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为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后期,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学说通过吴宓等学衡派人士的译介进入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其他西方观念和思潮一道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建设,并通过此后中国本土不断的“重估”工作而获得新的阐释形态,从而在中国持续至今的文化身份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本书即围绕《学衡》杂志刊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译文展开个案研究,旨在探寻学衡派对白壁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阐释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增订版前言
  • 引言 《学衡》译文: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个阐释形态
  • 第一章 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白璧德: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 第二节 何为白璧德之“人文主义”?
  • 第三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白璧德思想中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 第二章 “人文主义”译入中国:《学衡》徐震堮译文研究
  • 第一节 徐震堮、吴宓与《白璧德释人文主义》
  • 第二节 译文文本研究
  • 第三章 “人文主义”的本土化(中国化):《学衡》胡先骕译文研究
  • 第一节 胡先骕、吴宓与《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
  • 第二节 文化与政治: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双重面相
  • 第三节 译文文本研究
  • 第四章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吴宓译文研究
  • 第一节 “为我”还是“为他”?——吴宓译文的双重样态
  • 第二节 译文中的译者——“复古派”还是“古学派”?
  • 第三节 走向“保守主义”——吴宓译文中“以理制欲”主题个案研究
  • 结语 《学衡》中的白璧德:“保守”与“自由”之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初版后记
  • 增订版附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