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2千字
字数
202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探讨“中国式童年”文化内涵及其文学表达。
内容简介
作者融合文艺学、童年社会学、心理学、媒体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理论,阐释了“中国式童年”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分析了时间和空间维度下本土童年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意义,并从身体、游戏、伙伴、媒介、消费和历史六个维度揭示了原创儿童文学表达“中国式童年”的不同题材内容、审美路径。
关于当前的原创儿童文学,作者在肯定其繁茂景象的同时,也提出了题材内容集中、叙事方式单一、文化韵味寡淡等多重“隐忧”,由此阐明创作主体深入挖掘“中国式童年”的丰富文化内涵对于原创儿童文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书不仅是“中国式童年”这一学术概念的理论拓展与深化,也为原创儿童文学如何书写“中国式童年”提供了重要参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 第一章童年文化的内在结构及多重面相
- 第一节 文化与童年文化
- 一、“文化”释义
- 二、何谓童年文化
- 三、童年文化与成人文化
- 第二节 童年文化的内在结构
- 一、童年文化的内容呈现层
- 二、童年文化的符号表达层
- 三、童年文化的观念统摄层
- 第三节 童年文化的多重属性
- 一、童年文化的空间性
- 二、童年文化的时间性
- 三、童年文化的建构性
- 第二章“中国式童年”概观与童年文化审美书写
- 第一节 中国童年状况及其审美价值
- 一、新世纪中国童年状况概览
- 二、新世纪中国童年文化扫描
- 三、新世纪中国社会童年观变迁
- 第二节 童年文化价值与“中国式童年”审美化
- 一、何谓“中国式童年”
- 二、“中国式童年”的文学价值
- 三、“中国式童年”的审美路径
- 第三节 “中国式童年”与“中国童年精神”
- 一、“中国式童年”与原创儿童文学核心价值观构建
- 二、“中国式童年”审美价值取向:中国童年精神
- 第三章时间维度的“中国式童年”文学范型
- 第一节 “时间童年”与原创儿童文学童年书写
- 第二节 “忆态童年”及其文学意义
- 一、双重主题拓展童年记忆的宽度
- 二、交叉叙事体现童年生活的广度
- 三、情感回溯开掘童年体验的深度
- 四、形象塑造呈示了童年精神的高度
- 第三节 现实童年之双面镜像
- 一、当代都市童年的生活影像与现实投影
- 二、“实然童年”与“应然童年”的协奏
- 三、“本位”陷阱和审美误区:“时间童年”的庸俗化
- 第四节 未来童年的价值范式
- 第四章空间视域下“中国式童年”的内容嬗变
- 第一节 童年空间性及“中国式童年”空间内涵
- 第二节 新世纪童年变迁与乡村童年叙事
- 第三节 都市“空间童年”与儿童多维成长
- 第四节 边际童年的空间镜像
- 第五章“中国式童年”的“灵、肉”书写
- 第一节 童年身体内涵及其审美路径
- 一、人类身体与“童年身体文化”
- 二、童年身体文化构成及其审美内涵
- 三、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身体书写”概观
- 第二节 身体感知下的“日常化”生命书写
- 一、身体特征的符号化与儿童社会身份的确立
- 二、身体感知与儿童现实自我的发现
- 三、身体实践与儿童自我形象的建构
- 四、身体经验与儿童心灵世界的成长
- 第三节 身体成长与青春期“性意识”表达
- 一、《细米》:澄澈情感锻造顽劣乡村少年的成年礼
- 二、《舞蹈课》:身体苏醒开启青春期少女的情感地图
- 三、《纸人》:成长中的情感迷惘与身体渴望
- 第四节 身体想象与儿童生命主体性呈现
- 一、陈土:身体变异下的童年教育反思
- 二、莫跑跑:身体“奇遇”和异态成长
- 三、土生:身体消失与自我存在的确证
- 第六章“中国式童年”现实模态与虚拟图景
- 第一节 儿童游戏:童年空间文化现实表征
- 一、人类游戏的文化演进
- 二、儿童游戏与文学审美之关系
- 三、童年游戏文化与儿童文学游戏精神
- 第二节 游戏精神:童年游戏文化流动样态
- 第三节 童真·探索·幻想·创造:儿童文学游戏范型
- 一、“开皮豆快乐秘笈”系列:童年生活之“游戏效应”
- 二、“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童年生活“审美化”“游戏化”
- 三、《甜橙树》:童年梦幻的诗意表达
- 第四节 游戏:虚拟衍生与现实复归
