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独处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选择和改变的能力。

内容简介

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要面对独自一个人的生活。

在当今社会,孤独是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现代人面对的孤独大体有三种:没有伴侣、没有知己,因缺少必要的联结而感受到的孤独。这是受生活逼迫而生的非选择性孤独;一个人生活,认为既然已经一个人了,那不妨就尽情享受自己的时间吧,这也是一种选择性孤独;远离尘世喧嚣,一个人在静默中深刻直面自己内心“存在的孤独”,这是希求自由和解放而陷入的选择性孤独。

作者从社会现象和人的精神角度带领我们去认识孤独,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独处的意义。我们不必美化孤独,更不用去刻意追求孤独,。如果我们可以在孤独中生出一种坚定的直面内心的力量,就能开辟出生机盎然的心灵花园。只有学会了更好地独处,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独处即孤独?
  • 第1章 拥有自由自在的人生
  • 三种孤独
  • 独处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没有独处的时间,人就会偏离中心
  • 与自己的内在联结
  • 如何拥有“深度自我”
  • 内心真正自由地生活
  • 精神层次高和精神层次低的人
  • 忠于心动的感觉
  • 人生中要懂得“绕道而行”
  • 在意的事就要执着到底
  • 第2章 孤独对现代人的意义
  • 不要盲目追求“标准家庭模式”
  • 独处积极论与消极论的交锋
  • 单人席位的三个积极意义
  • 不恋爱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 成熟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
  • 婚姻的形式正在变得多样化
  • 不用交一百个朋友
  • 来自聊天软件的同伴压力
  • “键盘侠”的行为
  • 孤独即个性
  • 第3章 一个人生活的能力
  • 单身时代的必备能力
  • 关于“单身能否幸福”的大规模调查
  • 找不到在一起的理由
  • 新丁克家庭
  • 不要问对方的手机密码
  • 晚年一个人生活也幸福
  • 一人食——常夜锅
  • 独自旅行
  • 以一个人生活为基础建立联结
  • 第4章 活出真正的自我
  • 适时放弃,适度努力
  • 成熟就是不苛求他人的理解
  • 社交媒体放大了现代人被认可的欲望
  • 不要刻意获得他人认可
  • 失爱恐惧
  • 成为真正的自己
  • 新型抑郁症
  • 第5章 摆脱依恋障碍
  • 形成“内心的基石”
  • 回避型的抑制性依恋障碍
  • 冲动型的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 无法结婚的真正原因
  • 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 如何改变依恋障碍
  • 第6章 今生且独行
  • 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概念
  • 成为孤独个体的条件
  • 进入深层时间
  • 每天5分钟,独处静思
  • 第7章 独处的条件
  • 不要强求他人的认可
  • 做自己生活的主宰
  • 活在当下
  • 不制订无意义的长期计划
  • 人生的午后更应关注内在
  •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去生活
  • 找到人生的使命
  • 找到能深度交流的人
  • 拥有个人时间和个人空间
  • 第8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 与内心建立联结
  • 从关注内在感受开始
  • 按下内心的暂停键
  • 接纳内心的感受
  • 等待内心的“回答”与回应心声
  • 在咖啡馆尝试聚焦疗法
  • 聚焦疗法帮你思考人生问题
  • 第9章 孤独的天才
  • 孤独的哲学家
  • 孤独的赞歌
  • 永恒的爱
  • 独处的智慧
  • 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
  • 保护自己的“小宇宙”
  • 独处是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 后记 接纳孤独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人开始独立的最大迹象

    朋友过完年回来上班,觉得心情怪怪的。开始我以为可能是节后综合征,一种不想上班的状态。但朋友后来的描述,让我意识到她可能在表达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她说,自己已经工作了五六年,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能力已经具备了。而最近,特别是过完年大了一岁后,她却觉得自己好像在追求经济上,消失了一种愉悦感;以及,发现自己即使经济独立了,也仍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儿。朋友感受性的描述,提出了一个或许很多人都在困扰的问题:一个人真正的独立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独立,有两个标志:一是,开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即经济独立。


