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精确、完整、创新,公安学科建设的积极推动。

内容简介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书,旨在立足于基层民警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用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基本问题、难点问题进行阐释,以期构建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实现作为“理论的”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与作为“实践活动的”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接和融合,进而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哺理论的目的。该书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上篇“理论探讨”共7章、下篇“实务研究”共10章。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界定概念的精准性;二是构建框架的完整性;三是提出观点的创新性。该书选题较好,论证有逻辑,观点较鲜明,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逻辑关照和多学科借力支撑,必将对公安政工学学科建设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上篇 理论探讨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框架和特点
  • 第一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涵义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形态
  • (一)从价值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 (二)从价值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 (三)从价值的功能来看,可分为动力价值、导向价值
  • (四)从价值的效用范围来看,可分为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
  • (五)从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 (六)从价值显现时间来看,可分为近期价值和远期价值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实现
  • 第二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论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涵义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目标:促进民警的全面发展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近期目标:提高民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目标: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确立的依据和原则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
  • (一)借鉴领导科学理论,助推目标实现
  • (二)构建目标实施机制,加强目标实现管理
  • (三)重视环境作用,优化与开发目标实施环境
  • 第三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论
  • 一、系统论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关联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构建的着力点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运行的基本阶段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规律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建构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过程构建应注重其完整性
  • (二)过程构建应注重其连续性
  • (三)过程构建应注意其渐进性
  • 第四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论
  • 一、系统论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关联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重构的原则
  • (一)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 (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三)时代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结构化表达
  • (一)对现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表述的分析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结构化重构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重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90后”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 (三)战时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
  • 一、系统论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关联
  • (一)系统论的涵义
  • (二)方法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依据
  • (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二)方向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三)渗透性与交叉性的统一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构建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努力探索适应竞争需要的预测方法
  • (二)努力研究满足民警多样化发展的咨询方法
  • (三)积极跟进现代化背景下的网络方法
  • 第六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论
  • 一、效益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缺失的原因
  • (一)成本的维度
  • (二)收益的维度
  • 三、增进基层民警思想工作效益的策略选择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 (四)创新手段与载体
  • (五)不断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 (六)优化环境净化生态
  • 第七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论
  • 一、构建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促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 (二)实现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客观需要
  • (三)提升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 二、构建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全面性原则
  • (四)可操作性原则
  • (五)时代性原则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指标的相关介绍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要素所占比重与评估指标额等级划分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 (一)加强和改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方法
  • (二)建立、完善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制度
  •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组织管理
  • (四)建立、健全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监督机制
  • 下篇 实务指引
  • 第八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的缘起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调查
  • (一)被调查者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很重要
  • (二)被调查者认为派出所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有待拓展
  • (三)被调查者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有待落实
  • (四)被调查者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有待加强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若干误区和倾向
  •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 (三)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 四、加强和改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公安派出所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 (二)积极拓展教育内容,增强公安派出所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三)根据民警的实际需要,努力实现公安派出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方式的转变
  • (四)立足新形势新任务,着力开辟公安派出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 第九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制约因素分析
  • 一、主体性制约因素分析
  • (一)主体认知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主体素质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三)主体对内容的选择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四)主体对工作手段方法的运用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客体性制约因素分析
  • (一)客体自身素质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客体对目的、内容的认知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三、载体性制约因素分析
  • (一)管理载体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文化载体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三)活动载体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四)大众传播载体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四、环体性制约因素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二)微观环境制约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
  • 第十章 基层民警幸福感下降原因及对策
  • 一、对样本的结构性分析
  • 二、基层民警幸福感现状
  • 三、基层民警幸福感下降原因分析
  • (一)经济收入
  • (二)面临压力
  • (三)人际关系
  • (四)价值实现
  • 四、提升基层民警幸福感指数若干建议
  • (一)公平待遇是基础
  • (二)压力缓解是关键
  • (三)关系处理是保障
  • (四)价值实现是动力
  • 第十一章 基层民警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
  • 一、对样本的结构性分析
  • 二、民警职业倦怠概念及涵义
  • 三、基层民警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 (一)民警职业认知不足
  • (二)民警角色冲突加大
  • (三)民警压力增大
  • (四)派出所领导力不足
  • 四、消除公安派出所民警职业倦怠的基本对策
  • (一)增强职业认知,打牢从警基础
  • (二)综合施策,缓解角色冲突
  • (三)降压减负,真正解放警力
  • (四)提高领导力,减少无效劳动
  • 第十二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与客体博弈分析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和客体释义
  • (一)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主体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客体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二、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与客体博弈的存在
  • (一)博弈论的概念
  • (二)博弈论在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与客体博弈困境
  • (一)博弈主体的制约因素
  • (二)博弈客体的制约因素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与客体博弈困境的消解
  • (一)提高主客体的素质和能力,减少博弈向好的阻力
  •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实现主客体博弈均衡
  • (三)坚持协作共赢,完善博弈机制
  • 第十三章 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良好心理契约构建
  • 一、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
  • 二、心理契约在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一)基层民警与基层公安单位心理契约的特征
  • (二)心理契约理论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 三、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契约违背的若干原因
  • 四、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良好心理契约构建途径
  • (一)重视了解民警的心理,适当满足民警的需要,这是民警与基层公安单位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前提
  • (二)注重沟通和激励,固化和提升彼此的心理认知,这是民警与基层公安单位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关键
  • (三)实施“流程再造”,改革传统的警务模式和队伍管理模式,切实为民警“减负”,凸显人本关怀,这是民警与基层公安单位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保证
  • 第十四章 文化视野下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 一、文化与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
  • 二、文化对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 (一)基层公安单位器物文化的影响
  • (二)基层公安单位行为文化的影响
  • (三)基层公安单位制度文化的影响
  • (四)基层公安单位精神文化的影响
  • 三、文化视野下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 (一)加大器物文化建设力度,增强以物“化”人浓度
  • (二)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制度“化”人强度
  • (三)加大行为文化建设力度,增强行为“化”人深度
  • (四)加大精神文化建设力度,增强精神“化”人温度
  • 第十五章 自媒体环境下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 一、自媒体的涵义及特点
  • 二、自媒体发展对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 (一)自媒体的发展为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 (二)自媒体发展使基层民警政治思想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 三、自媒体环境下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 (一)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网络阵地意识
  • (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 (三)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构建网络平台
  • (四)转变思路,改进工作方法
  • (五)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 (六)加强对自媒体信息的管理和规范
  • 第十六章 社会排斥背景下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 一、社会排斥概念的提出及其应用
  • (一)社会排斥概念的提出
  • (二)社会排斥理论的应用
  • 二、社会排斥的现实使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遭遇难点
  • (一)警察遭遇社会排斥的主要表现:基于两个方面的现实
  • (二)警察遭遇社会排斥的原因:两个维度的考察
  • 三、化解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难点的基本对策
  • (一)找准切入点:强化教育,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 (二)抓住着力点:重视宣传,注重沟通,变“为他所用”为“为我所用”
  • (三)扭住关键点:理清职能,明确责任,变“大包大揽”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 (四)稳固支撑点:苦练内功,从容应对,变压力为动力
  • 第十七章 交往行为理论对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 一、实现民警教育向“双主体”模式转变
  • 二、避免民警“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 三、以“对话”作为民警教育的纽带与桥梁
  • 四、以“理解”作为民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 五、以“交往”合理化作为民警行为评判的标尺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