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

内容简介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
  • 王致诚的信
  • 百年建园
  • 凋零的夏宫
  • 西洋楼
  • 慢慢倒下的废墟
  • 铜版画
  • 恩斯特·奥尔末
  • 柏石曼和滕固
  • 后来
  • 稀世影像的迭代传奇
  • 稀世影像文物重新问世
  • 玻璃底片的时光之旅
  • 触及民族灵魂的深处
  • 珍贵圆明园文物永留中国
  • 圆明园的记忆
  • “圆明园的收入”
  • “对于异族文化之容受性”
  • “圆明园注定要灭亡”
  • 奥尔末的记录
  • 近代化的侧影
  • “它将永远留在中国”
  • 印象
  • 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
  • 记忆
  • 刘宝
  • 我的母亲
  • 回眸
  • 难忘毓文
  • 初进校园
  • 几位师长
  • 民主与自治
  • 人物
  •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 一、沈翔云留学日本的准确时间
  • 二、沈翔云批驳张之洞
  • 三、沈翔云与孙中山的短暂接触
  • 四、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 五、沈翔云掩护袁克文
  • 六、袁克文眼中的宋教仁案
  • 七、沈翔云的人生末路
  • 韩复榘其人
  • 在军阀征战中屡立战功
  • 坐拥一方的“土皇帝”
  • 不战而逃遭枪决
  • 亦文亦武非草莽
  • 澄清吏治,绥靖地方
  • 共事何思源,礼遇梁漱溟
  • 身为省主席,不改草莽本色
  • 草菅人命的“青天”
  • 胡适的家教
  • 雏凤清于老凤声
  • 风物
  • 那方水土
  • 文事
  • 我的一本《涉江词》
  • 何满子与我父亲的交谊
  • 文本
  • 万里修书只为“婚”
  • 一位十级干部的住房报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废墟之上:一个文明的自省与重生

    本期《温故》特稿,讲圆明园影像的故事,这座 1724 年开始不断修建的皇家夏宫,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历时五年,由如意馆画师伊兰泰起稿,造办处奉旨制作,清内府刊刻完成了《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一套共计二十幅,为盛时的圆明园留下了一份最接近原貌的图像数据。可惜的是虽然摄影术诞生 3 年后的 1842 年就来到中国,但直到圆明园被焚毁 12 年后的 1873 年任职于北京海关的恩斯特・奥尔末才为还残留的圆明园西洋楼留下 12 幅摄影影像,本刊讲述了这 12 幅玻璃底片的故事。西方在二战后,面对特别是德国,面对残垣废墟,将标志性建筑都进行了复建,以中国现在的国力要想复原圆明园并不是难事,但我们绝不会抹去历史印记,奥林匹克公园里新落成的党史展览馆以《南京条约》开篇,在当代中国的精神版图上,圆明园的废墟与党史馆的展柜,共同构成了民族记忆的双螺旋结构。最近因为懂王的反转,网上吹什么 S3 赛季,聊的都是选边站队找靠山,但只要认真学习党史,1927 年上海街头共产党人的鲜血还未干涸,莫斯科郊外共产国际总部就传来脱离实际的指令;当皖南事变中九千新四军的热血染红茂林修竹时,重庆谈判桌上的茶盏还留着温度。从陈独秀 "要枪杆子" 的顿悟,到毛泽东 "星星之火" 的洞见,独立自主从来不是选择,而是用同志鲜血写就的生存法则。朝鲜战争期间中苏军械交接清单上的每一支莫辛纳甘步枪,都标注着战略自主的代价;最近英国首相谈到当年的 “租借法案” 痛惜被美利坚敲光了祖产,当很多人幻想美丽新世界时,可曾想到 “三大恨”,经过那么多教训,独立自主刻进中国人的骨子里,从井冈山走到现在,每一次重大胜利,全部靠的是自己,长征如此,抗战如此,抗美援朝如此,两弹一星如此…… 记住:中国自己就是阵营天花板,爱加入就加入,不加入就拉倒,反正我们一定是最后赢的那个,这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
      2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