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现清代一系列典型案件,解析其制度设计的漏洞所在。

内容简介

历史上涉及多方、影响广泛的大案要案,其发生、审判及最终裁决,往往充满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可谓回溯及研判历史的重要标本。

本书上编《旧案重审》,以充满现场感的叙述,重现了自雍正至光绪年间的多桩案件。这些案件起初都看似平常,但最终升级成轰动一时、引起皇帝关注的大案,其案情反复、内幕重重,令人惊骇,最终审判结果耐人寻味。作者在还原案件过程之后,予以理性审视,探讨了清代法律制度中的种种弊病,譬如刑讯逼供、讳盗诬良等,以及其深层症结所在。

下编《刑期无刑》,选取清代法制体系中的一些重要职位,如仵作、禁卒、提牢官乃至皇帝,展现他们作为体制中的“螺丝钉”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履行职责时面临的困境,并由此展现了清代法制体系的审案流程、机构设置、人事机制以及明暗规则。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上编中所述的案件。

本书以重述案件的方式还原历史现场,也从侧面描绘出清代由盛世坠入末途中的政局更迭、官场生态与世情人心。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有助于理解、反思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以及政治制度的某些痼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上编 旧案重审
  • “能吏”之祸:一桩民妇走失案背后的雍乾政风之变
  • 新君的麻烦
  • 亲家成仇家
  • “能吏”高人杰
  • 杨氏“复活”
  • 督抚角力下的大结局
  • 刑讯及其“世轻世重”
  • 讳盗诬良:制度漏洞酿成的惨剧
  • 律例设计精细,却难免冤案发生
  • 从制度上找漏洞:讳盗诬良是如何发生的
  • 重臣与宠臣:一桩杀妻案引发的权力较量
  • 涉案人员
  • 案件始末
  • 处理结果
  • 余音
  • 冤狱起山阳:洪水过后的新进士之死
  • 自杀?还是被自杀?
  • 利欲熏心的府县与颟顸昏聩的大僚
  • 来自皇帝的焦虑
  • 冒赈与吃赈:赈灾官吏怎样发国难财
  • 黑幕笼罩泰山脚下:嘉庆年间的徐文诰京控案
  • 积案累累,京控纷纷
  • 事主耶?凶手耶?
  • 救官不救民
  • 外间风气非一人能变
  • 一场震惊御座的反转剧:嘉庆年间直隶迟孙氏京控案
  • 冤沉似海的惊天大案
  • 瞠目结舌的案情反转
  • 插曲:对一个“惧内庸夫”的道德审判
  • 图准不图审:反转剧里的京控弊端
  • 人情难却:道光年间的一件刑部舞弊案
  • 从上下其手到真相大白
  • 刑案中的人情难却
  • 刑部的纠错机制
  • 闺门奇祸:道光年间的德清徐氏狱
  • 秽事出清门
  • 发痧?自缢?还是被杀?
  • 主审死了,主犯也死了
  • 似是而非的大结局
  • “办七分不公道事”
  • 内轻外重,事已积成:光绪年间的河南镇平王树文顶凶案
  • 偷梁换柱,一错到底
  • 内外角力,唇枪舌剑
  • 积重难返,大势已去
  • 下编 刑期无刑
  • 清代刑部的审案流程
  • 移送与派审
  • 审讯与用刑
  • 定稿与上奏
  • 笔尖儿立扫千人命:清代的秋审与秋审处
  • 地方秋审
  • 秋审处的机构设置
  • 秋审处的运作模式
  • 秋审处的人事机制
  • 清代刑部的提牢官
  • 新官试金石
  • 处分压力
  • 经费压力
  • 人事压力
  • 恤囚福报
  • 身负重任的小人物(一):清代刑部的书吏
  • 清代部吏的生存状态
  • 刑部书吏特殊性成因分析
  • 刑部书吏的一些遗留问题
  • 余论
  • 身负重任的小人物(二):清代刑部的仵作与禁卒
  • 刑部的仵作
  • 刑部的禁卒
  •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清代的皇权与刑案
  • 政治大案中的皇权
  • 普通刑案中的皇权
  • 怎样认识清代刑案中的皇权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不断前进,也不断重复着。”法制史也是

