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刘述先先生作品集。

内容简介

刘述先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著名哲学家与哲学史家,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新儒学思想自成体系,鸿博精深。刘先生注重发掘蕴涵于儒学中的超越精神,突出儒学的宗教性意蕴;面对日益分崩离析的现代哲学,他反其道而行之,主张一种分化之后的“全观”;通过对“理一分殊”的现代阐释,着力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一元与多元、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刘述先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刘述先文集》的出版,将极大地嘉惠学林,为学界或社会其他人士全面把握刘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便利。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语意学与文学欣赏(第一卷)
  • 总序
  • 语意学与真理
  • 自序
  • 关于语意学在哲学上的意义的一个探究
  • 语意学与哲学
  • 逻辑、语意学、科学方法论
  • 论科学方法
  •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在人间世界之定位
  • 相对主义与相对论——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理论效果之研究
  • 逻辑实证论试评
  • 卡西勒论科学
  • 附录:逻辑的效用
  • 文学欣赏的灵魂
  • 台新版序
  • 再版序
  • 序言: 人性的光辉
  • 堂吉 德的时代意义
  • 古典希腊神话文学的起源与其意蕴
  • 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精神与歌德的《浮士德》
  • 左拉的作品及其自然主义
  • 屠格涅夫《罗亭》与写实的真□
  • 《复活》和托尔斯泰的艺术
  • 纪德的《那喀索斯解说》和西洋哲学中的二分思想形态
  • 莎翁的人生观
  • 狄更斯作品的人性和人情味
  • 哈代的定命主义哲学观和他的悲剧文学
  • 屠格涅夫《父与子》的分析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观念
  • 纪德的《窄门》和《田园交响乐》
  • 施笃姆《茵梦湖》流露的人生意趣与生命情调
  • 雷马克和战乱中的最后一点人性
  • 《红楼梦》的境界与价值
  • 高尔斯华绥《苹果树》的诱惑
  • 劳伦斯作品放射的异端生命光辉
  • 杰克·伦敦反文明的《荒野的呼唤》
  • 苍凉凝重的北欧神话含藏的悲剧意境
  • 附录: 索尔仁尼琴短篇小说与散文诗
  • 自跋
  • 马尔罗与中国
  • 马尔罗这个人,他的作品与中国
  • 文化哲学的试探
  • 文化哲学的试探
  • 重印自序
  • 序言
  • 第一章 斯宾格勒的文化哲学观
  • 第二章 卡西勒的文化哲学观
  • 第三章 未来文化哲学理论建构的方向
  • 文化与哲学的探索
  • 自序
  • 第一部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
  • 第二部 比较哲学信息的追寻
  • 第三部 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探索
  • 朱子理学与黄宗羲心学
  •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增订三版序
  • 增订版序
  • 自序
  • 第一部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部 朱子哲学思想的完成
  • 第三部 朱子的历史地位及其思想之现代意义
  • 附录
  • 黄宗羲心学的定位
  • 自序
  • 绪言
  • 第一章 黄宗□对于□山思想的继承
  • 第二章 黄宗□对于阳明思想的简择
  • 第三章 黄宗□对于朱子思想的批评
  • 第四章 黄宗□心学的定位
  • 第五章 黄宗□《明儒学案》义理的解析
  • 第六章 黄宗□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 生命情调的抉择
  • 生命情调的抉择
  • 重印自序
  • 自序
  • 中国哲学的未来
  • 中国史学与哲学的研究
  • 儒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 儒家伦理哲学的现代意义
  • 儒家宗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 儒家生命情调的抉择
  • 哲学与时代
  • 理想与现实
  • 海外中华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与再造
  • 关于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兼论有关留学生的诸问题
  • 凯萨林论中国
  • 李约瑟的《四海之内》
  • 罗素《中国问题》再版读后
  • 中国哲学与现代化
  • 自序
  • 从哲学的观点看中国的现代化
  • 重建中国哲学在未来的方向
  • 时代与哲学
  •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
  • 从哲学的观点漫谈有关现代心理学的一些问题
  • 人生中的认同问题
  • 高风亮节忆哲人
  • 怀念徐高阮先生
  • 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
  • 自序
  • 第一章 20世纪科学哲学的评价
  • 第二章 走向一般文化哲学的一条线索——宗教现象学问题的举证
  • 第三章 建立意义哲学的新方法论基础
  • 第四章 东西哲学的形而上学意境
  • 第五章 文化历史与真理
  • 第六章 东西差异心态的比较与评价
  • 第七章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第八章 现代哲学的定位
