去一年,我们已经有不少工作场景应用了AI。例如,你可以从《怎样通过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等新锦囊中,看到我们的最新实践。
3.使用方式增加了。
以前同事们要查找一个业务问题,如果记不住标题,至少要用关键词搜索,才能得到相关的锦囊。
现在,可以直接向基于AI的“品控手册助手”提问,不用提取关键词,就能获得所有相关的锦囊;不仅如此,“品控手册助手”还能将每一条锦囊的核心提炼出来。
如果你想体验“品控手册助手”,可以查看“版本更新说明”,获取体验方式。
目录
- 版本更新说明
- 怎么使用我
- 001 如何准确理解品控手册的作用?
- 002 怎样花式使用品控手册?
- 003 如果这里的锦囊都帮不上我,怎么办?
- 第一模块 得到公司
- “得到”想干什么
- 101 怎样准确高效地介绍“得到”这家公司?
- 102 我作为一名员工,如何理解“得到”的使命和愿景?
- 103 作为新人,如何快速理解“得到”的价值观?
- 104 怎样向一位新同事说明公司最重要的行为标准?
- 105 跟用户沟通时,怎样把控信息边界?
- “得到”的产品原则
- 106 如何全面理解“得到”的产品?
- 107 如何理解“得到”的产品生态?
- 108 如何快速了解“得到”的产品禁区?
- 109 产品经理怎样理解用户的诉求?
- 第二模块 金线品控
- 总则
- 内容产品品控
- 201 怎样解决品控时紧时松的问题?
- 202 怎样录制一个高品质的音频课程?
- 203 怎么评估业务要素研发是否合格?
- 204 怎么评价内容产品的品质?
- 线上产品通则
- 205 一款课程的研发需要考虑哪几个维度?
- 206 得到课程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 207 怎样在课程中表达观点?
- 208 怎样通过课程结构设计抓住用户注意力?
- 209 怎样在课程中使用素材?
- 210 如何判断一节课的内容已经足够好?
- 知识管理
- 211 怎样给萃取出的知识打标签?
- 212 怎样办好评稿会?
- 213 怎么让“我就随便问问”上的提问更好被回答?
- 214 得到黑话词典
- 产品分则
- 得到专栏/课程
- 215 编辑怎样做用户研究?
- 216 怎样结构一个通识类课程的大纲?
- 217 怎样搭建好前沿课的课程结构?
- 218 怎样判断一门课程能否立项?
- 219 课程立项后,主编怎样推动老师稳定生产?
- 220 怎样规划年度专栏的选题?
- 221 怎样理解发刊词和导论的区别?
- 222 怎样识别不合格的挑战?
- 223 怎样提问能帮助老师转换视角,讲好专业知识?
- 224 如何区别“专栏”和“课程”?
- 225 怎样在专栏中突出老师的个人风格?
- 226 怎样把好内容变成一个好产品?
- 227 怎样避免把科学类课程做成科普文?
- 228 企业知识萃取,怎样避免写成企业软文或表扬稿?
- 229 老师没有录制音频经验,怎么办?
- 230 怎样找到写Slogan的思路?
- 231 怎样设计课程详情页?
- 232 怎样判断一条留言该不该被精选?
- 233 怎样准备一门课程的上新运营?
- 234 运营一门新课,怎样为用户找到拿下它的利益点?
- 235 内容主编该怎样做好线上课程的热点运营?
- 236 运营一门课程,怎样用直播来拉近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 237 怎样给已完更课程找到运营支点?
- 238 年度专栏课程怎么防止用户跟丢?
- 239 新入职做内容主编,该怎样理解这个职位?
- 240 怎样理解内容主编的沟通能力不是“会聊天”?
- 241 有一些话表面看“无伤大雅很常见”,在“得到”的工作中有可能触雷?
- 得到学习圈
- 242 如何生产AI学习圈教程课?
- 得到听书
- 243 怎样向别人介绍“得到听书”?
- 244 “得到”的听书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 245 怎样快速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解读?
- 246 怎样采访原书作者,获取增量信息?
- 247 怎样写作商业管理类听书稿?
- 248 怎样解读一本学术专著?
- 249 怎样写作历史类听书稿?
- 250 怎样写文学类听书稿?
- 251 怎样成为一名听书专职作者?
- 252 怎样找到“得到听书”的内容运营思路?
- 253 如何探索听书业务的新产品?
- 得到电子书
- 254 怎样让新编辑快速掌握“得到电子书”的选书规则?
- 255 怎样与一家新的出版方达成合作?
- 256 怎样更好地维护与出版方的关系?
- 257 如何理解“得到电子书”排版工作的价值?
