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进路,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从关系认知、“史补”观念、传“奇”书写、“春秋笔法”四方面入手,探讨它们各自生成的“史传”渊源及内涵变迁。在思路上既注意把握两者的“家族相似性”,又注意阐释两者的本质区别。同时,概念的建立与使用,也是试图努力追求的境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唐前:“外乘”与“实录”
  • 第二节 唐时:“传奇”与“虚构”
  • 第三节 宋元以降:突破史统,设立边界
  • 第二章 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的生成及其内涵变迁
  • 第一节 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生成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文言小说“史补”观念的内涵变迁
  • 第三节 白话小说“史补”观念的生成及其内涵变迁
  • 第四节 “史补”与“情补”
  • 第三章 古代小说传“奇”的史传渊源及其内涵变迁
  • 第一节 史传的“奇笔”与“奇意”
  • 第二节 古代小说传“奇”本质的生成及其价值确立
  • 第三节 古代小说传“奇”内涵的历史变迁
  • 第四章 古代小说叙事的《春秋》渊源及其文体异态
  • 第一节 以“事”见“义”的叙事目的
  • 第二节 以“义”为断的叙事伦理
  • 第三节 直书其事的见“义”法则
  • 第四节 尚“简”用“晦”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生活之虚构与现实的尺度把握上,老祖宗比现代人清醒得太多|发现唐传奇之九

    但凡一件事能勾起好奇心,只要持续地投入时间和脑力,认知必然能从朦胧到清晰。爱情是如此,读书也是如此,火热的爱情必然面临激情退却后的理智,一如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唐传奇在我眼里越来越没有神秘感,曾经读到的那些虚幻奇诡想象,早已渐渐重叠到一个现实而具体的时(唐)空(长安)里,我已然能够像唐人一般,对那些志怪异闻泯然处之。读到这本书,恰如其分地与我此时节奏契合。
     
    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是史传(zhuan)文学,如何把这个定论写出自己的观点,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作者在本书中显示出的勇气给我诸多启发,他 / 她创造了一批专业术语来描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 “奇笔”、“奇意”、“述‘奇’”、“载‘奇’”、“尚‘奇’”、“奇节懿行”、“才奇”…… 仿佛不把 “奇” 字言尽,便不足以说清小说是如何从史传文学演变为传奇再演变成话本小说的逻辑。
     
    在程毅中和李剑国两位先生的著作中,已能见到绝大部分学术界对唐传奇的共识,这和许多知识领域一样,80% 乃至 90% 知识点都属于共识或通识,真正决定研究深度的高阶认知,往往只有 10-20%。因此,如何讲清楚史传文学的一支 “史补” 向 “传奇” 演变,就构成作者在本书中选取的那 10%。
     
    在唐代,史官史学家创作传奇最典型的有四位,沈既济、李公佐和沈亚之三人皆有代表性的单篇传奇,沈既济的《任氏传》和《枕中记》均为唐传奇的划时代标志,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庐江冯媪传》、《谢小娥传》和沈亚之的《异梦录》、《湘中怨解》、《感异记》、《秦梦记》,都是唐传奇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不仅这三位,更早期创作《游仙窟》的张鷟写了史补性质的《朝野佥载》,同时代的李肇撰《唐国史补》中屡见传奇性质如王积薪的故事,晚些时期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开篇即论及唐初史料,私人著史、史官史补及传奇与史补并行的例子,在唐传奇作者身上比比皆是。
     
    也是直到此时,一直在我心头那个疑问才有了最确切地答案 —— 自唐书开始至宋代,官修文献尽可能地搜尽唐传奇及唐人笔记,根本原因实乃将传奇文视作重要的史补文献,而不是一一般的文学作品。这种务求不敢遗漏的特殊地位,比起宋代文学标志的宋词而言,显然尊贵得多了。
     
