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小佳首本散文集。

内容简介

积攒在小小少年心头的话,终于在长大成人后和盘托出,关于故乡的人、青春的隐痛、漂泊的生活,也关于一个人如何超越自己,真正地诞生。

他用敏感的心和幽默的口吻写自己——躲进家中衣柜的记忆,难以停止的自我怀疑,对世界的愤怒,以及与痛苦和解的时刻;

写身边人——聪慧彪悍的农妇二姑,勇敢的女性朋友们,记忆中的阿嬷与阿公,还有父亲的半生和他们猝不及防的永别;

也写他从生活里张望到的世界——县城大院的权力暗涌,建材市场的业务江湖,城中村里的异乡族群,山海之间的闽南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掷出笑杯作答
  • 推荐序二 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故乡》
  • 推荐序三 立体小佳,特色闽南
  • 摇摇晃晃
  • 田里的阿花
  • 权力的颜色
  • 实在闽南
  • 蜉蝣
  • 散场之后
  • 勇敢的人
  • 和世界失联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探寻生活的重量与光芒

    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小佳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乐观态度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当得知他推出首部散文集《蜉蝣直上》时,我满怀期待地翻开,本以为会是舞台段子的文字化延续,可读完才惊觉,这是一本远超预期,能深深触动灵魂的佳作。小佳在书中毫不吝啬地袒露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身体缺陷,那些异样的眼光如芒在背,刺痛着少年敏感的心。“我们都有病,只是我的更明显一点”,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自我调侃,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挣扎。在面对家庭时,他写出了那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写父亲去世后,自己站在焚烧炉前,内心五味杂陈,一句调侃的话语,比任何痛哭流涕都更让人心酸,那是一种被生活磨砺后的无奈与豁达。还有母亲,为了保护他,默默咽下多少泪水,用自己的方式为他遮风挡雨。这些关于家庭的故事,撕开了东亚家庭常见的情感隔阂,却又让我们看到在那些笨拙的举动里,藏着的深沉爱意。小佳没有一味地抱怨,而是用文字搭建起与家庭和解的桥梁,让我们看到亲情的坚韧与温暖。闽南文化在这本书中有着浓墨重彩的呈现。小佳作为闽南人,将宗亲、祠堂、神明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字里。在他的笔下,闽南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他讲述二姑用菜刀去讨公道的故事,一个看似没文化的农村妇女,却有着让人肃然起敬的悍勇,背后展现的是闽南女性特有的坚韧。这里既有务实的讨生活智慧,又有浪漫的信仰,像榕树的根系一样,深深扎进了书的肌理,让我们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书中对社会小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展现出权力结构下蝼蚁众生的百态。从县城大院的权力暗涌,到建材市场的业务江湖,再到城中村里的异乡族群,小佳如同拿着显微镜,观察着社会的毛细血管。他写业务员沾灰的皮鞋,写异乡人蹲在路边吃拌面的背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 “蝼蚁” 般的存在,却构成了社会的底色。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尊严,不在于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而在于在泥泞中依然挺直的脊梁。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书名《蜉蝣直上》寓意深刻,是全书的灵魂所在。小佳把自己比作水底的蜉蝣,看似沉寂,却在默默蓄力,等待跃出水面的瞬间。这种 “朝生暮死” 的生命观,并非悲观,而是对存在的极致热爱。正如他所写:“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刻度计量,而在于存在的密度与温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像是在诠释这种生命哲学,让我们看到即使如蜉蝣般渺小的生命,也能拥有璀璨的光芒。从文字风格来看,小佳的文字简洁质朴,没有华丽的修辞,却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他很老练地在故事里加入方言,就像瓷瓶上故意烧制出来的裂缝,让故事里的所有人都变得脆弱又鲜活,情感不经意间从裂缝中透过来,重重地击中读者的心。这种独特的语感,让整本书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读起来就像是坐在老藤椅上,听一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亲切而又真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欢笑是因为小佳那独特的幽默,即使是在讲述那些艰难的过往,他也总能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让我们会心一笑;落泪则是因为那些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情与苦难,让我们感同身受。这本书就像是小佳的一场独白,没有丝毫的做作与伪装,用最真实的疼痛和温柔打动着每一位读者。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水底的蜉蝣,在黑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天光破晓。《蜉蝣直上》不仅仅是一本散文集,更是小佳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深刻剖析,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粗粝与美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你想感受真实生活的重量,想在文字中寻找温暖与力量,那么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会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未曾被触及的角落,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坚定地向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光奋力直上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若不是出生时那场意外缺氧,小佳现在或许已是福建某个小镇的父母官,每日过着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生活。若他甘愿接受特殊照顾,说不定也能开辟一方自由天地,像普通人那样,过着平凡却安稳的日子。倘若小佳选择沉默,不曾踏入脱口秀这行,也许他的人生会沿着既定轨道平稳前行。但小佳选择了发声,选择了记录,选择了书写,于是舞台上多了个熠熠生辉的年轻人,我的案头也多了这本《蜉蝣直上》。《蜉蝣直上》展现了一个内心丰盈、思维敏锐的小佳。这让我想起蔡崇达,同是福建人,都用文字记录人生,讲述故事,字里行间浸透着闽南特有的韵味。小佳说,把故事讲出来,是为了消解痛苦,与人共愈。他踉踉跄跄地走着自己的人生路。书中写尽了他刚出生时的遭遇,被欺凌的童年,高考时错失特殊照顾的遗憾,写到了蜗居城中村的打工岁月,也记录了一步步登上脱口秀舞台的历程。全书语调看似轻松,却暗藏锋芒。那些黑色幽默的段子里,总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忧伤。小佳描述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刻,享受着观众的笑声与掌声。可当演出落幕,喧嚣散去,独自踏上返程公交时,生活又恢复了本来面目。这两个互为镜像的世界,都真实得令人心酸。他写到了那位勇敢的女同学 —— 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闽南,她毅然选择了爱情、事业和自己认定的道路。她甚至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像她一样,勇敢地活出自我。书中那个沉溺酒精、郁郁不得志的父亲形象极为生动。即便有过恶语相向,即便在悲伤场合用脱口秀的方式调侃,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父子间深厚的情感。在父亲的葬礼上说下如此地狱笑话:“该把我爸照片 P 老一点的,现在放在这一排显得英年早逝,很是可怜,一看我这儿子这样,更可怜了。” 读罢全书,时常忍俊不禁,却又心情沉重。正如小佳所言:“不好笑,才是脱口秀演员最大的失败。” 他直白、犀利地剖白自己的童年、生活与感受,将这些赤裸裸地呈现给读者,只为消解、接纳,治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蜉蝣涌动的一天,便是世间最朴实的一天

        这本书烟火气十足,鲜活生动,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小佳的文字自带一种台湾八点档的味道 —— 既有狗血人生的荒诞感,又有底层生命力的澎湃,让人忍不住一篇接一篇 "追" 下去。他不愧是脱口秀演员,擅长用幽默化解苦难,戏剧张力十足却毫无煽情。没想到年纪不大的小佳,生活阅历却如此丰富。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有生活的粗粝感,又不失温暖的底色,每一篇都精炼却余味绵长,令人意犹未尽 —— 仿佛散场后夜市灯火未熄,人声仍沸。希望小佳能一直写下去,我一定会是他忠实的读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