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针对中国式关系的边界设立指南。

内容简介

不敢拒绝,总担心别人会失望,咬着牙满足别人的期待;过度付出,总在做“应该做”的事儿,甚至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家人干涉你的选择,感到不适却不知道如何应对;爱人生气时,不自觉地开始为TA的情绪负责;和婆婆意见冲突时,总是隐忍,害怕表达想法会破坏关系……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通常是因为边界感缺失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掌握设立边界的方法,清楚哪些是自己应该负责的,哪些是他人应该负责的,不去越界打扰别人,也守住自己的边界,那我们就可以轻松掌控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本书集合了吉祥老师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及多年对中国家庭的咨询经验,为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困境中挣扎的读者提供出路,也为想要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的读者指明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越有爱的人,越需要边界
  • 前言
  • 第一章 大多痛苦的关系,都源于没有边界感
  • “狗血”的关系,怎么就发生在我身上了
  • 过度依赖,习惯被他人掌控
  • 过度讨好,咬着牙满足别人
  • 过度分享隐私,让他没有几个“真朋友”
  • 失去尊重,甚至成为受害者
  • 思虑过重,容易焦虑、恐惧
  • 过度付出,感动的其实是自己
  • 一次次隐忍,换来的是不断背叛
  • 第二章 有边界的爱,才有安全感
  • 关系中没有界限,就像房子没有大门
  • 界限在哪里,安全感就在哪里
  • 健康的界限是怎样的?
  • 健康的界限,让我们更安全
  • 第三章 这样立界限,关系不受伤
  • 想要快速理清界限,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 确立关系中的边界,离不开这些原则
  • 三个步骤,学会建立健康的界限
  • 克服三大障碍,让界限建立更顺利
  • 第四章 想明白这几点,提升你的边界感
  • 怎么区分“缺乏界限”和“越界”?
  • 彼此相爱的人,需要界限吗?
  • 如何破除“立界限”的五个迷思?
  • 如果对方不配合怎么办?
  • 如何克服记忆模式带来的恐惧?
  • 万一不被别人喜欢怎么办?
  • 第五章 关系再好,也要承担后果
  • 后果不是被动承受的,而是主动选择的
  • 把惩罚当成后果,关系很难长久
  • 只设界限不给后果,毫无意义
  • 你以为给的是“后果”,其实是“奖励”
  • 如何设立有效的后果?
  • 第六章 失败的婚姻,很多源于“界限不明”
  • 婚姻有界限,关系更稳定
  • 婚姻中缺乏界限的几种情况
  • 如何为婚姻立界限?
  • 第七章 和父母“划清界限”,才能真正成人
  • 原生家庭的三种类型
  • 为什么跟父母立界限那么难?
  • 如何与父母立界限?
  • 第八章 培养独立自信的孩子,离不开界限
  • 有边界感的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
  • 为什么跟孩子立界限那么难?
  • 为孩子立界限时,要注意两点
  • 如何为0~4岁的孩子立界限?
  • 如何为5~8岁的孩子立界限?
  • 如何为9~13岁的孩子立界限?
  • 如何为14~18岁的孩子立界限?
  • 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
  • 第九章 守好自己的边界,人生才会开挂
  • 为自己立界限,要遵循这些原则
  • 手把手教你为自己立界限
  • 第十章 活出有边界感的人生有多精彩
  • 小岩:把孩子的选择权交还给他
  • Jade:我其实并不知道我没有界限
  • 莲:我爱别人到什么程度,应该由我来决定
  • Grace:人际关系更有“分寸”带来的好处
  • 米粒饭团:生活竟然可以如此自由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凡事有始有终

    越是想要做美好事情的人,其内心往往越是充满爱,可是爱里如果没有边界、没有智慧,很多原本美好的事情就会被无序感和一些多余的挣扎内耗影响,连同起初的爱心恐怕也会打折扣。所以,一个越有爱的人越需要智慧,这样,他心中的爱就可以放大到极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切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是界限的问题

