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露肥胖的真相,试图解决你经常会遇见的减肥反弹问题。

内容简介

肥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流行现象,许多人深受其困扰。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无论你付出多大努力,减去的体重总是失而复得。那么,这是因为你的遗传基因不够好,还是因为你的生活不够自律,或者你所采用的方法不够科学?

在本书中,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冯子新博士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导致肥胖的各种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揭示了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水平升高。

同时,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学机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人们认识的诸多误区,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书可供希望减轻多余体重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部分 肥胖症的流行
  • 第1章 肥胖症流行的原因
  • 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 肥胖症流行现象分析
  • 膳食指南
  • 第2章 肥胖症的遗传
  • 先天与后天
  • 有关“节俭基因”的假设
  • 第2部分 热量摄入理论的欺骗性
  • 第3章 减少热量摄入是错误的
  • 几个错误假设
  • 食物的处理方法
  • 热量摄入减少不是体重减轻的主要原因
  • 热量减少:极端的试验,意外的结果
  • 一个错误的假设
  • 吃多吃少不受意识控制
  • 饥饿游戏
  • 吃不饱的恶性循环
  • 残酷的骗局
  • 第4章 运动的神话
  • 严酷的现实:运动的效果是有限的
  • 热量消耗
  • 运动和体重减轻
  • 补偿机制:躲在后面的罪魁祸首
  • 第5章 进食过量的悖论
  • 进食过量试验:意想不到的结果
  • 体重由身体设定
  • 瘦素:寻找激素的调节器
  • 第3部分 肥胖症的新模型
  • 第6章 新的希望
  • 肥胖症的激素理论
  • 消化机制
  • 胰岛素、体重设定点和肥胖症
  • 第7章 胰岛素
  • 我能让你长胖
  • 来做个测试看看吧
  • 口服降糖药
  • 非糖尿病类药物
  • 我有办法让你变瘦
  • 机制
  • 第8章 皮质醇
  • 压力激素
  • 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
  • 皮质醇和肥胖症
  • 睡眠
  • 机制
  • 第9章 阿特金斯的反击
  • 碳水化合物-胰岛素假说
  • 低碳水化合物革命
  • 权威们的反击
  • 低碳水化合物节食法:震惊了医学界
  • 阿特金斯的衰落
  • 碳水化合物-胰岛素假说的不完整性
  • 第10章 胰岛素抵抗:主角登场
  • 胰岛素抵抗是如何出现的
  • 对抗生素的抵抗(抗生素耐药性)
  • 对病毒的抵抗(病毒抗体)
  • 对毒品的抵抗(毒品耐受性)
  • 恶性循环
  • 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出现
  • 证据支持
  • 时间依赖性与肥胖症
  • 哪一种情况先出现
  • 胰岛素抵抗在体内的分布特点
  • 持续的胰岛素抵抗
  • 一日三餐,没有零食和加餐
  • 第4部分 肥胖症的社会现象
  • 第11章 大份食物、增加进食量及糖肥症
  • 零食:不会让你变瘦
  • 早餐:非吃不可吗
  • 水果和蔬菜:一些事实
  • 一门新学科:糖肥症
  • 第12章 贫穷与肥胖症
  • 理论、热量和面包的价格
  • 来自皮马印第安人的证据
  • 第13章 儿童肥胖症
  • 肥胖症:不再是成人的专利
  • 答案是胰岛素
  • 同样的方式方法,同样的失败结果
  • 终于成功了
  • 老祖母的话
  • 第5部分 饮食习惯的问题
  • 第14章 果糖的致命效果
  • 糖有毒吗
  • 糖的基础知识
  • 果糖:最危险的糖类
  • 果糖代谢
  • 机制
  • 怎么做呢
  • 第15章 减肥饮料:只是一个幻想
  • 寻找甜味剂
  • 寻找证据
  • 可怕的真相
  • 第16章 碳水化合物和起保护作用的膳食纤维
  • 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指数
  • 小麦:西方人选择的主食
  • 膳食纤维的好处
  • 膳食纤维:抗营养物质
  • 膳食纤维和2型糖尿病
  • 醋的传奇
  • 血糖指数存在的问题
  • 第17章 蛋白质
  • 肠促胰岛素效应和第一时相
  • 乳制品、肉类和胰岛素指数
  • 饱腹感
  • 肉类
  • 乳制品
  • 肥胖症的激素理论
  • 第18章 脂肪恐惧症
  • 饮食-心脏假说
  • 反式脂肪
  • 对心脏病和中风的预防效应
  • 膳食脂肪和肥胖症
  • 第6部分 解决方案
  • 第19章 吃什么
  • 疾病形成的多因素性
  • 第一步:减少多余糖的摄入
  • 第二步:减少精制谷物的摄入
  • 第三步:适度摄入蛋白质
  • 第四步:增加天然脂肪的摄入
  • 第五步:增加相关保护因子的摄入
  • 最后一块拼图
  • 第20章 什么时候吃
  • 禁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
  • 禁食的身体反应
  • 禁食期间激素的变化
  • 关于禁食的错误观点
  • 禁食:极端案例和性别差异
  • 间歇性禁食和限制热量摄入
  • 你能否做到
  • “少吃几顿饭”
  • 附录一 饮食计划
  • 附录二 禁食建议
  • 附录三 冥想和睡眠:降低皮质醇水平的方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五分,因为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

