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差异化教学: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改变世界而解放人的价值目标。从实践的本体论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指向“人”、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特点在于“价值引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具有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围绕课堂优化、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展开研究。秉承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实施差异的理念,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内在机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实验等方面探索合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发展之路,构建差异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希望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综合和实践层面的探索、总结,一方面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模式的构建,另一方面以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概述
  • 第一节 “差异教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内涵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特点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本体论基础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的方法论基础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目标
  •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目标的内在生成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目标的实现路径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见贤思齐:隐形动态分层策略
  • 第二节 量体裁衣:方法—内容适配策略
  • 第三节 求同存异: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策略
  • 第四节 移步换景:提问与追问策略
  •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评价
  • 第一节 相济共生:差异教学的实施和评估
  • 第二节 相容互补: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评价
  • 第三节 异曲同工:弹性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 第四节 大同小异:标准化评价与多元评价
  •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背景与实验
  •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背景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实验
  • 第三节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