      大约浏览了一遍这本书,准备买纸质书来慢慢地研读。我刚好到了悟到所有一切人际关系的烦恼都是界限的问题时候,搜索到了这本书,这是很好的缘分。从一开始讲的婆媳矛盾,当中没有界限感的婆婆总是帮忙孩子收拾房间,帮忙洗衣服,会把小两口的情趣内衣放在一个角落,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现实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妈妈的没有界限最终导致了老公的出轨,婚姻到了岌岌可危几近崩盘的地步。我跟父母的关系,对我而言是个承重的负担,我总是逃避或者说反感厌恶看到父母打来的电话,看到那个电话号码就让我紧张,压力山大,总之是很不舒服。之前我也不能清楚的知道这是为什么,当最近假期一股脑的满足心理学学习和分享的欲望时,我才发现,我之所以反感父母打来的电话并为此感到愤怒,感到压力山大,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入侵了我的边界,而我并不知道,并且用了逃避、拒绝接电话的方式来应对。我以为时间久了,他们就不会在电话那头叨不叨的说个不停了,我以为事情会自动解决或者消失。但是并没有,没有如我所愿。(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都还会有种自我怀疑:我这样做是不是我错了,这样做是不是一种不孝顺。)有了界限这个视角,我清楚的看到,在跟父母的关系中,我之所以困扰的原因就是界限的问题。他们不断的入侵我的边界,我不断的不作为或者逃避,偶尔也会发飙树立边界,但是,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当我用界限这个视角看清真相的时候,我很多事情就想通了,很多事情也开始释然了。我首先在心里上不再惧怕他们的入侵了,其次,这本书中有很多的方法,我准备照着去实践,我的内心不再有那么多的恐惧,比如以前连过年回不去都不敢在电话里自然的说出今年就不回去了,害怕说出这句话对方会很失落,很失望。(害怕会 “杀死” 对方)这其实很普遍,害怕对方的暴怒,或者害怕立了界限之后,对方伤心欲绝,作出极端行为。这些其实都是过往的关系模式,让我没有安全感的我们生出来的一种想象而已。就像在以前曾经历的恋爱关系中不敢提分手的那种害怕对方作出极端行为怎么办一样,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的攻击性。也像孩子用跳楼作为威胁把父母拿捏的死死的一样。这本书里也说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总之,当看清界限这个视角下的真相时,我获得了一种勇气和力量。父母的催婚,他们的受害者模式,好像他们过的很惨,受人欺负都是我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造成的。我对他们的这些话感到无比的愤怒,原来愤怒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入侵了我的边界,想要用一种情感绑架和勒索来刺激我。我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语言和行为显然是有问题的。我准备在这件事情上要跟他们划清边界。以前类似这些话,这个逻辑,总是激起我的愧疚感,现在愧疚感已经完全平复。他们有他们的人生,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他们觉得自己受人欺负过的很惨抬不起头都是因为我没结婚没生孩子造成的,这无论是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我都不再受他们的这种情绪所裹挟。“我们都是为你好”,这也常是让我感觉到愤怒和无力的逻辑。当说起一些事情掺杂着 “我们都是为你好” 这种情绪的时候,具体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了,只会让我感觉到非常愤怒。这也是要跟父母划清界限的一大重点。“我们是就靠你了”,这让人感觉到压力山大的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也会让人感觉很愤怒。我之前不知道原因,现在明白愤怒情绪也是源于边界的被入侵。他们有他们的命运,我有我的人生,我不需要去背负父母的命运。过度的自以为是关心也常常让人心理很不舒服。在这件事情我也要学习如何立界限。这几年,我最大的困扰和困惑就是在跟父母的关系上。通过界限的视角,我看清了所有这一切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相信未来会跟父母构建一种轻松愉快清清爽爽的关系。我发现,当跟父母的关系厘清了以后,所有的关系都慢慢厘清了。一切关系的烦恼都源自界限的问题。夫妻关系需要界限,最直接的来说,夫妻性生活也需要界限;亲子关系也需要界限,所有的关系都需要有界限。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翻来覆去,没说清楚什么是界限

        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透也说不清什么是界限,只有斗嘴斗心。没营养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