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0千字
字数
2019-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中小学校对美术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成果。
内容简介
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是一个以学校为本,以发展学生的美术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目的,在美术课程标准既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指导下,根据千差万别的校情与学情,由学校成员自觉、自主重构美术国家课程的动态过程。
全书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架构,依次回答了什么是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宜昌市中小学校为什么要对美术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宜昌中小学校校本化实施美术国家课程的基本策略与途径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与本质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模式研究
-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节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一、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 二、问题的对策
-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教师、校长关系研究
- 一、课程实施与教师变革研究
- 二、课程实施与校长领导研究
- 第五节 课程实施的校本化研究
- 第二章 什么是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 第一节 国家课程的解析
- 一、国家课程的定义与形式
- 二、国家课程的特征
- 三、国家课程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析
-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涵义
-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取向意蕴
-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诱因
-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操作策略
- 第三节 美术国家课程实施的内涵与特征
- 一、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涵
- 二、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为什么要对美术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
- 第一节 美术国家课程实施遭遇现实瓶颈——以宜昌市为例
- 一、宜昌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 二、宜昌市中小学校美术国家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 一、国家课程开发的优势与局限是促使其走向校本化的内在必然
- 二、学校自身功能的凸现为国家课程开发校本提供了可能
- 三、我国基础教育体制的变革,给予学校、教师更大的弹性空间,为国家课程开发走向校本化提供了契机
- 第三节 理论思考:美术课程教学生态的重构是学科教学的内在需求
-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美术自身内在特点使然
- 二、美术国家课程的研制特点和我国的教育实际向国家课程提出校本化实施的要求
- 三、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美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 第四节 用地区资源丰富的美术课程——以宜昌市为例
- 第四章 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以宜昌市成果分析为例
- 第一节 理解与把握《美术课程标准》
- 一、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 二、把握《美术课程标准》
- 一、美术课程的定位
- 二、美术课程的性质
- 三、美术课程的目标
- 四、美术课程的设计要点
- 第二节 分析学校教育情境
- 一、学校美术课程资源分析的理论
- 二、学校美术课程资源分析案例
- 三、学校美术学习状况与学习需求分析的理论
- 第二节 学情分析的内容
- 第三节 细化美术国家课程目标
- 一、细化美术国家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 二、细化美术国家课程目标的操作办法
- 第四节 校本化处理美术国标教材
- 一、校本化教材处理的原则
- 二、校本化教材处理的方法
- 三、校本化教材处理的步骤
- 第五节 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的全面客观性
- 二、教材分析的准确性解读
- 三、教学目标的发展性设计
- 四.教学过程的板块式设计
- 五、教学情境的真实问题性设计
- 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选择
- 七、个性化的教学实施
- 八、及时性的教学反思
- 第六节 评价体系的建构
- 一、评价体系建构的理念
- 二、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
- 三、美术学业水平的评价
- 四、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
- 第五章 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教育理念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一、在学校地位和功能理念上的不一致
- 二、在观念上的不一致
- 第二节 美术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一、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
- 二、教师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欠缺
- 三、教师行动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欠缺
- 四、教师热情不高、缺乏应有的动力
- 第三节 美术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四节 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