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著名投资策略师预测经济、市场、周期的逻辑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前全球面临的百年变局为切入点,对经济和市场周期形成的原因、运行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等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

全书分析和总结了作者20多年来预测市场、经济、周期的理论和实用量化模型,以及如何把经济和金融学的原理运用于预测市场、指导极端波动时期的交易和资产配置。市场预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本书为预测市场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此外,作者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美国乃至世界未来的经济走势,分析介绍了百年来多次经济大崩盘时市场和国家的应对措施,及其对于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总论 预测的艺术
  • 宏观的革命
  • 周期的诞生
  • 非理性预期和市场泡沫化
  • 周期的规律
  • 经济周期和市场预测理论
  • 社会的不均
  • 第一章 沉寂的风险
  • 美元体系隐忧渐显
  •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市场预测的方法和结果
  • 百年变局
  • 1929年大崩盘
  • 2020年大崩盘——中国市场揭开全球暴跌的帷幕
  • 2020年大崩盘——全球市场史诗级暴跌
  • 2020年大崩盘——史诗级市场熔断
  • 2020年大崩盘——全球各大央行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
  • 百年变局
  • 第二章 市场是否可以预测
  • 百年道指
  • 市场预测理论
  • 股票定价理论
  • 美联储看跌期权
  • 市场理性还是市场投机?
  • 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辩解
  • 市场泡沫的政策应对
  • 实例:2015年夏天的中国泡沫
  • 结论
  • 第三章 经济是否可以预测
  • 如何预测美国经济
  • 经济同步指标、领先指标和另类领先指标
  • 经济同步指标
  • 经济领先指标
  • 另类领先指标
  • 如何预测中国经济
  •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性消失
  • 预测中国经济
  • 结论
  • 第四章 周期是否可以预测
  • 周期的成因和类型
  •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周期理论
  • 现代经济学对于周期的认知
  • 四类经济周期
  • 美国经济的短周期
  • 中国经济的短周期
  • 以周期预测股市
  • 中国市场回报率的周期
  • 预测中国市场的“潮汐”理论
  • 如何预测美国市场
  • 以周期理论来指导极端时期的交易
  • 结论
  • 第五章 未来是否可以预测
  • 通胀消失之谜
  • 贫富不均极端化
  • 价格的革命
  • 结论
  • 结语 周期的轮回
  • 关于作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5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预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矛盾的行为

    预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矛盾的行为:今天预测的结果,需要在未来验证,但在未来到来之前,我们以当前的预测为基础的所作所为将改变未来的轨迹,最终很可能导致预测无法实现。换言之,预测的历史成绩越优秀,在未来预测实现的概率也就越小。笼统地把各个经济学派分为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这些不同的经济学派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市场如何最优地分配有限资源的看法。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有两个重要的基本假设:一是萨伊定律,也就是供给能够产生自己的需求(充分需求);二是社会经济将通过市场价格的自我调整而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 P=C+G+I 个人消费(C);政府消费(G);储蓄等于投资(I)一个人的消费倾向(ΔC),也就是他的储蓄(S)倾向的镜像(S=1-ΔCS=1-ΔC= I 经济结构里最容易波动的部分是投资预期。这种投资预期的波动,就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本书里讨论的周期,是增长率周期,而不是经济运行的绝对水平周期。一般来说,2~3 个 3.5 年基钦库存短周期,镶嵌构成一个 7~11 年的朱格拉资本置换中周期;5 个以上的 3.5 年基钦库存短周期,镶嵌构成一个 17.5 年以上的中长周期;最后,10 个以上的 3.5 年基钦库存短周期,镶嵌构成一个 35 年以上的长周期,也就是康波周期。周期的镶嵌,是指周期的运行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上一个周期的结束,孕育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也让判断周期运行的始末成了一种追求 “模糊正确” 的艺术。2013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两个似乎持截然相反观点的经济学家 —— 罗伯特・希勒和尤金・法玛。他们对市场可预测性的不同意见在于市场整体和个体的区别,而非人们往往错误认为的预测时间长短的区别。法玛的理论阐述的是,假设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应该如何运行。他并没有描述有效市场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情况,这也是他的理论经常被人们误解的地方。中国的 A 股市场往往领先实体经济大约 6 个月。同时,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股票市场的定价是边际的,而不是总量定价。也就是说,是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在反映市场经济的增速变化,而不是股票市场指数的绝对水平在反映经济的总量。极快的换手率和极短的持仓时间显示,人们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期待着找到下一个接盘侠使自己一夜暴富。密集分布的极端回报率和过快的换手率是泡沫出现的标志。随着回报率出现的概率下降,市场的收益率必须飙升,使预期收益率足够补偿交易员继续停留在市场里所要承担的风险 ——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指数在泡沫的后期将近乎垂直爬升。有效市场学派认为,股票价格反映了经济的基本面。每天关于基本面信息的变化,导致了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如果股票价格明显偏离了其内在价值,市场中套利交易的力量就会进行高卖低买的操作,使市场价格重新回归股票的内在价值。同时,由于这些个股定价出现错误的概率是随机的,所以从市场的整体层面看来,这些定价的错误都会互相抵消,使市场整体的定价呈现出有效性。市场投机学派认为,由于人性的贪婪、未来的不确定和市场流动性的偏好,短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本面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低廉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在正常时期貌似充足的流动性,让投机者误以为可以在市场崩溃之前及时全身而退。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经济同步指标包括非农就业人数、个人收入(除转移支付)、工业产出、制造业和贸易收入。经济同步指标并不会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的实际具体水平,而会确认经济运行的方向。把这 10 个领先数据分为 3 组:第一组,实体经济数据,包括制造业平均工作时长、每周新增失业保险救济金领取人数、消费品制造新订单、非国防资本耐用品(除飞机)新订单、建筑开工许可数量;第二组,金融市场数据,包括息差、股票价格;第三组,预期数据,包括 ISM 新订单、领先信贷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被誉为预测经济增长拐点最准确的指标之一。在交易员厌恶风险,需要把投资组合的风险降下来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资金从短端挪到国债久期的长端,也就是买长期国债。这是因为美国国债是市场公认的最安全的投资标的,其避险功能甚至比具有两面性风险偏好的黄金还要好。如何预测中国经济如果 CPI 的涨幅高于 PPI,或者说企业的利润率扩大,那么这家企业的股票应该受惠。反之类推。PPI 的波动性持续存在并大于 CPI 的波动性,反映了公司定价能力的缺失。在经济运行进入拐点的时候,经济数据之间往往不能互相印证,不能互相说服对方,不能显示经济运行的方向。股票回报率更受估值倍数扩张的影响,而不是盈利增长的影响。因此,股市的大部分回报实际上是由货币政策系统性推动的。在这样的市场里,所有的阿尔法都是贝塔。第一,指数基金将日益主导市场。第二,央行是决定股票回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市场愿意给承担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买单,而选股技能似乎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四章“周期论”全书精华,很见功力

