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新作,获2021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

内容简介

作者聚焦并追踪北宋时期,词如何从宴饮助兴的表演文本——歌词,历经创作、传唱、抄写、结集诸过程,最终衍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逐渐取得与诗歌并举的正统地位。

宇文所安一方面从表演实践、文本传播、作者问题、词集编纂与流变等全新角度将词史看成“词集史”而非“词人史”;另一方面又对代表性词人如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力图从多个层面呈现词的历时性发展及其作者化、风格化和经典化的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导论
  • 第一部分 搭建舞台
  • 第一章 早期宋词的流传
  • 第二章 文本来源
  • 第二部分 11世纪初、中期
  • 第三章 《乐章集》与柳永
  • 第四章 小令词集(上)
  • 第五章 小令词集(下)
  • 第六章 晏几道
  • 第三部分 苏轼时代
  • 第七章 苏轼
  • 第八章 苏轼的下一辈
  • 第九章 苏轼的门人
  • 第十章 秦观
  • 第十一章 贺铸
  • 第十二章 周邦彦
  • 第四部分 进入12世纪
  • 第十三章 找回一段历史
  • 第十四章 北宋最后一代词人及其后辈
  • 以续为结
  • 附录
  • 冯延巳手稿
  • 词的流转
  • “雅”及其对立概念
  • 参考书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将经典溶入生活

    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关于宋词研究的新着,书名 “只是一首歌” 很好地概括了本书内容的三重指向 —— 一是以所谓 “诗余” 的定位,讲述各位相关作者之于宋词的创作定位与诗、文等其他作品之间的反差与张力;二是以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必备产品的定位,讲述宋词背后的宋代社会文化生活生态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三是以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定位,讲述各类宋词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文本流变、内容衍化与意蕴重构。尽管作者对部分作品的阐释可能有过度解读和语境偏差之嫌,但其一以贯之的跨文化比较分析视角、他者化观察带来的创新学术阐释、以及深厚的文本细读与文本语境还原能力,都让习惯于教条式固有思维的我受益匪浅,这不同角度的观察剖析,值得细读、关注和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诞生开始,从柳永、苏轼,到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一代代北宋文学家,对宋词的主题和格律进行了持续的改良与创新。尤其是苏轼与辛弃疾,为宋词注入了大气豪迈、心怀家国、俯瞰河山的格局与内容,最终把它提升到了与诗和散文并驾齐驱的地位。同时,随着印刷术的进步与词作者群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作品得以被积累出版,从而激发了更多的文人墨客,投身于词的创作。最终,宇文所安说,到了南宋,宋词已经变成了一个能够忽略时间而长存的文学类别,不仅仅只是一首歌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是一首歌

        花明月暗朦胧露。此时欲往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携金缕鞋。药阑东畔见。执手偎人颤。奴为出来难。从君恣意怜。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