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男风在清代社会中的存在原因与传播方式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世纪清代男风的实践者及其同性情欲与同性关系。其中,同性情欲是男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内在原因,而同性关系则是男风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并以双方的性关系为纽带,涉及双方的经济关系、社交关系与情感关系等。

本书以理论上完整的一次男风实践过程为框架,将千余件刑科题本中的案例置于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集中考察。先后论述同性情欲的产生、拒止与转化,以及同性关系的形成原因、表现与结束。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上篇 情欲
  • 第一章 情欲的产生
  • 第二章 情欲的拒止
  • 第三章 情欲的转化
  • 第四章 情欲的特点
  • 下篇 关系
  • 第五章 关系的建立
  • 第六章 关系的类型
  • 第七章 关系的结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偏重案件分析,男风现象分析比较泛泛

    能读这本书的都是想要了解清代男风现象的。本书主要以十九世纪清代鸡奸相关刑律卷宗为切入点研究男风。切入角度新颖,但是理论研究和论述比较水。读后没感觉有很大收获,倒是本书摘抄的很多男风刑案本身有些意思。作者开篇说研究男风现象,时人的笔记小说话本具有主观臆想属性,不够客观。刑律案件能够提供独特的客观视角,辅以量化分析可以从侧面了解清代的男风现象。作者还指出男风与同性恋两个词具有的含义有所不同。男风一词更多是专指古代中国对同性关系的描述。而十九世纪正是一个距离现代最近,而中国民间文化没有大规模被西方现代文化影响的时代,所以十九世纪的刑律卷宗样本具有典型意义。读完了本书感觉上是略有失望的。刑事案件本来就是一种越轨的非常态事件。卷宗作为男风现象研究样本,本来就有缺陷,盲区,以及倾向性。而本书对案件分析着墨又过重,反倒对男风现象的剖析常常泛泛论述。使得本书基本局限于了刑律这个切入点。如果没有每章结束时的总结论述,甚至可以说书名改叫清代鸡奸问题研究更合适。此外本书的量化研究停留在比较表层的方面。比如作者分析案件主动者被动者的年龄,职业。但是刑律案件样本的天然倾向性又导致了分析出的男风现象结论很难有强逻辑的说服力。很多结论与其说是男风关系分析,不如说是性犯罪者与受害群体特点总结。作者在每个章节末尾对男风现象的论述还是有些内容的,所引广博却点到即止,没有和剖析卷宗后的结论产生有机的理论碰撞。所以说粗略翻看会有头重脚轻,不够扎实之感。不过在看过大量卷宗分析后,确实能够窥得清代男风现象的一些特色:好男风者多性取向不忌,传宗接代与男风并无根本矛盾,社会广泛了解男风,同时社会又广泛对男风持负面态度,甚至清代特设鸡奸罪予以限制,好男风被发现会被歧视耻笑,被动方无论自愿非自愿都会社会性死亡等等。看过豆瓣的负面评价,我认为对本书 3/5 是比较客观的打分。你能有所收获,长些见识,但是不会收获满满。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