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陈丹青五年听课笔录。

内容简介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学回忆录(上)
  • 出版说明
  • 小引
  • 文学,局外人的回忆
  • 开课引言
  • 第一讲 希腊罗马神话(一)
  • 第二讲 希腊罗马神话(二)
  • 第三讲 希腊史诗
  • 第四讲 希腊悲剧及其他
  • 第五讲 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 第六讲 新旧约再谈
  • 第七讲 福音
  • 第八讲 新旧约续谈
  • 第九讲 东方的圣经
  • 第十讲 印度的史诗、中国的诗经
  • 第十一讲 诗经续谈
  • 第十二讲 楚辞与屈原
  • 第十三讲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 第十四讲 先秦诸子:老子
  • 第十五讲 先秦诸子:孔子、墨子
  • 第十六讲 先秦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 第十七讲 魏晋文学
  • 第十八讲 谈音乐
  • 第十九讲 陶渊明及其他
  • 第二十讲 中世纪欧洲文学
  • 第二十一讲 唐诗(一)
  • 第二十二讲 唐诗(二)
  • 第二十三讲 唐诗(三)
  • 第二十四讲 宋词(一)
  • 第二十五讲 宋词(二)
  • 第二十六讲 中世纪波斯文学
  • 第二十七讲 阿拉伯文学
  • 第二十八讲 中国古代戏曲(一)
  • 第二十九讲 中国古代小说(一)
  • 第三十讲 中世纪日本文学
  •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 第三十二讲 十七世纪 英国文学、法国文学
  • 第三十三讲 中国古代戏曲(二)
  • 第三十四讲 中国古代小说(二)
  • 第三十五讲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 第三十六讲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德国文学
  • 第三十七讲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 第三十八讲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 文学回忆录(下)
  • 第三十九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
  • 第四十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二)
  • 第四十一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三)
  • 第四十二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四)
  • 第四十三讲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一)
  • 第四十四讲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二)
  • 第四十五讲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三)
  • 第四十六讲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四)
  • 第四十七讲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五)
  • 第四十八讲 十九世纪德国文学
  • 第四十九讲 十九世纪德国文学、俄国文学
  • 第五十讲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再谈
  • 第五十一讲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续谈
  • 第五十二讲 十九世纪波兰文学、丹麦文学
  • 第五十三讲 十九世纪挪威文学、瑞典文学
  • 第五十四讲 十九世纪爱尔兰文学
  • 第五十五讲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
  • 第五十六讲 十九世纪中国文学
  • 第五十七讲 十九世纪日本文学
  • 第五十八讲 二十世纪初期世界文学
  • 第五十九讲 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 第六十讲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一)
  • 第六十一讲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二)
  • 第六十二讲 象征主义
  • 第六十三讲 意识流
  • 第六十四讲 未来主义
  • 第六十五讲 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及其他
  • 第六十六讲 卡夫卡及其他
  • 第六十七讲 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 第六十八讲 意象主义(一)
  • 第六十九讲 意象主义(二)
  • 第七十讲 存在主义(一)
  • 第七十一讲 存在主义(二)
  • 第七十二讲 萨特再谈
  • 第七十三讲 萨特续谈
  • 第七十四讲 加缪及其他
  • 第七十五讲 新小说(一)
  • 第七十六讲 新小说(二)
  • 第七十七讲 新小说(三)
  • 第七十八讲 原样派、荒诞剧、垮掉的一代
  • 第七十九讲 垮掉的一代再谈
  • 第八十讲 垮掉的一代续谈
  • 第八十一讲 黑色幽默
  • 第八十二讲 魔幻现实主义(一)
  • 第八十三讲 魔幻现实主义(二)
  • 最后一课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6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回忆录》…从前如果就有语文课,诗经会写得更好些吗?

    提到文学,我一直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一种被语文老师们群殴后不敢也无力还手的恨恨感。我们早已习惯了啥什么的,古典、通俗、现实、超现实、浪漫、印象、意识流、自动写作……,各种叫得出名字的主义和叫不出的。从孩子识字起就轮翻轰炸,好像没有今天的文学评论就不会有文学似的。我都怀疑了,如果从前就有了语文课,《诗经》会不会写得更好?还有,对于那些非主流无法归类的作者,为啥评委们总是选择集体缄默,集体忽略呢?木心就是被忽略的这么一位,他都不能称之为作家,因为他不是作家协会的会员,这么个逻辑说的话,陶渊明也只能算是个业余文学爱好者了。对于木心,也许应该这样介绍,著名非主义非主流文学工作者,那木心的文学态度也就叫"非非主义"吧……"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木心是有耐心诚实的,总要等到灵感出现才下笔。有时灵感有些矜持,木心则佯装要下雪怪罪,他的"吾和我"应该相处的不错,是打得起情骂得了俏的一对儿,让人嫉妒。"我不知云在想什么,我只晓我想云什么"…… 木心谈论文学是率直的,体验和判断都来自个人顿悟,这常被贴上"偏见 " 的标签,文学评论界可从不缺这类标签高手。"时代感是俗气的,被时代拷问吭一声也是俗气的"…… 几千年来文学没变的,才是木心想用尽一生去感悟的。"旁观无罪,思想无罪"…… 独立旁观者的孤独也许永远无法得救,可救不了人类总可救自己,救不了一生就算救得了片刻安宁也足矣……。翻翻书做个通透的假先知,拿起笔学木心也创一个世记……(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11
      3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回忆录》一场文学的远征,重温回忆的梦…

