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2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避免争吵,建立亲密关系。
内容简介
面对孩子无理取闹、任性执拗、屡教不改,父母往往焦虑暴躁、崩遗愤怒、挫败无助,从而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睥气。C妈结合与女儿CC斗智斗勇的日常生活以及身边的案例,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接地气的应对方法,让父母轻松获得面对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正确沟通方法,收获亲密的亲子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你可以学会停止向孩子发脾气
- 当情绪游走在崩溃的边缘,你拿孩子撒过气吗
- 1.我为什么生气
- 2.生气是因为孩子吗
- 为什么你总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
- 1.做好心理预设
- 2.厘清不需要你负责的事
- 3.准备好你的“暂停键”
- 脾气上来又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 如何跳出一次又一次对孩子发脾气的死循环
- 1.孩子的行为不符合你的期待,与你目前的身体或情绪状态冲突
- 2.孩子的行为触碰到了你的雷区
- 3.孩子屡教不改带给你挫败感
- 4.纯属个人情绪,需要寻找发泄突破口
- 孩子让人抓狂的行为背后,是你不了解的脑回路
- 1.我并不是不听话,只是需要你多重复几遍
- 2.我并不是想要犯错误,只是想要学习新技能
- 3.我并不是喜欢哭闹,而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 4.我并不是忽略你的要求,而是我不确定你想要我做什么
- 叛逆期,千万别用成人的逻辑理解孩子的行为
- 1.给予不含诱惑的深情
- 2.保持没有敌意的坚决
- 第二章 不打不骂——不伤筋不动骨,包治各种撒泼耍赖
- 孩子总是大哭大闹,分分钟被气出内伤
- 1.一到两岁的孩子哭闹的常见原因
- 2.妈妈们该做些什么应对孩子的哭闹呢
- 3.两到三岁孩子哭闹的常见原因
- 4.家长要怎么做
- 崩溃的父母,千万不要张嘴就只会“别哭了!”
- 1.孩子为什么会哭
- 2.哭很重要
- 3.用这七句话代替“别哭了”
- 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该如何收场
- 1.如果环境允许,顶一顶压力应对如常
- 2.如果环境不允许,抱离现场
- 3.最重要的,是你的坚决
- 对付打人、咬人、踢人的娃,这样做才是釜底抽薪
- 1.改变想法,重新构建“攻击侵略”
- 2.如何轻松处理这些“困难时期”
- 解锁“戏精”新技能,专治孩子不刷牙、不洗手
- 第三章 不吼不叫——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 为什么你给娃立规矩总失败
- 1.自然后果与逻辑后果
- 2.如何制定孩子心理上能接受且可实施的有效方案
- 3.当孩子触碰规则后
- 跟孩子说“不”,才是这世上最深的套路
- 1.如果可预见的后果是说了等于白说,不如不说
- 2.换个思维,不可以变可以,so easy
- 3.凡事都有前提,解释“不许”不要含糊
- 4.吼出的狠话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 5.让孩子看到你的坚持而不是你的愤怒
- 如何既能利用好电子设备这类工具,又能教娃守规矩
- 1.立什么样的规矩
- 2.怎么帮娃遵守规矩
- 3.孩子不遵守规则该如何处理
- 为什么约定的事,孩子总要跟你磨一磨
- 父母这样立规矩,温和又有效
- 1.评估情况
- 2.设定限制并接受感受
- 3.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 第四章 不恼不怒——父母这样做,孩子自律又独立
- 孩子磨蹭,为什么越着急越不能催
- 1.孩子磨磨蹭蹭的原因
- 2.为什么越慢越不能催
- 3.磨蹭的孩子,怎么让他快点
- 懒散是孩子的天性,父母需要培养孩子自律的能力
- 1.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 2.让孩子明白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
- 3.增加孩子做事的自主性
- 4.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 不用催、不用逼,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
- 孩子听话不是真正的自律
- 1.两岁前的序曲
- 2.两岁到三岁的实战篇
- 过度干预,所以你总是在替孩子收拾烂摊子
- 1.以身作则并让孩子参与其中,激发主动性
- 2.让孩子承担结果,适当“受点罪”
- 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比说一万遍道理更管用
- 1.认知,是对行为最基本的认知
- 2.确保认知没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情感
- 3.最后一点就是行为
- 第五章 不焦不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 为什么你家孩子窝里横、外面怂
- 1.造成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原因
- 2.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父母要怎么做
- 孩子太老实太怂,如何不被当“软柿子”欺负
- 1.在家庭养育中允许孩子说“不”
- 2.在社交冲突中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
- 3.教会孩子拒绝的技巧
- 当孩子沦为“小透明”,被排挤,父母该怎么办
- 1.帮孩子寻找“低门槛”的社交机会
- 2.教给孩子一些搭讪的方式
- 3.做一些深入社交帮助孩子巩固友情
- 孩子的东西被抢,是生气还是忍让
- 一味远离和逃跑,只会成为欺凌的对象
- 同龄人之间的欺凌,最重要的是教孩子自己学会反抗
- 在力量悬殊的社交争端中,妈妈如何正确地插手
- 1.首先,两个人都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 2.其次,发生冲突后控制情绪的能力相当
- 第六章 如何做 足够好的父母
- 为什么孩子总是“玻璃心”,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 1.孩子到底为什么不能批评呢
- 2.那应该如何评判孩子呢
- 孩子发脾气后的沟通和复盘,才是教育的终点
- 1.等待情绪的平静
- 2.建立肢体接触
- 3.交流和倾听
- 4.表达尽量保持中立
- 如果说实话总会被大吼大叫,孩子就开始说谎
- 1.表达自己的愿望
- 2.为了取悦大人,害怕失去爱
- 3.逃避惩罚或避免陷入麻烦
- 4.我们做了不正确的诱导
- 父母的责备式关心,是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
- 1.做会听、会说的父母
- 2.耐心地听孩子说
- 3.学会温柔地说
- 4.事后弥补也很重要
- 被父母否定打击的孩子,即使再优秀也会自卑
- 1.自我的否定来源于父母的否定
- 2.被否定的孩子,即使再优秀也会自卑
- 3.真正的爱是尊重与接纳
- 父母会说话,才是帮孩子超越阶层的捷径
- 1.做一个话痨妈妈
- 2.捕捉需求,同步回应
- 3.有效沟通,丰富互动
- 4.亲子共读
- 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决定着他离欺凌和性侵有多远
- 1.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尊重他说“不”的权利
- 2.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教给他正确的表达方式
- 3.学会真诚地倾听,不乱评价孩子
- 当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辩出个对错
- 心智健全的孩子,是经历过悲伤后有自我恢复的能力
- 父母最大的智慧是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 1.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
- 2.积极思维与消极思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