  • 中西哲学论文集(第五卷)
  • 中西哲学论文集
  • 自序
  • 第一部 传统思想的开拓
  • 第二部 西方思想的追寻
  • 第三部 系统哲学的探索
  • 附录
  • 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
  • 第一部 大陆的反思
  • 第二部 海外的质疑
  • 第三部 转化的方向
  • 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 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 自序
  • 第一部 由世变看价值重构的方向
  • 第二部 对于传统的创造性的再阐释
  • 第三部 世界文化的观摩比较
  • 附录
  • 当代中国哲学论:人物篇
  • “新亚人文丛书”总序
  • 自序
  • 引言
  • 胡适(1891—1962)
  • 冯友兰(1 895—1 990)
  • 熊十力(1885—1968)
  • 牟宗三(1 909—1 995)
  • 当代中国哲学论:问题篇
  • 自序
  • 引言
  • 对于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
  • 宗教传统与现代化
  • 儒家心性论的反思
  • 有关儒家思想的争议
  • 儒学与未来世界
  • 哲学思考漫步(第七卷)
  • 哲学思考漫步
  • 自3序
  • 辑一 对于西方思潮的回应
  • 辑二 对于中国传统与问题的反思
  • 辑三 对于现代知识与社会问题的回应
  • 辑四 《周易》的功能统一观
  • 辑五 传统智慧的阐释
  • 永恒与现在
  • 自序
  • 辑一 儒学与世界的未来
  • 辑二 传统的再阐释
  • 辑三 报纸短论
  • 辑四 体会与访谈
  • 辑五 香港的政治、教育与文化
  • 新儒学的开展
  • 王序
  • 1949年以前的新儒学
  • 港台的新儒学
  • 全球伦理与文明对话
  • 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
  • 自序
  • 儒家传统义理之阐释
  • 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
  •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 对话时代来临
  • 宗教信仰与世界和平
  • 世界伦理与文化差异
  • 起草《世界伦理宣言》的波折——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剪影
  • 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
  • 宗教情怀与世界伦理——以斯威德勒为例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亚伯拉罕信仰为重点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 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
  • “理一分殊”的规约原则与道德伦理重建之方向
  • 世界伦理与传媒操守
  • 儒学的复兴
  • 自序
  • 学思历程、专访与演讲
  •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轨迹与展望
  •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 文化与教育的关注
  • 西方思想的吸纳
  • 学术的分歧与论辩
  • 儒学典范的重构与诠释
  • 现代新儒学之省察论集
  • 自序
  • 论当代新儒家的转型与展望
  • 作为世界哲学的儒学:对于波士顿儒家的回应
  • 异与同:由一个比较观点论世界伦理之可行性
  • “理一分殊”与道德重建
  • 全球(世界)伦理、宗教对话与道德教育
  • 全球伦理与台湾本土化
  • 从中心到边缘:当代新儒学的历史处境与文化理想
  • 现代新儒学研究之省察
  • 港、台新儒家与经典□释
  • 有关宋明儒三系说问题的再反思——兼论张载在北宋儒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 从发展观点看《周易》时间哲学与历史哲学之形成
  • 方东美传
  • 方东美哲学与当代新儒家思想互动可能性之探究
  • 哲学分析与□释:方法的反省
  • “理一分殊”与文化重建——刘述先教授访谈录
  • 儒家哲学的典范重构与诠释
  • 自序
  • 当代新儒家义理的阐发与拓展
  • 宋代理学的精神传统(以朱子为中心)与我的学术渊源
  • 附录
  • 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第十卷)
  • 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
  • 传统与现代的探索——迎刘述先教授来新亚书院讲学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先秦儒学
  • 第二部分 宋(元)明儒学
  • 第三部分 现代新儒学
  • 附录 论“回环”的必要与重要性
  • 后记
  • 传统与现代的探索
  • 再版序
  • 自序
  • 我的家庭背景
  • 在台湾求学的生涯
  • 东海教书六年的经验
  • 南伊大留学与教学的经历
  • 我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 回顾与前瞻
  • 散篇
  • 先父刘静窗先生与熊十力先生在晚岁通信论学与交游的经过
  • 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为中心
  • 犹太教与新儒家
  • “理一分殊”与全球在地化
  • 黄宗□心学的定位重探
  • 基督宗教的人观与我观对华人的意义
  • 张载在宋代理学的地位重探
  • 对全球在地化问题的反思与响应
  • 儒学要如何拓展以面对当前文明陷落的危机与困境
  • 谈牟宗三先生的几个面相
  • 附录一 刘述先先生中文论著编年
  • 附录二 刘述先先生的学术贡献
  • 编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