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0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六个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内容简介
六个认同教育,即:对祖国认同教育、对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教育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教育。 本书提出六个认同教育的主旨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本书认为六个认同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本书将“六个认同”教育与高校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认为六个认同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 目录
- 第一章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社会心态
- 第一节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社会心态的健全
-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文化解释
- 第三节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实质和秩序
- 第四节 重视和加强国家认同教育中的心态教育
- 第二章 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
- 第一节 国家认同的话语构建
- 第二节 “初级群体”“国家群体”“文化适应”
- 第三节 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人类生命体本源研究
- 第三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与高校育人
- 第一节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 第一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
- 第二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 第三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育人
- 第五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中的祖国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国家观培养
- 第一节 高校的祖国认同教育
- 第二节 人才培养与国家观
- 第三节 高校祖国认同教育与大学生国家观的培养
- 第六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民族理论培养
- 第一节 高校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 第三节 人才培养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第四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第七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
- 第一节 高校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第三节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培养
- 第八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与大学生道路自信培养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 第三节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培养
- 第九章 高校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认同教育与大学生制度自信培养
- 第一节 高校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认同教育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第三节 高校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教育与大学生制度自信培养
- 第十章 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理论自信培养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
- 第三节 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理论自信培养
- 第十一章 高校国家认同教育应该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 第一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三观”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 第三节 国家认同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 第十二章 道德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 第一节 道德释义
- 第二节 社会公德建设背景下法德结合的参与型建设者
- 第三节 道德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表现
- 第三节 道德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构建
- 第十三章 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