      周期理论民哲气息太过浓厚,简直就是经济学范式里的《推背图》。但反过来说,如果你真正相信了它,你会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去论证它正确的宗教热情,就像本书作者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市场预测并非打板算卦

        市场预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洪灝老师这本书所写的预测并非是打板算卦,而是讲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对世界百年变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经济与市场周期形成的原因,并从中找出一些数据中的蛛丝马迹,以增加自己判断的胜率。这本书首先介绍了周期的产生,以及某些周期的规律,接着谈的是风险,然后分别从市场、经济和周期三个维度谈预测的具体方法,最后谈对于未来的看法。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洪灝老师的某些观点是有点矛盾的,他想告诉我们宏观经济预测的一些方法,也想通过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未来的市场仍有机会,但他也深表担忧这种无限宽松的货币模式。如果宽松政策持续下去,长债利率将被压低,而长债则被压低,那么股市的估值就会无限上涨。但是这件事,毕竟是要有度的,那么这个度到底在哪里?这次疫情,让洪灝老师更为悲观,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美国股市坚挺的一面,虽然连续几次活久见式地下跌,但随后又再度创出新高。直到 2021 年,中国股市都调了 20% 下去,而美国股市依旧上涨。这肯定跟他们极度宽松的货币模式有关。不过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比如判断货币政策的方向主要看三个指标,一是市场利率,代表资金水位,市场利率上升,说明货币收紧,市场利率下降,说明宽松。二是看通胀,通胀如果超过 3%,央行就会很有动力收紧流动性,至少是不敢再放松了。三是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社融下降,代表信用拐点出现,紧信用周期,通常股市的表现都不会太好。对于市场最有利的其实是宽货币,宽信用周期,比如 2019 年是最好的投资时点;再比如重新学习周期的理论,四大周期的运动,就像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一样,当周期叠加时,呈现出很强的趋势,而当周期相反时,影响相对较小。基钦周期,3-5 年,反映的是库存变化,朱格拉周期 7-11 年,反映的是资本支出,库兹涅茨周期 15-25 年,反映的是房地产的变化,而康波周期是 50-60 年,基本上是一波社会变革。基钦周期也叫库存周期,是四大周期中最及时有效的。因为库存数据是我们判断经济周期的重要依据,被动去库存是最佳的时期,说明东西卖得多了,生产跟不上消耗。这时候企业业绩将马上迎来提升,然后是主动补库存,企业看到东西不够用了,再加大生产,做资本扩张。这两个阶段,都是企业绩效不断释放的阶段,有利于推动市场预期。相反是被动补库存,扩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动,此时业绩将出现拐点,接着就是主动去库存,往往是企业停工停产,业绩最差的时候。这几年我们都受到的是基钦周期的影响,大趋势向下我们并没有特别好的机会,真正的大机会可能在未来 10 年才会出现。中国未来持续贫富分化,持续宽松会不断压低长端利率,然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让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能走出美国股市这十年的行情。因此,我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对美国持谨慎态度,一方面,他们有调整的压力,另一方面,长端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未来政策潜力已非常有限。正如洪灏老师所说,靠印钱过日子,美元的信用,总会有个头,这个头是什么呢?也许是一场大的危机,大的骚乱,又或者是科技和经济地位被我们追赶上,所以未来双方仍然是一场巨大的较量,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获取发展的机会,而对美国,更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要在科技领域赶超美国,就需要我们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只有股市长期稳定的牛市,风险投资才能盈利,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创新,比如把被卡脖子的芯片技术突破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与美国资本共舞。看谁更有远见,更有进取心。我们当然希望,政策能够一如既往,遏制房地产市场,引导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只有资金进来,才能产生财富效应。只有这样,科技创新才能全面发展。同时不要忘记,在房地产泡沫被抑制后,美国开启了资本与科技的黄金十年。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