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历程及教学研究探讨。

内容简介

《红楼梦》经典地位的确立与其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历程息息相关。从1902年至今,可以1949年和1980年两个时间节点将其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史分为三大阶段。

每个阶段的教科书编者、语文教育研究者对其是否值得中小学生学习,该节选哪些内容作为课文等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并对这些入选的篇目做了各种解读。其接受的过程、解读的方式和结果等,又因不同的政治、文化、文学和教育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及变化而不同。

本书梳理其在百余年语文教育中的接受,既可同时呈现《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史和语文教育的发展史,又可进一步考察古典文学与现代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本书精选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段的经典教案等,可为红学研究以及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的《红楼梦》专题教学提供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第一章 《红楼梦》与清末民国语文教育(1902—1949)
  • 第一节 1902—1919:实用文言散文盛行期
  • 第二节 1920—1922:“国语”文学教育探索期
  • 第三节 1923—1936:白话文学教育鼎盛期
  • 第四节 1937—1949:革命文学教育兴盛期
  • 第二章 《红楼梦》与建国后文革后语文教育(1949—1979)
  • 第一节 1949—1965:言情、人道小说期
  • 第二节 1966—1979:政治、历史课本期
  • 第三章 《红楼梦》与新时期新世纪语文教育(1980—2016)
  • 第一节 1980—1986:思想政治性延续期
  • 第二节 1987—1996:基础工具性强化期
  • 第三节 1997—2001:基础工具性弱化期
  • 第四节 2002—2016:人文实践性高涨期
  • 附录 《红楼梦》节选课文教学参考选编
  • 小学:《刘老老》教案(1924)
  • 小学:《凤姐戏弄刘老老》教案(1925)
  • 初中:《刘老老一进荣国府》教学大纲与教学参考(1957)
  • 初中:《刘老老一进荣国府》教案(1958)
  • 高中:《诉肺腑》教学大纲与教学参考(1957)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