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4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西方现代戏剧叙事类型的发展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内容简介
西方现代戏剧叙事范式的转型可追溯到19世纪末,其转变是同整个西方现代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向同步发生的,它打破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戏剧倡导的“摹仿说”和“情节整一”的叙事原则,叙事范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戏剧功能,如戏剧视角、戏剧语言、戏剧节奏、戏剧时空、戏剧结构等积极参与戏剧的叙事活动,并发挥着功能性作用,使西方现代戏剧呈现出立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态势和象征性、写意性、符号性的叙事特点。
叙事范式的转变使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形态应运而生,具有动态性、整体性、观念性的特点。在现代戏剧叙事转型的过程中,静止戏剧、悲喜剧、境遇剧、狂欢化戏剧、叙事体戏剧、独白型戏剧、文献戏剧等开始形成,它们不仅仅是戏剧的物质形态也是剧作家和舞台导演的精神形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序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节 现代戏剧叙事理论研究综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二章 叙事范式论
- 第一节 明叙事与暗叙事
- 第二节 戏剧性与叙事性叙事
- 第三节 线性与散发性叙事
- 第四节 主体性与客体性叙事
- 第五节 整一性与碎片性叙事
- 第六节 意识流叙事与无意识叙事
- 第七节 剧作家叙事与导演叙事
- 第三章 叙事功能论
- 第一节 多维舞台视角
- 第二节 叙事语言功能的转变
- 第三节 多重叙事节奏
- 第四节 写意性的叙事时空
- 第五节 叙事结构
- 第四章 叙事形态论
- 第一节 静止戏剧
- 一
- 二
- 三
- 第二节 境遇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三节 狂欢化戏剧
- 一
- 二
- 三
- 第四节 悲喜剧
- 一
- 二
- 三
- 第五节 叙事体戏剧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六节 独白型戏剧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七节 文献戏剧
- 一
- 二
- 三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