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6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你对人生所有的不确定性恐慌,从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你想选择怎样一种人生?这是一个有趣的发问。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选定的生活愿景往往难以实现,却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我们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我们有意或无意中做的事情,会阻挠自己而不是促进成功。摆脱这种状态,第一步是要改变认知。在本书中,梅尔·施瓦茨提供了一种变革性的认知方式,帮助我们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近代科学曾使我们拓宽认知边界,但它也用一套世界观束缚了每个人。17世纪以来,宇宙被描绘成机械时钟,我们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个体。量子力学诞生后重新解释了世界:在量子时代,宇宙充满无限潜能,万物连通,共同参与塑造整体。这种全新的认知观鼓励我们摆脱旧有的局限,拥抱不确定性带来的无限潜能。
书中讲述了3个核心理念——不可分割性、不确定性和潜能。从这3个理念延伸出更多生活法则,比如理解量子纠缠,重新获得与自我、与他人的连通感;透过波粒二象性发现无限潜能,在量子波塌缩的一刻给自己更多选择;从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跃升到量子思维;从“存在”到“成为”,参与对现实的营造,自我赋能,从而掌控真正想要的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量子世界观的应许
- 重新思考现实
- 第2章 为什么需要拥抱不确定性
- 确定性引发焦虑
- 确定性的破灭
- 害怕做出错误选择
- 我将成为谁?
- 驾驭变化的潮流
- 第3章 找回失去的潜力
- 回归纯粹的潜力
- 释放过去
- 第4章 在不可分割的参与式宇宙中紧密相连
- 量子纠缠意味着什么
- 错过大图景
- 我们参与整体的创造
- 看透整体引发共情
- 合作的价值:在整体中扮演独特的角色
- 第5章 成为思想的主人
- 思想的力量
- 机械范式下的语言
- 改变“思考”与改变“想法”
- 离开熟悉的区域
- 与不舒适感友好相处
- 从冒出想法转向新的思考
- 刻板想法与参与式思考
- 一种新的肌肉记忆
- 第6章 跨越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
- 跨越二元性
- 保持思维灵活
- 提出新问题,开启新的可能性
- 你的信念是怎样形成的?
- 第7章 摆脱病理学的控制
- 探索客观性神话
- 客观性神话如何危害心理治疗
- 痛苦的流行
- 诊断混乱: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
- 为什么诊断治疗会进一步造成损害?
- 第8章 从存在到成为:创造真正的自尊
- 从“我是谁?”中解脱出来
- 过度补偿导致失衡
- “脆弱”的力量
- 重新思考自尊
- 重新思考错误和失败
- 追求完美
- “如果……会怎样?”创造的奇迹
- 第9章 超越身心关联性
- 被经典范式洗脑
- 智力和直觉分离的后果
- 将智力与直觉重新融合起来
- 被遗忘的第六感
- 共时性
- 我们怎样才能到达?
- 第10章 纠缠是爱的心跳
- 自主、依赖还是独立?你是哪一种?
- 缠结在一起的人,纠缠不清的问题
- 不必将曾经的遭遇个人化
- 改变关系的能量场
- 拥抱不和谐,获得成长
- 拥抱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 关系的艺术
- 不确定性是浪漫的本质
- 参与“成为”
- 第11章 连贯的交流
- 百分之五规则
- 分享我的本意?
- 真正的对话
- 为彼此留出空间:对话的真实本质
- 聆听的艺术
- 如何摆脱第一反应对你的控制
- 感觉不会出错,但是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
- 沉默是枷锁,并非金子
- 第12章 不只是语义
- “to be”预示着可能性
- 释放限制波塌缩
- 整体与碎片
- 事实是否存在?
- 改变与他人的关系
- 摆脱受害状态
- 找到你的声音:再次拥抱不确定性
- 后记 推开新的大门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