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

内容简介

现在人对成功的渴望,近乎病态。但你想过怎样的一生?毕竟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你只能活一次,你终将会死。

终于,宫崎骏都在探讨的成功观,福布斯杰出人物、都柏林奖得主艾玛·加侬新作《务必尽兴: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上市了——它讨论了现在社会病态的成功观,即唯钱、名气、效率的成功论。

作者在采访了400多位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后,发现人们精疲力尽(仍想努力争取更多),却一点都不快乐,随后揭露了9个关于成功的常见误解,如努力就能成功、成功就能开心等,希望读者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成功观,摆脱外在的压力和诱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按自己的最好的样子活,尽兴就好。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引言 引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 第一章 成功无规可循,因人而异
  • 人人都能梦想成真
  • “拥有一切”纯属无稽之谈
  • 传统的“成功之路”上的性别限制
  • 特权和成功
  • 误区:努力就会成功
  • 人际关系
  • 韶华不问岁月长
  • 逆势者的魅力
  • 第二章 幸福不止一种模样
  • 幸福图鉴
  • 希望本书对你有所帮助
  • 简单的快乐
  • 第三章 生产力迷思:少即是多
  • 加班,再见
  • 生产力羞耻感
  • 工作到崩溃
  • 一切无须“按部就班”
  • 观念的转变
  • 我们的大脑……需要放松一下
  • 划定生产力边界
  • 结果性目标vs过程性目标
  • 第四章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 新型工作身份
  • 以人为本
  • 重新定义“冒充者综合征”
  • 误解:你的人生定位无法更改
  • 第五章 名人效应背后的真相
  • 电视真人秀vs现实
  • 新型名人
  • 第六章 金钱与成功无关
  • 富有和美好不是正比例关系
  • 金钱和成功不应混为一谈
  • 我们对“更多”的无尽追求
  • 时间与金钱
  • 情感债务
  • 第七章 雄心壮志需适可而止
  • 曾经的雄心抱负
  • 雄心抱负并非一成不变
  • 一人公司
  • 享受奔跑
  • “拒绝”带来的成就感
  • 放弃才能成功
  • 雄心的界限
  • 第八章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 误区:亲朋好友总是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
  • 误区:社交媒体上的成功就是一切
  • 误区:不积极参与,就错失良机
  • 误区:我们应该有很多朋友
  • 误区:成功意味着找到伴侣并与之相伴一生
  • 误区:我们都应该组建家庭
  • 误区:少买几个牛油果就行了
  • 误区:只有了不起的成就才值得庆祝
  • 第九章 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 梦想成真与内心反思
  • 寻找我们自己的完美时刻
  • 不要让梦想毁掉生活
  • 是时候迈入第二阶段了
  • 认可与价值观
  • 小努力,大成就
  • 后记 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已悄然步入了倍速时代:日常中观看短视频习惯倍速播放,影视内容被迅速提炼成几分钟的讲解,长篇文章也常被简化为开头与结尾的快速浏览。这种加速的节奏让我们不敢放慢脚步,生怕稍一息即被他人超越。然而,我们似乎落入了营销成功学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误以为只要自身足够勤勉,效率提升至极致,便能抢占先机,逼近成功的彼岸。于是,我们忙碌不停,工作之余还携带着未尽的任务回家,甚至积极探寻副业机会,努力将兴趣转化为职业道路。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单纯,我们高估了工作的核心价值,却忽略了在老板眼中,我们或许只是众多员工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倍速生活未必真能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过度努力亦非成功的必然保证;爱好转化为事业的道路更是充满未知与挑战。我们的愿望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即便成功,也未必能带来持久的幸福。艾玛・加侬通过对四百余位成功人士的访谈,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许多成功人士虽名利双收,却深感疲惫与不满足,不断追求更多,却失去了享受快乐的能力。这在她所著的《务必尽兴》一书中得到了深刻阐述,书中指出,世俗所定义的成功往往局限于少数人群,盲目追求此类成功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狂热与迷思。诸如马克・扎克伯格,即便身为全球十大富豪之一,也坦言因过度工作而感到崩溃;小甜甜布兰妮,作为国际巨星,却受制于父亲的控制,生活自由受限;而布鲁克林・贝克汉姆,其摄影成就虽备受瞩目,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族光环,真正的满足感却难以言喻。我们终其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显然,绝非是被成功所累、身心俱疲的生活。我们真正渴望的,是幸福与快乐。金钱无法直接购买幸福,成功亦非快乐的唯一源泉。重新定义成功,重视稳固的人际关系、生活的自主权以及勇于拒绝不快的能力,才是通往真正幸福的路径。因此,安顿好自己的内心世界,远比外界赋予的任何标签都来得重要。以自己的方式,做热爱之事,不为世俗所困,方为人生之大成。“你若简单,生活就是童话;你若复杂,生活就是迷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幸运的,因为大部分时间内我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为自己能够作为一名 “知识工作者” 赚钱养家而感到骄傲,这意味着我可以成为一名自由自在的 “数字游民”。只要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我喜欢我的职业,它就像一个浮力助推器,在我无助时成为我的依靠,它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快乐。但我还没有完全认清事实:工作永远无法给我们足够的情感回报。是的,它可以成为我们的经济支撑,但它永远不会填补我们感情的空白。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安乐窝。如果我们一直喜欢某个东西,但是一旦它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并开始让我们感到不自在,那么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某种成瘾。我对功成名就的痴迷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使得我只看重与泛泛之交往来,而忽略了相知已久的亲密好友,而且我只有在自我感觉状态很好时才会进行社会交往,我几乎从未让任何人看到过我脆弱的一面。我总是不断地创新,开拓新的领域。我觉得自己必须过得很好,才有资格见人。我变成了数字媒体顾问詹妮弗・罗莫里尼(Jennifer Romolini)所说的 “野心怪物”。实际上,我是害怕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我穿着厚厚的盔甲,掩藏了真实的自我。我必须想办法找回自己,这就是本书所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务必尽兴

        当你选定一条路,另一条路的风景便与你无关,频频回头的人走不了远路。你若简单,生活就是童话;你若复杂,生活就是迷宫。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