- 258 电子书上新时,怎样用最简洁的语言向用户推荐?
- 得到头条
- 259 《得到头条》怎样找选题?
- 260 怎样给新知写一个漂亮的结尾?
- 文明之旅
- 261 怎么选择《文明之旅》的节目选题?
- 得到图书
- 262 怎样生产一本“前途丛书”?
- 263 怎样打磨行业高手口头采访内容,使其满足出版要求?
- 264 怎样高效设计一次图书审读活动?
- 265 回收来的审读意见,编辑该怎样处理?
- 266 怎样与设计师沟通,让装帧设计效果更好?
- 267 怎样策划一场高质量的图书线下签售会?
- 268 怎样通过复盘会找到有效的新书营销方法?
- 269 怎样对接一位新作者,更有可能推进一个新的图书选题?
-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 270 如何理解跨年演讲的产品定位?
- 271 怎样保证跨年演讲的视觉识别性?
- 272 怎样保障主讲人的登台状态?
- 273 怎样控制演讲的节奏和进程,保证准点跨年?
- 274 怎样全面管理现场观众的观看体验?
- 275 怎样制造跨年演讲用户的线上参与感?
- 276 怎样选择跨年演讲的知识合作伙伴?
- 277 跨年演讲怎样与几十家、上千人的供应商协作?
- 278 怎样打造一场“得到”用户专属的嘉年华活动?
- 279 跨年演讲应该如何选择合作品牌,才能让传播1+1>2?
- 平台运营
- 280 哪些事情,是运营必须踩刹车的?
- 281 运营怎样用好“得到”的知识内容,为用户设置议题?
- 282 我们运营一个学习型社区,该注意什么?
- 283 如何做一场品牌联名活动?
- 第三模块 红线品控
- 红线品控
- 301 怎样理解红线品控的特点?
- 302 “得到听书”产品审核通关攻略
- 财务底线
- 303 业务和财务同事必须知道的财务红线
- 304 上线新产品前,需要回答哪些和系统相关的问题
- 法务底线
- 305 在“得到”生产知识产品时,你必须知道的五条法律知识
- 306 在“得到”工作,必须守住的法律边界是什么?
- 307 发现了一条盗版/侵权线索,怎么办?
- 308 如果接到投诉,被告知“得到”侵权了,怎么办?
- 309 AI时代,如何防范内容产品侵权?
- 附录
- 底线审议规则
- 审校工作规范
- 第四模块 效率品控
- 401 怎样通过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 402 AI配音还不完美时,怎么让声音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 403 通识课程文稿上线标准检查清单
- 404 专栏/课程录音棚检查清单
- 405 学习圈产品立项要素清单
- 406 听书产品上架检查清单
- 407 怎样梳理录制时的结构化问题清单?
- 408 《文明之旅》初稿交稿规范检查清单
- 409 怎样做外版书选题更高效?
- 410 怎样让作者按时交稿?
- 411 在下印前,怎样检查印刷文件才能高效找出错误?
- 412 一本新书的印量很大,怎样安排印制工作?
- 413 怎样准备得到App站内新书运营更高效?
- 414 怎样在外部渠道做营销更高效?
- 415 如何提升跨年演讲内容卡断的传播效率?
- 416 怎样辨别用户需求的优先级?
- 第五模块 奇怪的知识
- 501 “得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 502 如何在算法团队快速构建技术分享氛围,让大家都愿意当培训师?
- 503 如何在“得到”做一个有产品思维的算法工程师?
- 504 设计师如何对付老板奇怪的设计要求?
- 505 编辑如何编一本爱一本?
- 506 如何用好创始人进行外部协作?
- 507 新人怎样向高手请教问题?
- 508 遇到老板,要不要打招呼?
- 509 怎么跟公司创始人沟通工作?
- 510 技术同学怎么成为听书专职作者?
- 511 如何快速寻找外部协作老师?
- 512 一本书没看完又想看另一本,怎么办?
- 513 如何衡量自己写的文案是否有“情绪”?
- 514 怎么向比自己职级高的同事,表达感谢?
- 515 学习写稿时可以参考哪些内容?
- 516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花絮怎么写?
- 517 如何平衡内容的“高大上”和“接地气”?
- 518 怎么理解课程的建模?
- 519 得到公司内部会考虑用得到学分吗?
- 520 “练练”能帮我们做什么?
- 附录
- VI设计手册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得到图书
得到图书是思维造物旗下业务线,通过得到App独有的结构化生产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产品。产品线包括得到讲义,前途丛书、通才丛书、前沿报告、详谈丛书、方法丛书等,覆盖学科、职业、组织、人物、前沿课题等多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