- 一、“纸上网游”:再造幻想之门
- 二、《QQ情缘》与网络世界的青春梦
- 三、《孤单的少校》:回归现实的游戏创造
- 第七章“中国式童年”社会建构及互动表达
- 第一节 伙伴文化:童年空间文化的“阐释性再构”
- 一、何谓童年伙伴文化
- 二、童年伙伴文化的现实基础
- 三、童年伙伴文化的核心主题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童年伙伴文化生成路径
- 一、自我意识激活童年伙伴文化灵性
- 二、集体游戏释放童年伙伴文化动能
- 三、家庭文化确立童年伙伴文化方向
- 四、学校文化丰富童年伙伴文化路径
- 五、媒介文化助力童年伙伴文化转型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童年伙伴文化概览
- 一、同伴接纳和“友情分享”
- 二、自发交往与自为主导
- 三、网络交往与社会参与
- 四、性别分化与异性交往
- 第四节 伙伴童年:原创儿童文学“伙伴”形象塑造
- 一、《戴小桥全传》:都市儿童的快意时光
- 二、《少年陀螺王》:童年伙伴文化的乡土表达
- 第八章新媒介语境下“中国式童年”审美镜像
- 第一节 媒介童年何以成为文化存在
- 一、媒介与媒介文化
- 二、媒介与童年发展
- 第二节 新媒介时代的童年文化镜像
- 一、“媒介异化”对于童年的影响
- 二、新媒介语境下,童年文化之重构路径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童年媒介文化概观
- 一、新世纪中国少年儿童媒介接受状况
- 二、新媒介时代,童年媒介文化该如何优化、重构?
- 三、强化家庭文化教育,夯实童年媒介素养
- 第四节 新媒介文化语境中的原创儿童文学
- 一、新媒介对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影响
- 二、新媒介时代原创儿童文学的现实症候
- 三、新媒介时代原创儿童文学未来发展趋向
- 第九章“中国式童年”消费景观与文学幻象
-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童年文化镜像
- 一、从“控制”到“顺应”:消费促发成人社会儿童观变化
- 二、从“被动”到“主动”:消费推动儿童群体主体性凸显
- 三、从“蒙养”到“投资”:消费导致童年文化价值观转型
- 四、从“纯真”到“世俗”:消费蛊惑童年精神商品性异化
- 五、从“真实”到“悬置”:消费导致儿童游戏和权力体验的双重幻化
- 第二节 消费语境下的当代童年基本特征
- 一、儿童形象的成人化
- 二、童年体验的商品化
- 三、童年消费的审美化
- 四、童年精神的世俗化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式童年”消费文化面面观
- 一、压岁钱与零花钱:儿童财富的主要“开源”路径
- 二、数码产品和网络支付:童年消费文化的新动态
- 三、“协商”“代理”“自决”:新世纪童年消费“三管齐下”
- 四、“多重影响”:新世纪中国童年消费的网状结构
- 第四节 童年消费文化与原创儿童文学发展
- 一、童年消费内容丰富原创儿童文学题材结构
- 二、童年消费形式浸润原创儿童文学语言表达
- 三、童年消费类型营造原创儿童文学出版格局
- 四、童年消费观念塑型原创儿童文学审美取向
- 五、童年消费状况制衡原创儿童文学文化生态
- 第十章“中国式童年”百年生命叠印与历史重构
- 第一节 童年史构成及其文学审美维度
- 一、童年史的学术进程与观念建构
- 二、童年史之内涵构成与文化意义
- 三、历史经纬中的“中国式童年”镜像
- 四、“童年史”视域下的原创儿童文学“历史书写”范式
- 第二节 个体视域下的“中国式童年”历史表征
- 一、“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中国式童年”的“多棱镜”
- 二、《访问童年》:时间维度的童年比照
- 三、“童年中国书系”:时空交错的童年文化图谱
- 第三节 “5个8岁”系列:生活化的“历史童年”
- 第四节 原创儿童文学“战争童年”书写新面相
- 一、“边界伦理”视域下的“战争童年”
- 二、战争童年的“微”与“著”、“轻”和“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接力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青少年读物的出版机构。年均出版图书400余种,2015年接力出版社图书销售码洋突破6亿元。26年来,连续八届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有近500种图书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