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描述了新时代特征和合作行动构想,展开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风险社会的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著作,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风险社会的生成两条轴线上展开分析和论述,描述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治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风险社会中的合作行动构想。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轴线上,展开社会治理模式构想;在风险社会生成的轴线上,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全书在宏观的意义上对工业社会的结构、运行以及构成要素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分析其资本主义性质以及在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揭示其走向社会变革的必然性。风险社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它对人类既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模式构成了挑战,也提出了在此背景下重建生活以及社会治理的要求。作者认为,合作行动以及以合作行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治理,将开拓出风险社会中的生活、生存模式,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消极共同体”转化为“积极共同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导论 风险、风险社会以及行动
  • 第一节 堕入风险社会
  •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中人的存在
  • 第三节 风险社会中的行动
  • 第一章 人、自然与社会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
  • 第二节 自然社会化的行程
  • 第三节 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
  • 第二章 社会主题与人的异化
  • 第一节 作为社会主题的解放
  • 第二节 社会主题的历史选择
  • 第三节 异化带来了社会风险
  • 第三章 竞争的后果与风险社会
  • 第一节 竞争的社会后果
  • 第二节 用合作置换竞争
  • 第三节 建构合作文化的任务
  • 第四章 政治转型及其伦理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生成中的政治
  • 第二节 民主政治遇到了困难
  • 第三节 政治与伦理:从分化到融合
  • 第五章 社会控制、强权与规则
  •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 第二节 强权终结后的承认与包容
  • 第三节 规则与规范的辩证法
  • 第六章 “消极平等”与“积极自由”
  • 第一节 平等了,却是“消极平等”
  • 第二节 自由追求的现实困境
  • 第三节 追求自由,却无法实现
  • 第七章 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共生共在
  • 第一节 共同体的历史形态及其嬗递
  • 第二节 合作共同体建构之路
  • 第三节 人的共生共在与命运共同体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