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学研究(第三十九卷)》为经学研究专号。

内容简介

随着经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已日见丰富,但从文献整理与研究来看,整体上仍不容乐观。有鉴于此,《国学研究(第三十九卷)》以经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为主题,对部分经部文献如《尚书注疏》《河图括地象》《左传》等进行了版本、辑佚与训诂学研究,并在重新发掘经学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经学史的专题研究,如利用稿抄本对《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进行溯源与寻流,通过文献学研究体现对《诗经》阐释方法建构的基础性作用,重新发掘六朝礼学的地位,及考察汉哀帝时期今古文之争的学术理路及政治纠葛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編者按
  • 完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初次的討論
  • 整理附記
  • 明崇禎毛氏汲古閣本《尚書注疏》與宋本之關係
  • 一 崇禎毛氏汲古閣本校改與宋本合
  • 二 毛本改字獨與魏縣尉宅本合者
  • 結論
  • 論以禮解《詩》之限定
  • 一 禮制的罅隙
  • 二 遒人采詩言與基層詠唱匯集於朝廷
  • 三 “法制張設,未必奉行”:再析理論與現實的疏離
  • 四 《詩》文本與禮文的暌違
  • 五 可確證婚禮用樂及婚禮可賀的《詩》文本與相關史實
  • 餘論
  • 胡培翬《儀禮正義》的文獻取材考源
  • 一 經文分節依照《儀禮鄭注句讀》
  • 二 經注校勘引據《儀禮注疏校勘記》
  • 三 官名制度引述《儀禮釋官》
  • 四 禮例儀節遵循《禮經釋例》
  • 五 今古文字異同本於《儀禮古今文疏義》
  • 六 釋義訓詁多參考《經義述聞》
  • 小結
  • 《左傳》杜注“於火爲姑”探析
  • 《魏三體石經左傳遺字》解析:溯源與尋流
  • 一 臧琳、段玉裁對三體石經殘字的離析與應用
  • 二 孫星衍、馮登府對三體石經殘字的離析與應用
  • 三 道光以後的三體石經遺字研究
  • 結語
  • 兼聽則明:劉歆争立古文經事件再考論
  • 一 誰是歷史的叙述者:從《新學僞經考》説起
  • 二 正反雙方:“尊《左》”事件中的“陣營”問題
  • 三 官學背景下的西漢古文經學傳統
  • 四 “毁師法”:劉歆《左傳》學與漢代《春秋》學傳統之間的矛盾
  • 五 成哀政治語境中的劉歆《左傳》學
  • 結語
  • 《河圖括地象》考論
  • 一 《河圖括地象》佚文的輯録
  • 二 《河圖括地象》佚文辨析
  • 三 《河圖括地象》佚文内容述論
  • 四 緯書文獻的甄别與運用
  • 重新發掘六朝禮學
  • 一 中衰乎?興盛乎?
  • 二 何佟之的修禮大業
  • 三 何佟之議禮二十二則
  • 四 廬江何氏之經學積成
  • 餘論 回到經學現場
  • 清儒朱駿聲《易》學發微
  • 陳澧《切韻考》校勘條目研究
  • 一 陳澧的四種校勘模式
  • 二 校勘條目中所見陳澧還原《切韻》之努力與實踐
  • 三 陳澧觀念中《切韻》的某些特徵
  • 四 評價
  • “自治”與“治人”:清代考據學與儒家社會建設的新路徑
  • 一 “自治”與“治人”
  • 二 宋、明理學裏“自治—治人”的偏向
  • 三 清代考據學對“自治—治人”的嚴格區分
  • 餘論
  • 鄉試、南巡召試與乾隆朝江南文壇
  • 一 鄉試、南巡與南京的文化地位
  • 二 隨園早期文宴與乾隆前期的江南文壇
  • 三 隨園後期文宴及江南文壇格局之變遷
  • 餘論:南北文壇的别樣溝通
  • 《中峰集》現存版本叙録
  • 一 中峰文選六卷應制稿一卷,唐順之選,明嘉靖間會稽董氏家刻本(簡稱六卷本)
  • 二 董中峰文選十一卷,明嘉靖間王國楨閩藩刻隆慶間修補本(簡稱十一卷本)
  • 三 中峰文選三卷應制稿一卷附録一卷,明刊本(簡稱三卷本)
  • 四 董中峰先生文選十二卷,清康、雍之際抄本(簡稱十二卷本)
  • 五 董中峰公文選三卷,清嘉慶稿本(簡稱稿本)
  • 六 董中峰先生文選□□卷,清抄本(簡稱抄本)
  • 七 中峰集十一卷首一卷附録三卷,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董金鑒刻董氏叢書初印本(簡稱董氏叢書初印本)
  • 八 中峰集十一卷首一卷附録三卷,董金鑒刻董氏叢書後印本(簡稱董氏叢書後印本)
  • 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大事記
  • 徵稿啓事
  • 來稿書寫格式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