    一是,开始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享受独处,有自己的想法。即,内心世界的独立。前者相对容易做到,后者相对难。或者说,内心世界的独立,更是一个人开始独立的最大迹象。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关于讲述内心独立的书:《独处:安顿一个人的时光》。书的作者诸富祥彦,是筑波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毕业后曾在日本担任千叶大学教育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在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同时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另外,他还是日本超人心理学会会长、临床心理医生以及日本心理咨询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在他看来,现代人要学会面对 “内心的孤独”,学会独处;但通读下来,其实会发现,作者所说的 “独处”,其实是一种内心独立的状态。在书中,他也分享了一些,帮助我们内心走向独立的观点、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拥有个人时间和个人空间。内心的独立,并不像学习某项技能那样,有严格的标准考量,甚至大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对此,作者认为,想要内心独立,可以先做到:拥有个人时间和个人空间。“因为能花一些时间审视自己的内心,脑海里可能就会跳出属于自己的关键词,能发现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回原来的自己。” 在日常中,可以刻意找一个专属的个人空间,在那里和自己的内心建立联结。比如,去我们经常光顾的咖啡馆;或者,在自己喜欢的河畔、湖边或者海边发发呆也不错。就像作者自己,喜欢一个人在东京巨蛋酒店顶层的休息室边喝鸡尾酒边发呆。看着夕阳、摩天轮,还有飞驰而过的云霄飞车…… 中央线和总武线在地面纵横交错…… 此时,是他认为内心最滋养的时刻。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在家里找一个适合独处的空间。比如,在浴室放松片刻,或是在阳台晒晒太阳,发发呆。内心独立的前提条件,是要听听内心的声音;我们需要这种时间、空间,屏蔽外界的声音,叩问自己的内心。2、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去生活。我们不妨回想一下 5 年前的自己。5 年前,我们一定有过 “我想做这件事” 的想法,但 5 年之后的今天,那些想法我们实现了多少?恐怕…… 很多人连其中的一半事情都没做到吧。而作者认为,内心的独立还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如果总是认为想做的事还来得及做,就会陷入拖延的怪圈。如果我们总认为还有时间,就可能永远失去机会。3、我们需要马上行动。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去努力生活。不过,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每一天都要马不停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人生不过几十年,每时每刻都要全心全意地生活。全心全意奋斗,想休息、犯懒的时候,也允许自己偶尔摆烂。4、不要制定无意义的长期计划。在书中,作者提到斯坦福大学教育和心理学教授约翰・克虏伯曾经提出过一项 “计划性巧合理论” 的职业心理学理论。克虏伯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商业精英,他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对成功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成功是偶然的;二是成功来自有计划的努力。结果是 80% 的成功来自偶然事件,而来自计划性努力的成功仅占 20%。
    也就是说,幸福的人常能保持思维开放并发现人生中偶然的机遇。比如,某天我们正在逛书店,随手拿起一本书,就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甚至是,在看了一篇文章后,就改变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克虏伯还采访过一些成功人士,发现这些人很喜欢说:“我偶然……” 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人不可能单靠自己就能生活,还要感谢生命中的偶然机遇,怀着敬畏的心敞开心扉,人生才能更精彩。如果想要敞开心扉接纳偶然,就要杜绝制订那些无意义的长期计划。因为,我们在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偶然。如果总是煞有介事地制订无意义的长期计划,难免会被计划束缚,而与转瞬即逝的机遇失之交臂。真正的内心独立,是一种接受。接受很多事情或许会事与愿违,接受偶然的幸运和不幸;然后,再勇敢地向前走。5、不要强求他人的认可。大多数人都渴望被别人认可,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通过在社交媒体上获得 “点赞”,寻求他人的认可。但是过度寻求他人的认可,久而久之便会迷失自我,从而产生一种虚无感。作者说,想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必须确立坚定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真正实现自由生活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立毫不动摇的自我价值感呢?作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重新选择一种能体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记住,人不管到什么年纪,只要敢于重新规划人生,就都不算晚。第二,尽量和那些对我们的价值认可的人在一起。受童年教育、环境影响而常常怀疑自我价值的人,他们身边的人也往往习惯于否定其价值。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觉得只有合否定自己的人在一起才安心。当有人否定其价值时,他们反而会再次确认自己的想法 ——“我果然毫无价值”。所以,和认可你价值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在选择恋人或伴侣时,应该更加慎重。第三,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即使被人讨厌也要泰然自若,本来一个人就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选择和能互相理解的人相处,不要害怕被人批评。6、活在当下。有的人喜欢活在过去,总是遗憾、后悔过往的种种。也有的人,只喜欢空想未来,总是 “这也想想,那也想想”,30 岁、40 岁甚至 50 岁还在拼命逃避现在。对此,作者说,不论是活在过去还是空想未来,其实都会在逃避现实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想要内心世界独立,必须学会活在当下。
    我们要怎样摆脱过去和未来的精神束缚,只活在当下呢?作者的回答是: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要知道,即使是一遍遍地思考过去和未来,人也还是始终活在现在。不过,也不要总是强迫自己必须把目光集中于当下,而是应该理解自己。因此,“先要承认自己的执著,才有机会摆脱执著。”
    找到能深度交流的人。作者还提醒,内心世界的独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内心封锁。换句话说,真正的内心独立,要懂得走出 “独” 的舒适区。
    即,找到能深度交流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充沛自己的思想。不过,一个人能深度交流的人并不需要很多,两三人足矣。关于独立,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所谓独立,并不是一种自我孤立。
    它更像是一种内心从容的状态,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自信,一种无坚不摧。听起来…… 是不是还蛮难的?但是,成长本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给自己一些时间,我们慢慢 “长成大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般的鸡汤,带来一些有趣的思考