      希腊的酒神精神,最符合艺术家性格。我们出自老子故乡,又和乔达摩的故乡印度为邻,为什么还是视希腊为精神故乡?希腊悲剧的通识与基调,是一切都无法抵抗命运。为什么希腊悲剧能净化人们的心灵?中国人不知此。凡是健全高尚的人,看悲剧,既骄傲又谦逊地想:事已如此,好自为之。一切伟大的思想来自悲观主义。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一开始就悲观、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之谓 “净化”,中国人说 “通达”,“通” 是认识论,“达” 是方法论。尼采疯狂,是一个没有喝过酒的酒神。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尼采:悲剧起源、酒神精神、日神精神、上帝死了、“人样的、太人样的”—— 就是这些东西。“悲剧” 起源,还是希腊人的。“酒神精神” 也是希腊人的,但希腊人对酒神和阿波罗神,是平衡的。尼采强调而已。如用酒神精神原则构成国家民族人文系统,当然好 —— 但属于理想主义,绝对不可能的。酒神精神是少数天才的事。“人样的、太人样的”—— 很简单,现在人类是太不像人样了。人类这概念都快没有了 —— 先是人类人类了…… 人类太人类了…… 现在是人类太不人类。尼采希望人类超越自己。尼采预言 “超人” 会降生 —— 这是一场梦。还属于进化论,超人不会诞生的。曹雪芹 “好像” 读过叔本华、尼采。为什么?他熟读释家、道家经典 —— 佛家的前半段,就是悲观主义,道家的后半段,就是超人哲学。佛家以为生命是受苦,道家以阴柔取阳刚(酒神精神)。《易经》句句话向往阳刚,但不得已,以阴柔取之。叔本华是生命意志,尼采是权力意志。十八世纪的中国,有这样一位文学家,站那么高,写这样一部小说。他不知道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艺术原理上却和希腊罗马相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自知伟大。写书,是他知道不能亏待自己;不去工作,是他不想亏待自己。对巴尔扎克,不能用什么主义去解释。面对他,思想的深度,文体,都免谈。谈这些,太小家气 —— 哈代,你要纯性地读,狄更斯,充满友情去读,托尔斯泰,可以苛求地读。可是读巴尔扎克,完全放弃自己。用北方话说,豁出去了。由他支配,没意见。福楼拜一定嫉妒巴尔扎克,一如芬奇嫉妒米开朗琪罗。巴尔扎克是动,福楼拜是静的。巴尔扎克,米开朗琪罗,多产;福楼拜,芬奇,是少作的。巴尔扎克和米开朗琪罗是精力的,苦行的,随便生活的;福楼拜和芬奇是精致的,讲究的。巴尔扎克伟大,福楼拜完美。他是整体性的渊博。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间百态,什么都懂。法国小说家中要论到伟大,首推巴尔扎克。他的整个人为文学占有,被作品吸干。人类再也不会有巴尔扎克了。所幸我们已经有他。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个最好的梦。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夕绛帐风飘去,木铎含心终不知

        很想用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来概括木心先生的学问,但奈何先生不喜此语,笑为 "两只脚的图书馆" 以及 "江湖草药郎中"。而先生年轻时便读完福楼拜的所有小说,便自谓福楼拜的门生,敢与莫泊桑做师兄弟。而我只读了这一本书,还有先生的一些诗,便只敢称先生。先生所推崇的作家里,排在第一流的是福楼拜、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认为他们的文字简练优美,思想深邃,毫无矫揉造作之情,却又能洞察人心,尽人之性。我们后人读先生之文,便可初步领略先生审美品位之高绝。这是一个历经生活苦难,却依然热爱生活的灵魂。这个灵魂内含本真的自由,只静静地、优雅地注视着世间繁华的潮起潮落;潜入学问之中,寻找与生命意志想通的道路。虽潦倒大半生,却愿意将一生所学,付与可造之才,给后辈以无私的、系统的教育和启迪。先生谈了什么是良师,我以为是我所听过之中最好的。"一扇门要开,手里要有一万把钥匙,一把一把试过来,来不及的,良师告诉你,一用,就开了"。当他接受学生们呈奉的晚餐最后一片烤面包时会笑着说:"人生还是要做教师好"。先生从先秦诸子,再到希腊哲学,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再到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文学、哲学、音乐、绘画、雕塑,先生既以 "时代之眼" 观之,又由经自我之心证之,有的精彩纷呈,有的鞭辟入里,自成风格。虽难说准确无误,但真诚,无做作。我以为先生是倾向尼采的,全书谈尼采有 268 处,说尼采的诚恳,太老实,谈及尼采所言 "艺术高于一切",我猜想先生语气是凝噎的,思想却飞扬如风。先生也喜谈贝多芬,认为他的《第三交响乐》能更好诠释哲学。我读《最后一课》的时候,久久不愿读完,不停的回看前面的文字。心里一直在遗憾,要是先生能与南怀瑾先生一晤,再倾心交谈一番该有多好。先生或能对儒家学派则会有另一番见解。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先生受伪君子之害多矣,而儒家因是后世显学,以多出伪君子为实。即便如此,先生仍认为孔子的文学性是高绝的,一开始我不明白 "文学性" 在先生心中有最崇高的位置,直到我看到 "只有文学家能站出来说话,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不像战争,音乐不能作一曲骂战争,哲学家是隔着军靴挠痒,科学家被迫做帮凶"。中国艺术圈多数是先生的拥趸,细分到文学圈却对先生,毁誉参半。原因我是知道的,现代中国作家圈子被先生批评的很多也很狠。幸而反正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说 "木心先生是他一生的导师"。认真读先生之书,至少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有趣起来。"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木心

          6
          4
        • 查看全部59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