    我读这本《清代的案与刑》时不住的感叹:很多三百年前的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啊! 说来先要感谢顾衡老师,听他一堂课荐书单中有这本书,我才买来读的。书比较薄,应该不到二十万字吧,读起来酣畅淋漓,而且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清朝存在的司法问题,依旧能警醒当下的我们,我简单说两个,有兴趣不妨读全书。 一、清代的京控案件 —— 当下的信访制度。京控案件就是清朝地方官员办理的刑事、行政案件,引发作为当事人的百姓不满,百姓就进京控告,以引起刑部和皇帝的注意,继而重审。这制度设立初期似乎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但这也导致 “引起皇帝高度重视的京控成立近京地区乡间无赖拖仇家下水,要挟地方政府的工具。” 作为一个有类似工作经验的河北(近京地区)警察,读到这句我笑了出来,心里大喊一声:这像极了现在的信访! 作者指出,与西方 “正义性审判” 不同,清代是 “伸冤型审判”。而且那时的中国并没有终审制度,即便是两审终审的新中国,也经常出现 “终审不终”,常有上访户去信访局反应司法问题,这在法学界饱受批判。 信访问题是让当前地方党委政府头痛不已的问题,我国也正在改革信访制度,但如何看待信访呢?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二、清代的讳盗诬良 —— 政府的考核体系。讳盗诬良,是清代地方官遇到辖区出现强盗入室事件,更愿意选择不予立案,因为清代中央会以强盗案件破案率考核地方官,而且绩效占比极高,但古代的刑侦技术不高,侦破难度极大,导致极端情况下地方官回为了升迁,而将强盗的罪名安插到良民甚至于被盗事主或家人身上。 乾隆之后人口暴增,财政收入未能同等比例提高,社会治理成本却更加难以承受,而对地方官而言,案子越大,意味着支出要越多。成本收益比较之下,讳盗诬良便成了地方官的 “最佳” 选择。 作为一名警察,可以讲我国当下倒是很少出现讳盗诬良,因为刑侦技术越来越高,法治建设越来越完善,但考核体系依旧左右着司法工作的方向,不合理的考核体系仍旧会带来问题。比如公安局的破案率,信息时代的网络诈骗高发,且骗子都是跨境作案,涉及外交,地方公安根本无法侦破,为了绩效,诈骗案立案率越来越低,群众满意度下降。再比如公安系统的战果排名,按照考核标准,公安战果越多分数越高,可这不是意味着治安差吗?小偷多,抓的小偷才会多,再深我就不说了。 如何制定考核标准,这个问题困扰着古今中外的政府,如果你是创业者,也困扰着你的公司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这本书除了让我对清代的司法体系和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便是对清代皇权在刑案中的性质和作用有了重新认识。我们一想到皇权,往往想到的是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毕竟皇帝掌握着每一个人的生杀大权,正所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具体的案例告诉读者:在清代,皇帝的言行受到祖宗家法,社会舆论和制度程序的限制,皇权被相对严格地限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清代君主意志对刑名事务的影响既不是高悬九重,有名无实的,也不是肆意妄为,随心所欲的。它位于整个刑名体系的制高点,却并未脱离出去。它切实左右着整个系统,同时也被系统中的其他部分所利用。作者将清代与 15~18 世纪的英国进行比较也很有意思。在当时的英国,疑难案件除了由王室巡回法庭依据普通法进行审理外,还经常提交给大法官法院进行裁判。大法官们审理这些案件并不受普通法的制约,而是根据公平和正义的原则进行自由心证,即通过所谓的 “衡平法” 来调节过于严苛的普通法。而清代的刑事案件,不论是督抚还是部臣,都只能 "依律" 断案,只有皇帝才可以 “法外开恩”。从这个角度来说,清代皇权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和英国大法官们的自由心证确有相似之处,这个角度也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硬性的法律与弹性的权力相配合,是帝国刑名体系设计的理想状态。当然,这也只是理想状态,这个体系能否真的达到理想状态,还是要依赖于皇帝个人的能力。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清代刑与名

        书中介绍了好几个清代的刑事案件审理情况,这些大案要案的侦办与审理过程中,往往给人这样的感觉,案件本身的真实情况被慢慢模糊,随之而来的是这个官僚体系背后政治势力卷入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最后案件还会升级到帝国的最高权力拥有者,皇帝这里。皇帝虽然有最高的裁定权,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他也必须顾及来自官僚系统和政治舆论的压力,所以名义上皇帝是道的代表,但是事实上他信息有限,受到钳制,决策困难。所以,这样一个邢名系统往往参杂着各种各样的人治与法治的因素,也不可避免充斥这政治权力的博弈。应该说,只要是人参与的系统,就不可避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约束人的方法,只有制度建设。

          1
          1
        • 查看全部20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民营出版策划发行机构。从1996年策划出版发行梁晓声《95随想录》、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至今,汉唐之道每年均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问世,一直享有书业“常青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