      这本书挺无聊的,但是阅读的过程给了我不少启发,让我重新思考了 “自我” 究竟是什么,为什么 web3 的尝试很有可能失败,但它也非常有价值,以及阅读的意义为何?1. 自我 = 大脑?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孤独的时刻是让自我与自我构建联系的时刻,给了我不少启发。关于 “自我” 从何而来,它是否存在,我们又能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讨论。不少研究提到在我们大脑做出决策前,已经可以检测到神经信号预判我们的决策,由此推导出 “自我” 很可能是个幻觉,但这个假设的本质是 “自我”= 大脑。如果 “自我” 从始至终都是整个人体呢?2. 自我是自我的涌现这就好比任何一个组织,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自然而然都会出现管理者的角色。小组人多了,就会有人被推举为小组长;团队人数壮大了,就会出现一批中层人员。他们能够决定一个组织、一家公司的很多事情,但我们从来不会把他们当做这家公司本身,因为我们都知道,他们所做的决策从来不是单向影响的。有的要求提下去,无法执行而搁浅;有的需求被听到,变成了新的决策带动了组织发展。如果我们把人体也看成这样一个组织,是不是一切就清晰了。大脑很厉害,可以管理很多事情,但你不只是大脑,所以节食会失败,因为其他器官不允许;所以运动也会让你变聪明,因为肌肉组织逼着神经系统要成长。3.web3 很可能会失败,也很有价值稍微做了个跳跃,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 web3 的尝试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大自然这么长久的演化证明,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似乎层级化都是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追求扁平化、分布式的 web3 显然和这个经验法则相违背。那为什么我又说它有意义呢?因为人类今天之所以创造这么多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我们有时候总能通过技术找到打破限制的办法。如果我们有一天找到了这么一个超越自然设计的新结构,它所引发的群体进化或许还挺值得我们期待的。4. 阅读的价值最后又天马行空的跳到阅读上。大家很喜欢学习各种阅读的方法,似乎有了一个工具就拿到了修改游戏的金手指。现实是阅读只是帮助思考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它和刷视频、听节目没有什么区别。自己如果不思考,读再多也没什么用。全当给自己的警醒,与诸君共勉。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享受孤独的时光!

        人当有妻有子,拥有财产,拥有健康。但人生不能仅限于此,不能完全被这些事情束缚。人还必须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在那里你可以完全属于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