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7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完整、贯穿古今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著作。本书为现代卷。
内容简介
《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证,阐述分析了中国美育思想从先秦到当代的发展历程。该丛书的出版是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具体实践成果,对切实加强美育思想史研究,推进有中国特色当代美育理论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为该丛书的现代卷,分析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丰子恺等名家的美育思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准则及谱系
- 一、康德、形式与游戏
- 二、“呜呼!我国非美术之国也!”
- 三、从“形式”“游戏”到“时间”
- 第二节 “直观教育”与“内时间意识”的“流畅”
- 一、王国维视野中的叔本华哲学及美学的时间性问题
- 二、“哲学乃教育学之母”
- 三、“美术不可教”与美育活动的直观性
- 四、美育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构成的“流畅性”
- 第三节 从“审美时间”论美育的意义
- 一、“主观时间”“客观时间”与“幸福时间账本”
- 二、美育与现世的悦乐精神
- 三、对“人生时间”三种划分与美育功能
- 第三章 梁启超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美育活动的时间性及其中西对比
- 一、佛教哲学对于“意向性”及其“时间性”的解释
- 二、“趣味教育”激发“审美生活”的“时间性”
- 三、美育无关科学,在乎“传习”
- 第二节 美育活动中的悦乐精神与“现在感”
- 一、宗教的中的“时间性”问题
- 二、儒家礼乐教化的悦乐精神
- 三、儒家“浊柔敦厚”诗教之殇
- 四、“情感教育”在于“现在”之满足
- 第三节 美育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的构成
- 一、“五蕴”中的“内时间意识”: “记忆”“延续”
- 二、对美育活动的内时间意识分析
- 第四章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与美育的关系
- 一、“教育独立”
- 二、对传统教育的评估
- 第二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及其与美育思想的联系
- 一、美学为何?
- 二、美感的普遍性与超脱性
- 三、艺术美学思想及对中西艺术的比较
- 第三节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 一、美育理论的一般问题
- 二、美育的实施
- 三、“以美育代宗教”
- 四、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空间的拓展
- 第五章 鲁迅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鲁迅对文艺社会作用的认识
- 一、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
- 二、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 第二节 对美育活动特性的认识
- 一、文艺的阶级性与现实主义文艺教育论
- 二、文艺教育作用的独特性
-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内容及功能
- 一、审美教育的认识作用及内容
- 二、美育为思想道德教育之“辅翼”
- 三、审美能力的提高
- 第六章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生活教育思想与美育的联系
- 一、源出于杜威的教育思想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 三、“生活教育”视野中的美育
- 第二节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中的美育
- 一、本土化的美育
- 二、美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
- 第三节 学校美育的实施
- 一、学校环境美的营造
- 二、礼乐相生的校容与校风
- 三、艺术教育论
- 第七章 丰子恺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及其与美育思想的关系
- 一、艺术即宗教
- 二、艺术与情趣
- 第二节 丰子恺对美育基本特征的认识
- 一、“真在艺术作品中的涌现”
-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 第三节 儿童美育思想
- 一、丰子恺的儿童观
- 二、游戏与美育
- 第四节 日用品审美设计的美育思想
- 一、“灵肉一致的快适”
- 二、日用品之优劣与审美教育
- 三、日用品美育的机制
- 第八章 吕凤子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好美恶恶是人们天性,所以美育才有实施可能”
- 第二节 美育作为“绝缘教育”
- 一、美育何以无济于事,直如“演剧”?
- 二、天演论“抑欲之法”不可行
- 三、对“情”的内时间意识分析与“抑欲”
- 四、“因缘断绝”与美育作为“抑欲之方便法门”
- 第三节 美育与德育的分野及实施
- 一、德育与美育的分野
- 二、美育的实施
- 第九章 陈鹤琴的儿童美育思想
- 第一节 儿童心理研究中的美育思想
- 一、儿童心理特性中的美育因素
- 二、“游戏心”之于美育的具体呈现
- 第二节 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 一、倡导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艺术教育
- 二、美育首先应该体现为整体性的行为与生活
- 三、对儿童玩具与儿童绘画的研究
- 第三节 “活教育”中的美育思想
- 一、何谓“活的教育”及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关系
- 二、“活着”的美育
- 第十章 赵廷为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欣赏”教育的必要及现实问题
- 一、欣赏教育中的美与善
- 二、欣赏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 第二节 欣赏教学作为内时间意识的构成
- 一、“同时学习”中的美育
- 二、欣赏教学的三个环节
- 第三节 欣赏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十一章 孟宪承的美育观
- 第一节 艺术活动、审美活动的价值何在?
- 第二节 美育的疆域在哪里?
- 第三节 孟宪承的艺术教育思想
- 一、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 二、“欣赏教育”作为内时间意识的构成状态
- 三、如何进行欣赏教学
- 第十二章 朱光潜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美育的基本特性及其施行
- 一、美育在诸育之中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 二、美育的内涵及其实施
- 第二节 “趣味”“能力”与审美教育
- 一、闲暇与趣味
- 二、何谓“好趣味”与“坏趣味”?
- 三、趣味的养成及其时间性构成
- 第十三章 朱谦之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无元主义哲学与美育思想
- 一、痛陈知识教育僭越之弊端
- 二、施之于直觉的美育
- 第二节 论乐教
- 一、《周易哲学》中的“唯情论”及时间性思想
- 二、“稳当快活”
- 三、礼乐之教与“真情之流”
- 四、“乐教”的“中和”精神与“乐教理想国”
- 第三节 宇宙美育
- 一、作为“本体”与“工夫”的宇宙美育
- 二、宇宙美育的效用
- 三、性美育
- 第十四章 贺麟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礼乐教化复兴的前奏
- 一、复兴不是复古
- 二、儒家的危机与复兴
- 第二节 儒学作为诗教、礼教、理学三位一体的复兴
- 一、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的复兴通道
- 二、“仁”“诚”“儒者气象”与诗乐新教化
- 第三节 礼乐教化活动的时间性
- 一、不外于“心”的时间性
- 二、原发的礼乐教化活动之统整性
- 三、“礼乐”之“时为大”
- 第十五章 范寿康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感情陶冶”的得与失
- 第二节 良莠并陈的美育理论
- 第十六章 潘菽的美育思想
- 第一节 潘菽的美学思想
- 一、“动态”的审美生活及其构成的主客不分离
- 二、审美生活绝不仅限于艺术
- 第二节 “动的心理人格”与美育
- 一、“动的心理人格”
- 二、“动的心理人格”与艺术教育
- 第三节 作为“手段”与“鹄的”的美育
- 一、作为手段的美育
- 二、作为鹄的的美育
- 第十七章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中“身体”的觉醒及其谱系
-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化及艺术中的身体意象
- 一、处在教化活动之中的身体意象
- 二、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身体理念(以先秦儒家为主)
- 三、中国古典文化之中的身体意象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育观念中的身体意象
- 一、王国维等关于身体美育的思想
- 二、陈独秀美育思想中的身体意象
- 第三节 艺术教育思想中的“身体”谱系
- 一、作家型文人思想中的身体——以林语堂为主
- 二、美学家思想中的身体意象
- 三、艺术家视野中的身体教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玖壹合创
玖壹合创文化是一家新型互联网文化创意公司,2018组建核心业务团队。公司主营业务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核心是IP内容的全版权运营,主要包括出版物版权、数字版权版权、影视版权、动漫版权和其他相关衍生授权的代理、销售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