    作者在书中引述《古今奇观序》作者笑花主人言 “小说者,正史之余也”,这一句切实地道出了传奇的真正地位。在这个逻辑下,“春秋笔法” 就成了从唐传奇到明清话本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写作体系。进一步地,将作者观点概括起来,本书中心思想就是古代小说创作的 “一个框架两种手法”,即古代小说在遵循史传文学、以 “史补” 为创作目标的框架内,运用 “传奇” 手法和 “见义” 手法,实现小说审美功能与史补功能的平衡。
     
    这个观点很单一,不过与我所使用的涉及唐传奇其他著作相比,胜在好用。
     
    在《唐代传奇研究》一书中,介绍了唐传奇的三种分类方法,仅有第三种方法将唐传奇分为 “杂传体” 和 “杂记体”,而两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裴铏《传奇》、袁郊《甘泽谣》、皇甫枚《三小小牍》同段成式《酉阳杂俎》的区别。但在我看来,即使是这种分类不能解释清楚志怪异闻被载入史书的缘故;
    在《唐代小说史》一书中,全面展示了唐传奇的流变脉络,程毅中先生虽然既叙述了沈既济等人的史官史家身份,并且专门辟有 “小说化的传记、杂史” 一章介绍传奇与杂传之间的密切关系,却毕竟不像本书,通篇几乎只说明了这一个问题;
    在《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三卷中,几乎囊括了最全面的唐传奇及作者各类史料文献信息,不过李剑国先生的重心似乎主要在于阐明传奇作为一种文体的发展与进化细节,虽同样涉及与程毅中先生包含的内容,相比之下还是不如本书在这一个问题上讲得详细;
    至于《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道教与唐代文学》三本书,则是大量直接引用唐传奇作为三个课题的史料素材,并不涉及所引用唐传奇各篇中信息的验证和考据,而是直接拿来即用,这恰是典型对待史籍文献的做法。等于,印证了唐传奇的 “史补” 性质和史传文学基因。
     
    由此来看,一本书自不必追求全面覆盖,能够把一个主题做透,便已经是不小的贡献。如果我要写一篇唐传奇论文,这种写作方法就十分值得学习。
     
    既然如此,说回到开头我从书中获得的启发,我现在已能完全接受生活在唐长安的人们会相信这就是生活的大部分现实 ——
    街上路过我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两个,他们是狐妖(《任氏传》);
    神仙会在下一个酒家不经意地出现、拿出一个法器把人带到另一个时空(《枕中记》、《南柯太守传》);
    晚上如果天色将晚,即便不出坊门、走在街上,要担心会撞见冥使或鬼怪(《冥报记》、《东阳夜怪录》、《庐江冯媪传》);
    平康里的妓女虽然善于逢场作戏,但是她们的确愿意遇见良心、托付终身、乃至付出生命代价(《李娃传》、《霍小玉》、《柳氏传》、《杨倡传》);
    我要相信因果报应,不论是佛教阿鼻地狱,还是道教的阎罗殿,许下的诺言不要轻易毁弃、干了坏事绝大概率会被复仇(《古镜记》、《霍小玉传》、《莺莺传》、《谢小娥传》、《周秦行纪》);
    当然,结了婚姻的女人除非已经离婚,不要去撩,女人自己也不要红杏出墙,千万不要相信男人的爱慕鬼话,否则女人大概率会死得很惨(《冯燕传》、《步非烟》);
    此外,这个时代还是好人一生平安的时代,多做好事肯定被神仙想方设法报答(《柳毅传》、《张老》);
    平时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入梦的机会,在梦里不仅会飞黄腾达、可以云游四海,还会遇见神仙和大咖(《秦梦记》、《三梦记》、《异梦录》);
    还有,绝不能忘了要做一个 “YES-MAN”,积极地对所有不期而遇的人和事说 “YES”,好姻缘特别容易在这种时候出现哦(《定婚店》)……
     
    这些便是唐长安居民的 “日常”,我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唐长安才在两个多世纪内一直是西方和东洋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吧。反正,不平凡的生活主要都靠想象,能把唐长安的平凡日子变成不平凡的传奇,这不就是 1400 年前的魔都吗?
     
    已经是魔都了,选择相信虚拟幻境或所谓现实,其实唐长安居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 “真实的长安” 历史。

      转发
      1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