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传记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2千字
字数
201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完整、经典的居里夫人文献集。
内容简介
全书收集了居里夫人最重要的作品: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该论文堪称科技论文的写作典范;居里夫人为丈夫撰写的《居里传》;居里夫人的《自传》……
本书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完整、最经典的居里夫人文选。附录中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与授奖辞以及我国家施士元和钱三强的回忆文章,让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其中大部分作品首次译成中文,全面反映了居里夫人科研活动与人生追求,重版数百次,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书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亦具有广泛的读者群,更是青少年读者首选的励志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图
- 弁言
- 导读
- 序 言
- 上篇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 引言
- 历史
- 第一章 铀和钍的放射性,放射性矿物
- 测量辐射强度
- 铀和钍的化合物的放射性
- 原子放射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 放射性矿物
- 第二章 研 究 方 法
- 钋、镭、锕
- 镭的光谱
- 提取新放射性物质
- 钋
- 制取纯氯化镭
- 测定镭的原子量
- 镭盐的特性
- 普通氯化钡的分离
- 第三章 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
- 研究辐射的方法
- 辐射能
- 辐射的复杂性
- 磁场的作用
- 偏转的β射线
- 偏转射线的电荷
- 电场对可偏转的β射线的作用
- 镭发出的带负电的粒子的电荷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 磁场对α射线的作用
- 磁场对其他放射性物质射线的作用
- 镭辐射中β射线所占的比例
- 放射性物质辐射的贯穿能力
- 镭射线对绝缘液体的电离作用
- 放射性物质射线电离作用的各种效应和应用
- 荧光效应和发光效应
- 镭盐的发热效应
- 新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化学效应
- 生 理 效 应
- 温度对镭的影响
- 第四章 放射性向本来无放射性的物质传播
- 在密闭空间内感应的放射性
- 气体在感生放射性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 固体的感生放射性在敞开空气中的耗散定律
- 放射性在密闭空间内的耗散,射气湮灭的速度
- 获得放射性的液体和镭溶液的放射性的变化
- 放射性理论
- 感生放射性的另一种形式
- 慢耗散感生放射性
- 物质在含镭溶液中感应的放射性
- 实验室里的放射性微粒和感生放射性
- 非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感生放射性
-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的变化,溶液的影响
- 加热引起的镭盐放射性的变化
- 对溶解和加热后镭盐的放射性发生变化原因的理论解释
- 第五章 放射性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 小 结
- 中篇 居里传
- 序 言
- 第一章 居里家族,幼年和早期学习
- 第二章 年轻时的梦想,第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压电现象
- 第三章 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对称性原理,研究磁性
- 第四章 结婚和家庭生活,性格和品德
- 第五章 梦想成真,发现镭
- 第六章 争取工作条件,成名的烦恼,国家的首次帮助,迟来的改善
- 第七章 民族的悲哀,实验室: “神圣之地”
- 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摘选
- 下篇 居里夫人自传
- 第一章 少女时代和结婚
- 第二章 婚后生活,发现镭
- 第三章 大战时期的救护工作
- 第四章 访 问 美 国
- 附录A 荣誉·生平·论著
- 一 诺贝尔奖金授奖辞
- I. 1903年授奖辞
- Ⅱ. 1911年授奖辞
- 二 诺贝尔奖金获奖演讲辞
- I. 1903年获奖演讲辞: 放射性物质——镭
- Ⅱ. 1911年获奖演讲辞 镭与化学中的新概念
- 三 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 四 居里夫人的论文和著作
- I.论 文
- Ⅱ.著 作
- 五 居里夫人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I.奖 章
- Ⅱ.奖 金
- Ⅲ.荣 誉 头 衔
- 附录B 居里夫人与中国
- 一 我的恩师居里夫人
- (一) 报考官费留学
- (二) 奔 赴 巴 黎
- (三) 补 习 法 语
- (四) 拜见居里夫人
- (五) 巴黎大学镭研究所
- (六) 居里夫人言传身教
- (七) 遗 憾 之 事
- (八) 博士论文答辩
- (九) 在居里夫人纪念馆前
- (十) 哥廷根之行
- (十一) 郎之万和中国物理学
- 二 我与约里奥-居里夫妇
- 居里实验室
- 弗莱德里克·约里奥和伊伦娜·居里
- 中子的发现
-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
- 我在居里实验室的前几年
- 来 到 里 昂
- 告别约里奥-居里夫妇
- 四十年后的回顾
- 约里奥-居里夫妇对钱三强的评语
- G. P.汤姆孙致约里奥信(译文)
- 伊伦娜·约里奥-居里回汤姆孙信(译文)
- 钱三强致约里奥-居里信(译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