    这本书写的相对不错,是相对啊,因为作者很会用文字数据蛊惑人心,对于小白来说,某些观点会让人一脸茫然,比如作者说热量差减不了肥,而减肥的最底层逻辑是制造热量差,是不是很懵?减肥不应该仅仅只看热量,还要从营养角度和生理角度来看,但是作者没有把这些概念说明白,故弄玄虚。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方法 —— 禁食!咳咳,你怎么不说切胃呢,减肥效果更好,血糖指标也能下去。全世界有道德底线的科普作者、国家都在告诉大家要均衡饮食,按照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来吃,别瞎搞!你就是不信。当然,我没说禁食没有好处啊,好处也很多,比如就连一个坏掉的手表,一天也有两个点的时间是准的,其次还有装饰作用对吧,说不定是个老古董,更有价值。

      1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调节内分泌的自愈行为

      最近在 B 站上看了一个美国的医疗纪录片,叫《我的 600 磅人生》,600 磅换算一下大约就是 272 公斤,美国这样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在片中可以看到,他们无法停止进食,一直吃一直吃。可以理解为,他们越胖,胰岛素抵抗也就越高,造成胰岛素分泌量也就越高,最终,一份食物转化成的脂肪越多,恶性循环,可以说是,胖上了 “胖的轨道”。在弹幕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斥责这些胖子太贪吃了,却没有人指出,这些胖子也是身不由己。在这本《肥胖代码:减肥的秘密》书中,冯子新博士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导致肥胖的各种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揭示了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水平升高。同时,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学机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人们认识的诸多误区,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我的饮食世界被颠覆了。原来的我,每次节食一段时间,我都会特别馋面包、甜品。我觉得是身体在呼唤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我不吃我会很难过的,我一定要吃。现在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在捣鬼,他觉得我就应该是个胖子。也是过高的胰岛素,仍想要维持高水平,所以虽然我的身体根本不想吃,但是反派 (胰岛素抵抗) 在操作我。原来的我,信奉少食多餐,永远不让自己饿着,一旦饿了,我脑子里就是:“我饿了,我要吃,我要吃什么?” 现在,当我饿了,脑子里是:“非常棒!我的胰岛素降低了,糖原在消耗了!胰岛素水平会降低的,胰岛素抵抗也会减轻的,我坚持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你再也不为减肥发愁!

        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区别是什么?直接原因是直接造成体重增加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热量摄入过多固然可能是体重增加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那肥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本书找到了肥胖的根源 —— 激素,特别是胰岛素。你肯定知道胰岛素,但大概率你没听说过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胰岛素抵抗就能降低你右脑中的体重标准值,你就很容易维持减肥的成果。同时,这本书将全面更新升级你的减肥技术逻辑。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就是以生动的比喻讲清楚了减肥的原理,以真实的临床案例,说明了我们固有减肥逻辑的误区。例如:想当然的利用所谓能量守恒定律所进行的节食减肥、运动减肥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只有抓住根本原因,以激素平衡为目的,根据人体整个系统运作而制定饮食计划,以快乐的目的进行短长相济的禁食调理。通过冥想、太极、瑜伽以及按摩等合理运动和理疗方式,就能轻松达到减肥且保持健康的目的。为什么无糖但有甜味的饮料是骗局?为什么吃肥肉比吃米面还健康?为什么喝茶、喝醋、喝咖啡(不加糖)都能减肥?带着这些有趣问题把它读完,你就是减肥达人甚至能够成为健康营养师。

          转发
          2
        • 查看全部48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