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1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国简帛字迹研究及上海博物馆楚竹书系统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利用现代笔迹学的研究成果对战国简帛字迹进行研究,现阶段利用笔记学原理对古文字字迹进行系统研究的多出现在甲骨文领域中,一些学者对战国简帛字迹有过研究,但均不成系统。本书首次对战国简帛字迹尤其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字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对古文字字迹研究的历史和发展做了总结,对战国简帛字迹的书写状况进行了考察,系统地总结出战国简帛字迹的特征和研究方法,以及利用字迹对战国简帛进行研究的意义。下篇是运用上篇所总结出的战国简帛字迹研究方法,对已公布的上博各篇(一至九册)竹简上的字迹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个案实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上 編 戰國簡帛字迹研究
- 第一章 古文字字迹研究的歷史及現狀
- 第一節 秦漢時代筆迹研究
- 第二節 古文字字迹研究
- 第三節 關於簡帛字迹研究方法的總結
- 第四節 利用現代筆迹學原理研究戰國簡帛字迹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戰國簡帛字迹的書寫情況
- 第一節 書寫工具
- 第二節 書寫載體(書寫材料)
- 第三節 書寫者
- 第三章 戰國簡帛字迹特徵分類概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節 概貌特徵
- 第二節 用字寫法特徵
- 第三節 形態特徵
- 第四節 錯字特徵
- 第五節 搭配比例特徵
- 第六節 運筆特徵
- 第七節 標識符號特徵
- 小結
- 第四章 戰國簡帛字迹研究的意義
- 第一節 利用字迹特徵對竹簡進行分篇編聯
- 第二節 利用字迹特徵對殘簡進行拼合
- 第三節 利用書手的個體書寫特徵來考察文字使用現象
- 第四節 利用書手的字迹特徵對文字進行考釋
- 第五節 通過抄手的書寫特徵來考察先秦古書傳抄的過程
- 第六節 對戰國簡帛字迹的分析有利於對先秦書法史的研究
- 第七節 利用字迹特徵對竹簡進行辨僞
- 下 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字迹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詩論》、《魯邦大旱》、《子羔》字迹研究
- 第二章 《□衣》、《彭祖》、《競公瘧》、《吴命》字迹研究
- 第一節 《□衣》、《彭祖》、《競公瘧》、《吴命》字迹特徵
- 第二節 上博三《彭祖》簡4的歸屬
- 第三節 上博七《吴命》字迹研究
- 第四節 《孔子詩論》、《子羔》、《魯邦大旱》與《彭祖》、《競公瘧》、《吴命》等篇字迹對比
- 第三章 《性情論》字迹研究
- 第四章 《民之父母》、《武王踐阼》、《顔淵問於孔子》字迹研究
- 第一節 《民之父母》、《武王踐阼》、《顔淵問於孔子》字迹特徵
- 第二節 上博七《武王踐阼》字迹研究
- 第五章 《從政》字迹研究
- 第六章 《昔者君老》、《内豊》字迹研究
- 第一節 《昔者君老》、《内豊》字迹研究
- 第二節 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16的歸屬
- 第七章 《容成氏》字迹研究
- 第八章 《周易》、《卜書》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周易》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卜書》字迹研究
- 第九章 《中弓》字迹研究
- 第十章 《亘先》字迹研究
- 第十一章 《采風曲目》字迹研究
- 第十二章 《逸詩》字迹研究
- 第十三章 《昭王毁室·昭王與龔之□》字迹研究
- 第一節 《昭王毁室·昭王與龔之□》字迹特徵
- 第二節 《昭王毁室·昭王與龔之□》與《昔者君老》、《内豊》字迹對比
- 第十四章 《柬大王泊旱》字迹研究
- 第十五章 《相邦之道》字迹研究
- 第十六章 《曹沫之陳》字迹研究
- 第十七章 《競建内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字迹研究
- 第十八章 《季庚子問於孔子》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季庚子問於孔子》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内豊》附簡的字迹歸屬
- 第三節 港簡5、6、8的歸屬
- 第十九章 《姑成家父》字迹研究
- 第二十章 《君子爲禮》、《弟子問》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君子爲禮》與《弟子問》字迹特徵
- 第二節 《弟子問》簡3歸屬
- 第三節 《弟子問》簡24及港簡7的字迹特徵
- 第四節 上博一《孔子詩論》中介紹的兩枚簡的歸屬
- 第二十一章 《三德》字迹研究
- 第二十二章 《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李頌》、《蘭賦》字迹研究
- 第一節 《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李頌》、《蘭賦》字迹研究
- 第二節 《李頌》字迹研究
- 第二十三章 《孔子見季□子》、《史蒥問於夫子》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孔子見季□子》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史蒥問於夫子》字迹研究
- 第二十四章 《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字迹研究
- 第一節 《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志書乃言》簡8的歸屬
- 第三節 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的分篇及編聯
- 第二十五章 《慎子曰恭儉》字迹研究
- 第一節 《慎子曰恭儉》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凡物流形》甲本簡27的歸屬
- 第二十六章 《用曰》字迹研究
- 第二十七章 《天子建州》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天子建州》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天子建州》甲、乙本的傳抄關係
- 第三節 《天子建州》甲、乙本中一些較爲特殊的文字寫法
- 第二十八章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中不同字迹的書寫情況
- 第三節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的傳抄關係
- 第二十九章 《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二節 《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對照研究
- 第三十章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對比
- 第二節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傳抄的歷時性
- 第三節 《凡物流形》甲本與《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中“先”字的釋讀
- 第三十一章 《成王爲城濮之行》字迹研究
- 第三十二章 《鄭子家喪》甲本、《靈王遂申》、《邦人不稱》字迹研究
- 第一節 《鄭子家喪》甲本、《靈王遂申》、《邦人不稱》字迹研究
- 第二節 《邦人不稱》簡1的字迹歸屬
- 第三節 《邦人不稱》簡13的字迹歸屬
- 第三十三章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迹研究
- 第一節 《鄭子家喪》乙本字迹研究
- 第二節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迹對照研究
- 第三節 利用字迹研究對《鄭子家喪》進行文字釋讀
- 第三十四章 《子道餓》字迹研究
- 第三十五章 《成王既邦》字迹研究
- 第一節 《成王既邦》字迹研究
- 第二節 《成王既邦》簡9、12、13、16字迹研究
- 第三節 《成王既邦》簡4的字迹歸屬
- 第四節 《成王既邦》簡2的字迹歸屬
- 第五節 《成王既邦》各簡歸屬及分篇
- 第三十六章 上博九《舉治王天下》字迹研究
- 第一節 《舉治王天下》字迹研究
- 第二節 《舉治王天下》簡35字迹特徵
- 第三節 《舉治王天下》各簡歸屬及分篇
- 第三十七章 《命》、《王居》、《志書乃言》字迹研究
- 第一節 《命》、《王居》、《志書乃言》字迹研究
- 第二節 上博六《平王問鄭壽》簡7的歸屬
- 第三十八章 《有皇將起》、《鶹鷅》字迹研究
- 第三十九章 《陳公治兵》字迹研究
- 後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