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冲出铁幕,穿越世界,“我们身处黑暗,被光包围”。
内容简介
1956年,二十四岁的卡普希钦斯基成为社会主义波兰的一名新闻记者。一年之后,他被“意外地”派往印度,这是他数十年驻外生涯的第一站,在这里他将发现自己一生的志业——前往罕有人至的遥远角落,从那里理解和讲述世界的多样性,并在参差多态的现象中寻找普世真理。
在长达四十余年硝烟弥漫、跌宕起伏的全球之旅中,卡普希钦斯基永恒的旅伴是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两千五百年前,这位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作家游历了当时已知的世界,描述其部落和国家的多样性,记录了它们的战争与和平。
卡普希钦斯基视希罗多德为伟大的先驱和导师,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全球主义者。从中国到伊朗,从尼日利亚到刚果,从安哥拉到亚美尼亚,希罗多德教会这位年轻的记者在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故事,并理解他所处的日益全球化的现代世界。
在本书中,卡普希钦斯基重温了自己冲破铁幕、走向世界的经历,讲述了他对异域与他者的觉醒之路。本书是两个无畏的旅行者交错时空、穿越世界的回忆,也是一部连贯东西方的非凡编年史:作者亲历与记录的那些塑造了近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全球暗流,至今仍在涌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跨越边境
- 2 滞留印度
- 3 火车站和宫殿
- 4 罗比诵念《奥义书》
- 5 百花齐放
- 6 中式思维
- 7 世界旅途上的记忆
- 8 克洛伊索斯的幸与不幸
- 9 战斗结束了
- 10 诸神的起源
- 11 宣礼塔上的风景
- 12 阿姆斯特朗的音乐会
- 13 佐庇鲁斯的脸
- 14 野兔
- 15 在死去的国王和被遗忘的众神之间
- 16 向希斯提埃乌斯的头颅致敬
- 17 在兰克医生那里
- 18 希腊人的技艺
- 19 在他被狗和鸟撕碎之前
- 20 薛西斯
- 21 雅典人的誓言
- 22 时间消逝
- 23 沙漠与大海
- 24 铁锚
- 25 黑而美
- 26 激情与审慎的几个场景
- 第一场 战斗场景(最后的战役——米卡尔)
- 第二场 爱情场景(爱情故事与嫉妒的地狱)
- 第三场 报复场景(酷刑)
- 第四场 闪回场景(人是否要去更好的国土?)
- 27 希罗多德的发现
- 28 我们身处黑暗,被光包围
- 人名、地名、专有名词译名对照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