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魏思孝的乡村生活消亡史。一个不羁爱自由的男人,话多讨嫌的一生。

内容简介

乡村光棍王能好,四十五岁时突发奇想,去外地打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先去上海建筑工地,只待了二十几多天,因家庭变故回到老家。七天后,他又去北京打工。小说主要写了王能好在老家的七天生活日常,借此描绘出山东农村当下的生活图景。

一篇魏思孝亲笔所写《墓志铭》,道尽其情其景其人生:
王能好,山东淄博人,生于1969年,卒于2019年,享年五十。他自幼多话,学历高小。他种过地,打过工,会盖房,干过装修,能熟练使用各类农具,不擅用与电有关的器械。他性格散漫,爱自由,不愿受人管束,三十岁前跟着建筑队四处盖房,三十岁后在劳务市场打零工。他不抽烟,喜喝酒,酒后性情乖张,爱骂人。他能吃苦,不怕受累,为人节俭,不爱花钱,靠双手和汗水,死后留下三十余万存款。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一生为家里盖了两处新房,让两个弟弟成家,自住偏房一间。他话多讨嫌,成年后相亲多次,命无姻缘。王能好死于非命,没有遗言,只留亲人无限感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返乡
  • 二 下葬
  • 三 遗产
  • 四 出工
  • 五 卖狗
  • 六 帮忙
  • 七 离乡
  • 结局
  • 墓志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看见的普通人

    2022 年宝珀文学奖获奖作品。   作者魏思孝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自由散漫不愿受约束,话多讨嫌、吃苦耐劳,节俭到吝啬的乡村老光棍形象。围绕王能好这个形象,还描绘了一系列与之有交集的各色人物,各有悲喜。一些被时代忽略的人物因此得到记录,演绎出一部乡村生活消亡史。    一个并不有趣的故事能吸引人读下去,全靠作者的叙事方式和人物画像的功力。呈现在读者眼前的王能好是如此鲜活如此立体,即使你和他没有任何交集,也相信这样的人一定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他的可悲和可恨都有那么一点牵动你的心。就像《隐入尘烟》中的有贵,有着属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那么一点点卑微的希望,期待着生活从未来的某个时刻开始会变得好一点。    其实王能好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为你送货的快递小哥、为你装修房屋的工人、上门维修电器的师傅,他们中就会有几个王能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山东阿Q

      贴到地上的山东文字,心里默念方言读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鄙视的王能好的一生

        因为梁文道的《八分》节目推荐,在得到电子书库居然找到这本书,得到果然是宝藏啊:1、每个人的命运,都像王能好一样,其实都是被书写好了的,所有的抗争,只不过是在修修补补而已。但是你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结局,因为不知道结局,所有的努力才变得有意义;2、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饿死,但会有人从生到死,仿佛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物质的匮乏不可怕,精神的贫瘠才可怕;3、书写记录是有意义的,它会告诉这个世界:我来过。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被看见而已。4、小说中,居然以新冠疫情为背景的描述,才惊觉疫情已经三年了。时光真的如白驹过隙啊。不能把自己的一生,活成在人间凑数的日子。搬砖去!吼~吼~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3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