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0千字
字数
202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除居里夫人写的《自传》,还有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写的《皮埃尔·居里传》,两篇传记互为补充,互相印证,还原一对科学家夫妇的珍贵故事。
内容简介
玛丽·居里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被称作“镭的母亲”。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力。她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科学家,其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她真实记录了自己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写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回忆,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精神和人格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英译者的话
-
引言
-
居里夫人自传
-
1 少女时期·婚姻
-
2 婚后生活·发现镭
-
3 战争时期的救护工作
-
4 美国之行
-
皮埃尔·居里传
-
题记
-
前言
-
1 居里家族·皮埃尔的幼年和求学之始
-
2 青春梦想·第一项科研:发现压电效应
-
3 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对称性原理·磁学
-
4 婚姻和家庭·个性和品格
-
5 梦想实现·发现镭
-
6 奋斗和名声·迟到的关注
-
7 民族的悲哀·神圣的实验室
-
评价皮埃尔·居里的文章选录
展开全部
一本传记看了两个人的人生,值!
这本书包括居里夫人的自传以及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全书一共 9 万字,俩人势均力敌,各占 4.5 万字篇幅。文字均由居里夫人完成,这本书在发表的时候皮埃尔应该已经去世了,皮埃尔的开明与居里夫人的情投意合是让居里夫人能在那个女性不被重视的年代研究科学并获得成就的关键。现在感到,皮埃尔的名气不如居里夫人,但认真读过居里夫人写的皮埃尔传记才发现,皮埃尔的厉害之处,他形容自己的父母是至美至善之人,实际上他也如此。这大概是家族良好的教育和基因共同决定的。1. 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思考,一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不喜欢受到打扰。故而不适合传统教育,父亲也没有让他小时候接受传统教育,让他得以自由发展。2. 所谓的自由发展不是随性,他拥有极强的数理思维,很小就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天赋固然是无法学习的,但他博览群书,不仅喜欢自己长板的科学领域的书籍,对于文学艺术也颇感兴趣。3. 他为人谦和、低调。从来不与人面红耳赤。他淡泊名利,与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后,放弃专利,把一切无私贡献出来,成为人类福祉。4. 他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科学研究上,虽然喜欢旅行,但离开实验室三天就感到难耐。他一生不追求名利也就经常会体会到一定程度的穷困,使得研究缺乏资金支持。他不得不承担相对多的授课。但他确实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把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培养了万之朗等一批物理学家。5. 他和哥哥的关系很好,单身时期俩人共同搞科研,就已经搞出了成果。和居里夫人结婚后,更是鼎力支持夫人的研究,始终作为助手。看过他的种种,我总是会想起恩格斯,他对待夫人的态度有点像恩格斯对待马克思。大概是才华总是让性情相投的高手心心相惜。居里夫人的传记让我看到:1. 她是一个无比坚毅的斗士,就像她的姐夫对她能忍受恶劣学习条件时所言:我的姨妹一生中伟大而英勇的时刻。我们应该学习她吃苦耐劳的精神。2. 她很善于学习和不断进化自我。在我看来她人生中两个特别闪光的点,分别是受到她的丈夫和公公的影响。其一,是放弃名利,哪怕是皮埃尔去世后,她都从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而对荣誉有一丝贪恋。甚至在获得镭的捐赠后,当天就让通过法律形式对镭在她死后不属于个人,不被自己的女儿继承,而属于实验室。其二,是战争中作为大后方做医疗支援。她的公公在年轻时候如此,她在一战中也如此,带着女儿上前线把研究用于医疗。3. 她懂得和丈夫、公公通力配合处理好家庭事务。确实她更喜欢科研,但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平衡家庭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她中年丧夫,小女儿才 2 岁,此前她与丈夫并肩作战,此后她和公公配合共同养育 9 岁和 2 岁的两个女儿,直到公公在大女儿 12 岁时离世。她在这其中,拥有的坚强的斗志,并能一定程度统筹协调处理好家务与工作。4. 她对女儿的教育采用的是因材施教法,大女儿和皮埃尔一样并没有在学校系统学习,因为她发现其与皮埃尔一样在数理化方面特别擅长。她对教育更信奉要动手,可能是因为她自己做实验,对于体操等有实践参与的事情,是她一定要让孩子们去做的,而不愿意只是接受传统教育的上课、写作业的教育。5. 居里夫人和丈夫热爱自然,她的嫁妆买了自行车,夫妻二人在还没有两个孩子,负担不是很重的时候,经常骑车看世界。虽然居里夫人爱大自然,但丈夫更甚,甚至把青蛙放在她手里,其实她还是有点怕的,哈哈。6. 她和丈夫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研究经费困难,遇到落选院士等等,她是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丈夫则是因为也少与人际交往吧。每一次获得一个身份和资格,实际上都是能力远远超出所得。因此也让人看到,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搞关系,那么她一定要有过硬的实力。另外,在居里夫人的研究道路上,安德鲁・卡耐基着实给了大力支持。一次是自己亲自给费用支持她;另一次则是他死后,他的妻子也就是麦隆内夫人发起美国妇女集资买镭,并邀请 50 + 的居里夫人赴美在白宫得到镭,以及去大学校园、参观各种实验室等。麦隆内夫人是一名记者,开始我也想,这个记者怎么这么能干,直到书里谈到夫人带居里夫人到自己家做客,家里还保留着安德鲁・卡耐基的遗物才恍然大悟。贵人的支持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呀。不过,在居里夫人的书里面并没有提万之朗和她的八卦,以及她因此被加之以荡妇的恶名。我想,换我我也不会写这个。就像一个女学生在这件事发生后,依然追随她和她学习,被家人质疑,女学生坚定地说,如果居里夫人是个男人,就不会是这个结果。确实,这个社会总是对两性用不同的标尺去衡量。用爱因斯坦的乱七八糟的感情用来对比,居里夫人在丧夫之后和万之朗有过感情也并不为过,而万之朗在发生了风波后还能毫发无损不受排挤,甚至能被妻子默认拥有情人,可以看出只有居里夫人是受害者。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有过两次评论,一次是看到万之朗和居里夫人的事情后说 —— 如果两个人相爱,那谁也无权干涉。一次是对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赞誉 ——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在看过居里夫人的传记后,首先对两张照片有了感觉,一张是她和爱因斯坦一家徒步旅行阿尔卑斯山时讨论物理问题的画面。另一张是业内大咖的合影,觉得接下来很有必要把合影中的名人都了解一下。
科研
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居里夫妇的科研经历,科研思想,科研环境,科研成果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