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4千字
字数
202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阐释了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与现代诗歌形式变革的关系。
内容简介
现代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多方位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传播与形式特征,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区别于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
本书从考察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的历史语境入手,系统地探讨了现代诗歌人称代词入诗的基本特性、形态功能、生成机制。
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中不同语法功能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诗歌表达策略的多样化。现代人称代词的大量入诗促成了诗歌散文化句式的形成与扩充,影响了自由体诗体的建构。
古文和歌谣中人称的常见用法为现代诗歌中人称代词的运用提供了历史参照,“五四”白话新诗对西方诗学及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词汇与语法体系的自觉接受及有意模仿,带来了诗歌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基金
- 总序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 二 人称代词与汉语诗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性质
- 一 人称代词的词类属性
- 二 人称代词的主体性与对话性
- 三 人称代词的“现代性”与“诗性”
- 第二节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
- 一 人称代词在古代诗歌中显隐模式的转变
- 二 现代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形成与确立
- 三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词汇来源
- 第三节 人称代词大量入诗的现代语境
- 一 政治思想变革引起个人意识的凸显
- 二 科学主义思潮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
- 三 语言文化运动的兴起成为重要契机
-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形态
- 第一节 现代诗歌抒情人称基本形态
- 一 “我”:主体性诉求
- 二 “你”:对话性的生成
- 三 “他/她/它”:他者视角的观照
- 第二节 现代诗歌人称话语的变奏
- 一 单复数人称的切换
- 二 人称的混杂
- 三 人称的借用
- 第三节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语法阐释与表达策略
- 一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语法占位
- 二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与现代标点的结合
- 三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表达策略
-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人称代词的功能
- 第一节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风格变异
- 一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抒情模式的个性化
- 二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客观写实的叙事化
- 三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的复义思辨倾向
- 第二节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形式变革
- 一 人称代词对现代诗歌散文化句式的促成
- 二 人称代词对现代诗歌新诗体的建构
- 三 人称代词对现代诗歌音节节奏的影响
- 第三节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表意审美功能
- 一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诗思建构
- 二 人称代词与现代诗歌审美功能转向
- 第四章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机制的传承与变革
- 第一节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与古代人称称谓
- 一 现代诗歌对古代民歌人称称谓的借鉴
- 二 现代诗歌对古文人称的承袭与改造
- 第二节 现代诗歌人称代词与西方人称代词
- 一 西方诗学对现代诗歌人称的促进生成
- 二 现代诗歌对西方诗歌人称的借鉴与变革
- 第五章 现代写实主义诗歌中的人称代词
- 第一节 白话新诗派对现代人称词汇体系的构建
- 一 对“吾”“我”等第一人称词汇的探讨
- 二 对“尔”“汝”等第二人称词汇的探讨
- 三 对“之”“其”等第三人称词汇的探讨以及现代新词汇的创建
- 第二节 白话新诗派对现代人称代词的创作实践
- 一 人称代词在白话新诗派创作中的形态体现
- 二 人称代词在白话新诗派创作中的话语表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