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套装包括:《汴京之围》《穿越非洲两百年》《丝绸之路大历史》《盛世的崩塌》。

内容简介

本套装丛书是知名历史作家郭建龙历史作品中非常特别的四部作品,一部关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特殊事件,一部关注非洲两百年的历史,一部关注三千多年的中外交流史,一部关注视角新颖、全面的盛唐崩塌史。四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思维,深邃的眼光,可以说是作者历史写作的四部代表作品。

《汴京之围》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

《穿越非洲两百年》是一部有温度的现代非洲史。它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论述,以生动的文笔,用讲故事的方式描绘非洲两百年社会历史面貌,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地讨论了非洲问题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三代人和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既在宏观历史视野下透视非洲的前世今生,又在实地见闻中体察非洲当下的社会现状。

《丝绸之路大历史》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展现中西之间纵横交错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历史上的世界格局,由表入里呈现丝绸之路上的地缘政治、信仰传播、商贸往来和文明碰撞。

《盛世的崩塌》是一部视角新颖、全面的盛唐崩塌史。完整复原唐朝自初建到盛世,以及盛世迅速崩塌的全景画卷与人间百态,带你一起了解唐朝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得与失。没有底线的内斗,不断挤压中央政府财政空间的北部边患以及混乱不堪的财政系统,书中将会从三大维度为读者详解这个盛世背后致命的顽疾如何将唐朝一步步拖向倾颓的深渊。

目录

  • 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
  • 版权信息
  • 楔子 盛世毁于战争
  • 上部 盛世
  • 第一章 血的开局
  • 第二章 拨乱反正
  • 第三章 盛世阴影
  • 第四章 危局之成
  • 第五章 战争前夜
  • 下部 崩塌
  • 第六章 战争的开局
  • 第七章 逃亡的皇帝
  • 第八章 血肉抗战
  • 第九章 从全局战争到局部战争
  • 第十章 找不回的盛世
  • 尾声 盛世的丘墟
  • 附录
  • 参考书籍
  • 后记
  • 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
  • 版权信息
  • 楔子 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三年
  • 第一部 伟大的胜利
  • 第一章 繁荣之后
  • 第二章 北方游牧区:衰老与新兴
  • 第三章 最危险的和约
  • 第四章 各怀鬼胎
  • 第五章 买来的胜利
  • 幕间 另一个版本的收复燕京
  • 第二部 战争与和议
  • 第六章 从和平到战争
  • 第七章 闪击战
  • 第八章 遗患无穷
  • 第九章 战争无厘头
  • 第三部 汴京失陷
  • 第十章 再起波澜
  • 第十一章 战端重启
  • 第十二章 汴京失陷
  • 第十三章 艰难的谈判
  • 第四部 靖康之难
  • 第十四章 惊天之变
  • 第十五章 大楚政权
  • 第十六章 战争中的女人
  • 第十七章 撤离
  • 画外音 百姓真的在乎帝王吗?
  • 第十八章 还政赵氏
  • 尾声 消失的艮岳
  • 附录
  • 后记
  • 参考书目
  •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 版权信息
  • 楔子 一个僧人踢开的百年外交
  • 第一部 征服时代
  • 第一章 西汉:突然扩大的世界
  • 第二章 征服和反抗
  • 第三章 外交时代的纵横家
  • 第四章 海洋时代的前奏
  • 第二部 信仰时代
  • 第五章 一千多年前的背包旅行记
  • 第六章 分裂与信仰
  • 第七章 唐代的信仰旅行和异域想象
  • 第八章 传入中国的世界信仰
  • 第三部 贸易时代
  • 第九章 从南海到非洲的开拓
  • 第十章 贸易立国的王朝
  • 第四部 帝国时代
  • 第十一章 帝国的使者们
  • 第十二章 海洋时代的冒险家
  • 第十三章 融入世界的中国人
  • 第五部 帝国依旧,中央已失
  • 第十四章 利玛窦:敲开封闭之门
  • 第十五章 对外关系变形记
  • 第十六章 郑和下西洋:官方垄断的高潮
  • 第十七章 明末开关:最后的回光返照
  • 第十八章 重归闭关之路
  • 第十九章 敲不开的大门
  • 尾声
  • 丝绸之路大事年表
  • 后记
  • 参考书目
  • 穿越非洲两百年
  • 版权信息
  • 序言 非洲已到发展的大门口
  • 引子 通往世界边缘的非洲之船
  • 第一章 基督文明在非洲
  • 第二章 穆斯林的非洲世界
  • 第三章 欧洲人: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动荡
  • 第四章 独立了:烟花之下,问题重重
  • 第五章 第一代的梦想家
  • 第六章 利维坦狂欢
  • 第七章 第二代领导人的试验
  • 第八章 最残酷的兄弟战争
  • 第九章 新一代的务实派
  • 第十章 白人的天堂结束了
  • 第十一章 革命后的北非
  • 第十二章 缓慢形成的非洲之核
  • 尾声 最后一次冒险
  • 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5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近代西方人到来之前,中国的战争战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对陆地地形的把握,只要掌握了中国的山川地理,就可以依据地理条件来进行防御或者进攻;第二注重战略,不注重武器。千百年来,中国战争武器的进步比较有限,很难有一方在武器方面突然占据绝对优势。但西方人的到来,打碎了这两个战略。他们从海上发起进攻,并利用坚船利炮快速取胜,对于中国而言都是颠覆性的,海权时代到来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的历史和非洲的现实

      看过诸多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知道诸多的战争,尤其是中国更朝换代的战争;了解不少的中国文化,儒家道家甚至法家。儒释道影响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直到沉淀在骨子里。但从宗教的角度看中国历史,还是冲击到了我。距离不是问题,民族不是问题,国别不是问题,甚至生死也不是问题。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只有信仰。复旦王德峰教授说过,儒家教人拿得起,道家使人放得下,佛家让人看得开。中华文明的内核应该是儒释道,这是大一统的人心所向。文化啊,还是需要底蕴的。再看看非洲,缺的是秩序。没有凝聚的文化,又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交叉之地。只能在现实中不断尝试,在错乱中不断改进,外在的任何所谓民主也好,文明也罢,都缺少内在的支撑和粘性。根据热力学熵增定律,任何事物自然都趋向无序的。要形成秩序,得做功啊,能有能量啊。在非洲这片人类的发源地,呼唤形成文化的做功者。非洲没有秩序的原因,不是落后;逻辑应该是,没有秩序是落后的原因。西方的殖民给当时的人民带去苦难,最关键的是使得非洲人民错过了形成秩序的最佳窗口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怎么补偿都不为过。非洲从中国取经的不应该是模式,应该是文化,就像唐朝的扶桑一样。中国的历史,从王朝看,是轮回;从文化看,是迭代。非洲的现实,从近代看,是无奈;从当代看,是试错。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遥远的非洲,遍布的华人

        从时间上来看,大批中国人前往非洲拓业、置业和旅行都是最近四十年的事儿;国人能够以参与者和建设者身份帮助非洲各国发展经济,给国家创造贡献,为个人谋幸福。这些离不开建国前三十年,我们支持各国谋取民族和国家独立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我们包容并蓄的宽广胸怀、踔厉奋进的进取精神!新时代,需要我们使用勇往直前与互利共存的精神指引,在非洲开拓新天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