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胡奇光教授的代表作,此次修订再版,除对引文仔细核校外,复融入作者新的思考与看法,对部分内容有所增订。

内容简介

全书以时代为线索,从小学与名学、哲学,与经学,与佛学,与诗学、词曲学,与考据学的互动关系中,简明扼要地展现小学自身发展演变的历程。

通过史实的叙述,突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说,展示汉语言文字研究的新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訂本前言
  • 緒論
  • 一、“小學”涵義的演變
  • 二、小學的基本内容
  • 三、小學傳統的特點
  • 四、小學歷史的分期
  • 第一章 小學的發端——先秦時代
  • 一、古人關於文字起源的討論
  • 二、孔子“定名分”與墨子“正名字”
  • 三、《墨經》的語文符號論
  • 四、名實之争與荀子《正名篇》
  • 五、古書訓詁的萌芽
  • 第二章 小學的創立——兩漢時代
  • 一、“書同文”與字書的出現
  • 二、小學因古文經學以立
  • 三、訓詁書之祖《爾雅》
  • 四、《禮記》裏的社會方言
  • 五、揚雄奠定小學的基礎
  • 六、許慎《説文》是文字學寶典
  • 七、鄭玄研究小學的方向
  • 八、《釋名》開探索語源之先河
  • 第三章 小學的發展——六朝隋唐時代
  • 一、言意之辯由玄學及文學
  • 二、從俗字書到字樣學
  • 三、孫炎反切與梵文拼音學理
  • 四、四聲·平仄·詩律
  • 五、《切韻》與南北讀書音的統一
  • 六、守温字母與等韻源流
  • 七、從儒家義書到佛家義書
  • 第四章 小學的轉折——宋元明時代
  • 一、與近代白話文學相適應的語言觀
  • 二、由《廣韻》進而探求古音
  • 三、《中原音韻》是普通話音系的歷史源頭
  • 四、古文字、六書學與民族文字的創制
  • 五、從“右文説”到《通雅》
  • 六、文章作法裏的語法觀念
  • 第五章 小學的終結——清代
  • 一、由音韻文字通經子百家
  • 二、古音學的發明:從顧炎武到章太炎
  • 三、戴震與詞源研究的演進
  • 四、以段玉裁爲代表的文字學研究
  • 五、以王念孫父子爲代表的訓詁學研究
  • 六、阮元論語言與文化
  • 七、姓氏、稱謂、避諱
  • 八、方言俗語的“尋源”
  • 九、虚字·辭例·《馬氏文通》
  • 十、小學後殿孫詒讓與古文字學
  • 結語 奔向現代的語文新潮
  • 初版後記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