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92千字
字数
2017-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企业人类学实现研究范式转变,助力中国企业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入选社科院创新工程资助项目。企业人类学引入“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不再是个案式地研究企业,而是从市场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整体性视角,探讨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社会结构性因素。在国内外一大批学者80多年的持续探索基础上,最近几年企业人类学已经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许多开拓性探索,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意味着人类学发展的局部突破,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作为一个国际性学科,企业人类学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人类学的通道。从这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来看,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使其成为了企业人类学创新发展之地。中国学者应该可以基于本土的调查思考,提出本土的企业人类学新理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目录
- 导论 国内外理论综述与本书的分析框架
- 一 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主要观点和争论
- 二 关于社会关系、资源配置与企业发展的有关研究评述
- 三 本书的分析框架:从社会结构角度,把握经济行为
- 第一章 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企业人类学的新探索
- 第一节 企业人类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
- 第二节 企业人类学:应用研究和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企业人类学的最新学术活动及其研究动向
- 第四节 企业人类学的最近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
- 第五节 企业人类学:学科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 第二章 企业人类学的新范式:对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索
- 第一节 观察经济社会转型的三大方面:新一轮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
- 第二节“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
- 第三节“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
- 第四节 对“伞式”关系和“蜂窝式”关系发展趋势的分析
- 第三章 人类学的新课题:从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食品工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 第三节 新一轮产业转移与中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人类学视角下的城市转型: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
- 第一节“自下而上”的视角:对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的分析
- 第二节“自上而下”的视角:对城市竞争力、老商街、老字号的分析
- 第五章 民族产业的典型代表——“老字号”企业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中华民族之代表企业——“老字号”的研究现状、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是否都“富不过三代”:对“老字号”长寿秘籍的分析
- 第三节“老字号”企业的盛典性“事件营销”:以上海杏花楼为例
- 第四节 中国“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六章 人类学的新视角:对“经济文化类型”变迁的思考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城市移民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的转变
- 第二节 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民族企业与民族企业家的作用
- 结语 企业人类学——人类学第四次革命对中国的意义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